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丢失叙利亚、伊拉克境内控制区后,并未偃旗息鼓,而是以更为隐蔽和分散的形式妄图继续作乱。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交界的沙漠地带,IS残余武装就与美军和库尔德武装在村落据点中不断“周旋”,使美军将其彻底消灭的愿望落空。与此同时,该组织似乎正寻求向中东以外的地区扩散,以求“外线突围”。近期,恐怖主义的阴影就突然浮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上空。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期发布的专题文章称,在乌克兰从事反俄行动的一些车臣籍武装人员声称,他们曾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接受过IS训练,并与该组织保持联系。这股疑似具有IS背景的车臣武装分子组成了名为“谢赫·曼苏尔营”的武装团伙,在乌克兰境内十分活跃。
该营头目声称,他们与乌政府管辖的军事组织并无关联,处于独立状态。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发布的评论则认为,按照乌克兰法律规定,该国所有武装组织都应归属乌军方或警察管理,可见“谢赫·曼苏尔营”实为乌政府所默许的“客军”。俄媒称,该组织与乌克兰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乌军方有时甚至会向他们“求助”。
另据英国《卫报》此前披露的消息,早在2014年乌克兰东部武装冲突爆发后不久,“谢赫·曼苏尔营”即在乌境内成立并参战。英媒称,该营不少成员坦言他们曾参加过2次车臣战争,以及别斯兰人质事件、莫斯科剧院恐袭事件在内的多起恐怖活动。此外,还有相当部分的车臣籍武装人员曾在叙利亚参加IS并与之“藕断丝连”。
英媒指出,一方面该营成员对IS发动的残忍恐袭多有批评,另一方面却为自己曾向俄罗斯发动的恐袭辩解,称这些袭击是“可以理解的”。目前,该营与同样处于非法状态、反俄情绪强烈的乌克兰右翼民兵组织一同驻守在乌东地区。“谢赫·曼苏尔营”至今视俄罗斯为死敌,其头目声称,“普京是我们(指该组织与乌政府——本网注)的共同敌人”。或许正是基于强烈的反俄倾向,乌克兰政府才会对其成员的IS背景和恐袭经历视而不见。
但是,将与俄罗斯对抗视为“己任”的IS分子,却未必真的将同样反俄的乌政府当成“自己人”,反而可能利用乌克兰方面的疏忽,将恐怖之手伸向该国和其他东欧国家。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近日在社交网络上宣布,其在2018年已阻止了8起恐袭预谋,并抓获其中5起案件的涉案嫌犯。自2016年以来,已经有28起针对乌克兰的恐怖袭击被该部门挫败。乌国家安全局宣称,上述案件里德多数嫌犯与IS东欧分支有关联。在2018年11月发生的一起案件中,乌国安部门发现多名具有IS背景的外国人利用非法途径进入乌克兰境内,意图向基辅地区走私外国制造的枪支弹药,并可能将其用于恐怖活动。上述报道显示,尽管乌克兰境内尚未发生严重的恐怖袭击,但该国面临的安全风险无疑正在不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IS肆虐中东之际,有不少来自东欧、高加索和中亚等地的恐怖分子加入该组织。随着IS在中东日渐式微,不少曾接受该组织训练、并在交战中获得实战经验的恐怖分子在伊叙等国已无立足之地,便转而向本国或周边地区“回流”,谋求将IS的恐怖触角延伸到更多国家。在“谢赫·曼苏尔营”中作战的具有IS背景的人员,以及意图在乌境内走私武器、发动袭击的人员,很可能就属于这种“回流”的恐怖分子。这些恐怖分子普遍具备与美俄等国军队作战的经历和经验,在“回流”本土后又能发挥语言和亲属关系优势,其一旦在东欧地区“扎根”,可能带来的恐怖威胁不容小觑。
如果说IS恐怖分子的扩散是乌克兰境内恐怖威胁频发的根源,那么俄乌矛盾以及双方的对立态度,则滋长了容纳和助推IS滋生、活动的土壤。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发布的报告称,在俄罗斯政府以及车臣总统卡德罗夫领导的军队的持续打击下,北高加索地区的分裂和恐怖活动在前些年转入低潮,许多恐怖分子被迫向其他国家转移以求生存。然而,在许多恐怖分子挟中东战场的装备与经验返回本土的同时,卡德罗夫领导的车臣武装却向叙利亚、乌东等地四处扩张,俄政府也忙于中东战事而无暇顾及,削弱了在北高加索地区开展的反恐行动,从而给IS以可乘之机。
实际上,乌克兰对这些有IS背景的外籍武装分子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乌安全部门坚持对IS进行打击,以防止其危害本土安全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在与俄军和乌东民间武装的对抗中处于劣势,乌军方也需要“团结”所有反俄力量,以增加其在俄乌军事对峙中的筹码。此外,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称,在乌东冲突形势趋于平稳后,乌政府和军方一直试图对包括右翼民兵组织和车臣武装在内的众多鱼龙混杂的准军事组织进行整顿和规范。然而,囿于乌政府的人力、财力不足及治理能力的缺失,这些思想体系驳杂的激进团伙至今仍活跃在乌境内,成为危害该国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IS恐怖分子也趁机混迹其中。在俄乌对抗的大背景下,这些怀有极端思想和掌握袭击手段的恐怖分子,很可能会将“作乱”的目标移到东欧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