注册日期:
访问总量:
2009-03-21
933,924次
乐谈  的博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网络日志正文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四
发表时间:2011-01-05 06:09:30
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人群和族群(续十四)

(乐谈东北亚史一至二十三在博客里:http://blog.wforum.com/Letan)

肃慎,在今中国东北的由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围而成的“三江”地区鼎鼎有名,该地理区域内先有挹娄,后有勿吉,都继承了肃慎的大名。挹娄我们研究过一些,见“乐谈东北亚史之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七”,而勿吉还没有怎么接触过。先看几条史料:

1,新唐书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姓大氏。高麗滅,率众保挹楼之东牟山,地直營州東二千里”。从这段记载看,渤海在挹楼故地。悒楼曾经在总结东北亚政权的时候,被分析过,我们根据后汉书初步推断它可能位于在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长白山东北部山区地带,恰好就在渤海所统治的“三江”的范围之内。新唐书的记载和我们的推断一致,比较可信。此外,新唐书认为渤海距离营州,即辽宁朝阳2000里,在地图上量一量,长白山东北部山区距离朝阳市的直线距离,有750公里左右,把山区的因素考虑上,2000里所言不虚。几相印证,挹娄确实和渤海位于同一区域之内,一个先,一个后。

2,而挹娄,史书多认为和肃慎有关。如后汉书:“挹娄古肃慎之国也”。三国志:“挹娄...古之肃慎氏之国也”。晋书是这样记载的:“肃慎氏一名挹娄”。史书一而再,再而三的谈挹娄就是古代的肃慎,不能不引起重视。挹娄和肃慎的关系,有两种可能,或者挹娄人属于古肃慎的后裔,或者挹娄所在的地方以前叫做肃慎。又,史书提到挹楼和扶余同时代,而且被扶余统治。

3,勿吉,记录北魏历史的魏书,是这样说的:勿吉国,在高勾骊北,旧肃慎国也,...,国南有徒太山。文中的徒太山,多认为是现在的长白山。勿吉的位置,当代学者考证,也是位于三江范围之内的,和挹娄渤海相同。而勿吉,又被古代史学家认为和肃慎有关。对勿吉风土人情的记录,和挹娄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这也佐证了勿吉和肃慎的关系。又,勿吉和勾骊在唐朝灭亡勾骊以前,属于军事和政治同盟关系,勿吉人尤其强悍,多次在隋唐和勾骊对垒的关键时刻帮助勾骊击败来自中原的进攻。勾骊灭亡后,勿吉也随之在中国历史和记载上消失。

4、新旧唐书记载,建立“震国”(后改称渤海国)的主体是勾骊和靺鞨人。这里的勾骊人在隋唐时代,因为勾骊国的强大,已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以前的分析我们知到,勾骊人从东汉光武年间开始兴起,后来兼并了扶余,而扶余在被勾骊兼并以前,就已经役属了挹楼。所以唐朝时所谓的勾骊人,并不能排除是挹楼人,或包含较多挹楼人成分的可能性。这也表明乞乞仲象和大柞荣所代表的“震”集团,和挹楼,进而和“肃慎”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靺鞨人,又是东北亚史研究的多锅粥之一,暂且就不让他们来捣乱了。

四条史料,指出三江之内,出现两次肃慎(指挹娄和勿吉),一次震国,都和“辰”有关。“慎”的音部是“真”,这意味着“慎”,“真”,“震”,和“辰”都是同音关系。如果肃慎在地域上和“震”没有关系,也不需做更多的联想。但通过刚才的史料可知,二者所指的地方,都在“三江”这个不大的区域之内。发音和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一再表明,三江流域确实和“辰”渊源非浅。这里我之所以对“肃慎”的“慎”字,“震国”的“震”字很敏感,是由于研究历史以来,我较早就对“辰”的本质下了结论,以至于对任何史籍中的疑似“辰”,都要仔细推敲,一来印证,二来收集“辰”的资料。多年积累下来,发现“辰”字,包含了一个对全体中国人来讲,都无比重要的历史秘密。为了不做标题党和口号党,这个秘密就由这些渐进的推理和历史模拟来逐渐为大家解开,反而比放卫星更加信服,所以精彩还在以后。

再次梳理一下历史,一个在中国东北三江流域存在的“辰国”,就跃然之上。自两汉以降至唐朝,挹楼、勿吉和震国(后改称渤海国),构成了“辰国”在该地区有本质内在联系的序列。大致在两汉时期,挹楼属于广义上的辰人(肃慎),但至迟到三国魏,就受到扶余的统治。大致在北朝元魏时期,广义辰人勿吉(肃慎),和勾骊共同攻灭扶余,称为显赫一时的勾骊国的军事和政治同盟。隋唐时期,受到中原帝国的军事打击,勿吉(肃慎)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不久取而代之的是“震国”(后改称渤海国),受到唐王朝羁縻,在五代初灭于契丹。好了,有关“今中国东北地区,有一个在历史上若隐若现的辰国”的推论暂且到此。今后在适当时点上,还要回到这个推论上来,并加以充实。目前只是做到够用就好,不想网织的太大,收不了口。其实,震国(渤海国)被契丹灭亡以后,后续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女真部落(再次出现“真”,即“辰”)、金国、后金和清朝,这些都是信史,也比较明晰,就不多费口舌了。有意思的无疑是“辰”在历史黎明阶段的事情。为了方便陈述和推理,我把东汉三国以后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辰人和辰国”,包含马、辰、弁三个子集团,称呼为“半岛辰人”,而位于东北三江流域的,以挹楼、勿吉和渤海为名称的“辰人和辰国”称呼为“三江辰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所谓“辰国”的地理范围内部,除了生活着可以冠以广义辰人称谓的“马、辰、弁、挹楼和勿吉”以外,还生活着“韩、歳、肃、粟末(指粟末靺鞨)”等等,以及前文遗留下来,尚未明确属性的扶余和勾骊统治阶层所在的人群,对了,还有一个沃沮的属性也还没有明确。

“半岛辰人”和“三江辰人”从哪里来?结合我们对“辰人”的第一个推论和第二个推论可知,“半岛辰人”是前文所描述的“广义疑似辰人”在春秋战国时代,从长白山中西部及其临近地带,渐次向半岛南部迁徙而来的。这个所谓的长白山中西部及其临近地带,包括长白山西段北麓的辽河流域,长白山中断北麓的松花江上游地区,以及长白山区的鸭绿江流域,这里距离“三江”,可谓是咫尺之遥。历史上有个任何的风吹草动,一部分“广义疑似辰人”南下朝鲜半岛,而另一部分,跨越松花江中下游和长白山东段山区,跑到三江地区,都易如反掌。
浏览(3174) (2) 评论(0)
暂无评论!
我的更多博文
· 乐谈东北亚史三十
·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九
·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八
·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七
·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六
·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五
· 乐谈东北亚史二十四
24小时点击最高的博文
更多>>
一周点击最高的博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