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三十国入乌?北约打响“战术彩排第一枪”? | ||||||||
wforum.com 2025-04-18 19:39 大观国研 | ||||||||
在黑海彼岸的战火尚未熄灭之时,欧洲已悄然展开了一场更深远的战争演练。 而这一切的序幕,不过是几位丹麦军官悄然踏入乌克兰的土地。 4月上旬,丹麦陆军司令博伊森公开宣布,丹麦计划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以“学习无人机战争经验”。博伊森强调,这批士兵不会携带武器,只是去“上课”,时间为期一至两周,目的也单纯:从乌克兰军队丰富的无人机实战中吸取教训。 丹麦军靴踏入乌克兰:一堂无人机战争的“实地课”?说是学习,其实更像一次战前踩点。乌克兰是当前世界上实战使用无人机最多、也最激进的战场,从土耳其“旗手”到FPV自杀式无人机,从情报侦察到前线斩首战术,无人机几乎定义了俄乌战场上的战斗逻辑。对于一向以技术见长、但缺乏实战经验的北约国家来说,乌克兰简直是一座“军工技战法实验场”,还是免费的。 但俄方显然并不准备让这场“军事实习”轻松进行。俄罗斯驻丹麦大使巴尔宾在电视采访中发出警告:“乌克兰的所有军事设施,包括培训中心,都是俄罗斯军队合法打击的目标。”换句话说,不论丹麦军人带不带枪,他们在乌克兰境内的任何行动,都可能被视为“敌对军事行为”。 而更深层的现实是:丹麦军方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风险,但依旧选择前往。这不仅是一趟军事经验采风,更是一次对俄罗斯底线的试探。 布鲁塞尔会议:三十国防长合谋的“和平蓝图”丹麦的“学习团”,只是一个大幕初起的细节。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本月初在布鲁塞尔的一场闭门会议。 这场会议由英国和法国牵头,召集了30个支持乌克兰的国家——大多为北约成员,会议议题直指俄乌战后局势:一支“多国联合军队”可能会被部署到乌克兰,用于停火后维持“和平与稳定”。 这支部队将由哪些国家构成?会部署在哪些城市?是否会拥有战斗权限?目前没有详细信息公开。但可以确认的是:这是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国家首次如此系统地谋划战后军事存在。这一“和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彻底封杀——即使乌克兰战火熄灭,俄军也无法再用“特殊军事行动”在乌克兰周边调动兵力。 这无异于向莫斯科送出了一份挑战书。 普京的回应:一句话,便足以寒彻骨面对来自西方的“联合军队构想”,莫斯科的回应一如既往地清晰。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去年就曾警告英法,不要“头脑发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表示,俄方“绝不能接受北约军队踏足乌克兰领土”;而更具威慑力的表态来自俄国家安全会议成员梅德韦杰夫,他直言:一旦北约部队进入乌克兰,将被视为战争全面升级的信号。 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军事预案。从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到不断更新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实战演练,俄罗斯并未将西方的动作当作威吓,而是已经纳入“冲突扩大化”的规划路径。 丹麦此时“派兵”,既是一种行为艺术,也是一种地缘风险测试。而从当前态势看,英法主导的“志愿联盟”显然打算一步步推高这场测试的烈度。 乌克兰:战场与课堂的双重焦土对于乌克兰而言,这场“教学场的荣耀”其实带有强烈的悲情色彩。 从2022年战争爆发至今,乌克兰已经失去了大约20%的国土,数百万人口流离失所,经济遭遇毁灭性打击。尽管美欧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援助,但对乌克兰而言,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以国家主权为学费”的强制课程。无人机作战的成熟,是血和火熔铸的产物,丹麦学员只需前往几天便可“观摩学习”,而乌克兰士兵却要用一生去埋单。 而丹麦人是否想过,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仅是北约的“训练营”,更是数以十万计乌克兰家庭的坟场? 欧洲:反噬自己胃口的援乌逻辑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一切的“战略部署”,最终的受害者或许正是欧洲自己。 援乌三年,欧洲损失了数千亿欧元的财政支出,遭遇能源危机,通胀失控,企业生产成本暴涨,社会福利压力剧增。而失去俄罗斯天然气之后,德国不得不依靠价格高昂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法国重启老旧核电站,匈牙利公开与布鲁塞尔叫板,整个欧盟能源政策几近解体。 军事上,欧洲不得不重新拥抱军备竞赛:北欧国家掀起征兵热潮,波兰计划建成欧陆最大陆军,德国“国防军”恢复战时应急动员条例,芬兰新建多个导弹阵地。原本打着“和平旗帜”的欧洲,现在却因乌克兰战争成了全球军费增长最快的大陆。 而所有这些沉重代价,是否真的换来了安全?还是换来了一个更紧张、脆弱、对抗上瘾的未来? 一张地图的折叠,一场未来的剧透如果将当前形势浓缩在一张地图上:乌克兰的腹地已成北约“实习生”的训练场;布鲁塞尔的外交桌上写着“维稳计划”,实际却是“战略包围”;莫斯科的导弹发射井处于戒备状态;而在丹麦议会内部,军方正在筹备第二批学员名单。 这不是“和平在望”的景象,而是一场战后秩序重塑的提前演练。只不过,每一位“学员”踏入乌克兰的土地,都可能成为俄罗斯“合法打击”的靶标。 欧洲正举着和平的幌子,一步步逼近地缘战争的红线,而那条红线之下,不是荣光,而是火光。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