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美国驱逐舰巅峰:核动力都用上了
wforum.com  2025-05-17 15:58  舰艏行处是长城
在舰种划分方面,美国一直属于另类,例如用濒海战斗舰(LCS)取代了护卫舰(FF)。在美海军历史上,这种情况很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军对驱逐舰的分类,可谓五花八门!

按照美军分级标准,驱逐舰中的大型号被分为屏护驱逐舰(Destroyer Screen,DS),负责为主力舰队提供屏护;驱逐舰领舰(Destroy  Lader,DL),担负驱逐舰中队旗舰。

此外,还有护航驱逐舰(Destroy Escort,DE),担负运输船护航任务。雷达前哨驱逐舰(DVC),加装远程警戒雷达。猎潜驱逐舰(DK),该代号于1950年3月4日与DDE合并,DDE于1962年取消。

这名目繁多的舰种中,最具特色、历史最悠久的非驱逐舰领舰(DL)莫属。这种舰种,最早可追溯到两次大战之间的军控岁月,日本为了规避条约发明了重装雷击的特型驱逐舰,美国则是祭出了驱逐舰领舰,包括波特级和西母斯级,亚特兰大级后来被升级为轻巡洋舰。

图片
西母斯级驱逐舰领舰
图片
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
图片

图片
萨维奇级雷达哨戒舰(DVC)

二战以后,美国巡洋舰主要担负防空任务,驱护舰偏向反潜,重出江湖的驱逐舰领舰则是两种兼顾。


战后的首型驱逐舰领舰是诺福克号,以亚特兰大级轻巡为母本,被称为反潜轻巡洋舰CLK(SUB-Killer-Cruiser潜艇杀手巡洋舰)。由于造价昂贵,仅造1艘,后被降格定为驱逐舰领舰,舷号DL-1。

图片

CLK这个舰种昙花一现后,美国海军随后又建造了4艘3600吨的米切尔级驱逐领舰开启了驱逐舰大型化之路,舷号为DL2-DL5。米切尔级的简化版,就是福莱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再后就是4200吨的法拉格特级,舷号是DL6-DL15。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切尔级驱逐领舰

图片

福莱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

法拉格特级合计建造了9艘,到了第4艘孔茨号加装小猎犬防空导弹,后续的6艘法拉格特级修改了设计,全部按照孔茨号的方案继续建造,此前进度较快的3艘也参照此方案进行返工,所有10艘舰全部在1959-1961年间入役,成为美国海军第一型导弹驱逐舰,舷号变为DDG37-DDG4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法拉格特级驱逐舰领舰


更大型的莱希级驱逐舰领舰建造了9艘,全部在1962-1964年间服役,编号为DL16-DL24。
莱希级原本计划建造10艘,但是美国海军在建造了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之后,为了论证驱逐舰实现核动力的可行性,将10号舰班布里奇号的动力系统换成了核动力反应堆,这就是核动力驱逐领舰班布里奇号(DLNG-25)。

图片

图片

莱希级驱逐舰领舰

图片

图片

核动力驱逐领舰班布里奇号

在莱希级建造过程中,苏联已经建造巡航导弹潜艇,强化反潜的贝尔纳普级诞生。该级舰以莱希级为基础,在舰体舯部靠后的位置增设了1座直升机机库和起降甲板,早期配备了一架DASH无人反潜直升机,后期更换为SH-2海妖反潜直升机,反潜作战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贝尔纳普级一共建造了9艘,全部在1964-1967年间入役,编号DL26-34。在贝尔纳普级驱逐领舰上,美军建造了一艘核动力的特拉克斯顿号。

图片

图片
贝尔纳普级驱逐领舰
图片

图片

图片
核动力的特拉克斯顿号


在相继建造了班布里奇号和特拉克斯顿号之后,美国海军驱逐领舰开始进入核动力时代,随后批量建造了2艘加利福尼亚级和4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驱逐领舰。加利福尼亚级一改以往驱逐(领)舰用海军功勋人物命名的习惯,改用加利福尼亚州来命名,此前这是属于战列舰才能享受的待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利福尼亚级核动力驱逐领舰

由于加利福尼亚级单价高达2亿美元,同等价格可以建造3艘常规动力的莱希级或贝尔纳普级,因此美国海军不得不重新设计来降低成本,这就是最后的核动力驱逐领舰——弗吉尼亚级。

图片

图片


1975年,美国海军又启用新的舰艇分类规则,所有排水量在5000吨以上的DL(如莱希级)都被升级为导弹巡洋舰(CG或是CGN),5000吨以下的法拉格特级和米切尔级则被降级为导弹驱逐舰(DDG)。由于此前DDG的编号已经排到了34,所以出现了2艘米切尔级为DDG35和 36,法拉格特级为DDG37-46的结果。

莱希级舷号变更为CG16-CG24,贝尔纳普升级变更为CG26-CG34。加利福尼亚号(DLGN-36)于1974年入役,南卡罗莱纳号(DLGN-37)于1975年入役,两舰服役后不多久,就在海军重新分级中升级为CGN-36和CGN-37。

弗吉尼亚级由于需求降低、成本上升,最终建成4艘,分别在1976、1977、1978、1980年服役。美海军在1975年实行了新的分级方法,弗吉尼亚级只有最后一艘阿肯色州直接被命名为巡洋舰,编号为CGN41。
图片

图片

图片
米切尔级升级前后对比

所有的驱逐舰领舰在服役过程中,都经受了很大规模的改造升级,加装最新式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鱼叉反舰导弹、密集阵近防炮,甚至是战斧巡航导弹。另外一面是,这些舰艇很少有服役超过20年的,总体建造规模不断被缩减,最终都被提康德罗加取代。

总体看来,战后美国海军驱逐舰领舰重出江湖,是苏联威胁升级、技术解决方案局限的局面导致,进而导致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海军发展思路多变,舰种发展混乱、分级混乱。另外昂贵的价格,让驱逐舰领舰建造服役过程充满变数,以至于终极版的驱逐舰领舰:核动力+宙斯盾,因为价格直接被国会取消了。

作为对比,从小型反潜舰到大型反潜舰,小型导弹舰到大型导弹舰,是不是很清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创纪录!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度战机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48小时被击落77架!盘点印度引进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