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乌军第414无人机旅,如何成为顶级王牌? | ||||||||
wforum.com 2025-04-18 19:17 熊熊讲堂 | ||||||||
目前,乌军极为重视无人机部队,而且组建了一批重点部队。 就乌军无人机部队报出来的一些战果而言,是相当“触目惊心”的;其中虽然也会注水(因为重复统计、判定问题或者故意为之),但它毕竟是有大量视频图像做证据的,比纯地面部队报出的战果可信度高不少。 乌军第414无人机旅在2025年1月(俄军中部集群从进攻转向停滞的一个月)报出的战果为例。 该旅无人机在一个月内出击12697次,击中了4387个目标,其中包括: 79辆坦克、108门火炮(含迫击炮)、3门火箭炮、151辆步战车/装甲车、 519辆卡车/摩托车、1935个人员掩体;在这些打击中造成俄军大约两个营的兵力伤亡,其中死亡830人、负伤298人。 击中不代表摧毁,而上述数据也仅供参考,但乌军无人机的使用强度可见一斑,而且第414旅也确实放出了大量视频证据。 第414无人机旅是乌克兰最有名、战斗力最强、战果也最大的无人机部队,别号“马扎尔之鸟”。 该部的旅长,同时也是创建者罗伯特·布罗夫迪,出生于1975年;因家乡乌日霍罗德市靠近匈牙利,故而呼号为“Madyar”(字面意思为匈牙利人,音译为马扎尔)。 此人早年间为企业家,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时,参加了在基辅组建的第241领土旅,并在该旅第206营服役;曾参加了基辅保卫战,后随部调往赫尔松参战。 在作战中罗伯特·布罗夫迪敏锐地发现了无人机的作用,遂自筹资金组建了一支几十人的无人机分队,最初主要用于侦察之用,绰号“马扎尔之鸟”。 当年夏天该部被划拨到第59摩步旅,并被调往阿特木斯克参战;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中,该部因战术精湛、杀伤战果大,尤其善于将拍摄到的俄军“惨状、窘状”剪辑发布,故而名声大噪。 阿特木斯克战役后,该部又相继参加了阿瓦迪夫卡、马林卡方向的作战,并在乌军反攻时期加强到了南顿方向。 2024年1月,“马扎尔之鸟”扩编为营,并被授予第414无人机营的正式番号,但隶属关系转到了海军陆战队——这主要是便于支援乌军陆战队的克林基登陆行动。 随着参战经验的积累,“马扎尔之鸟”所使用的无人机型号愈加丰富,战术也更加完善,已经从之前的侧重侦察支援,转向“侦察—打击”一体化。 在吃到了无人机部队的甜头后,乌军又在2024年夏将该部扩充为团级,并使得该部拥有独立的研发试验单位,以制造/组装/改装适合战场的无人机,并进行战术验证。 简单说,该部又扩展到了“研究—战斗”一体化的阶段。 在俄军突袭哈尔科夫的背景下,该部被调往哈州战场作战;红军城方向吃紧后,该部又调到红军城战区作战。 2024年12月,在乌军极度重视无人机部队的背景下,第414无人机团又扩充为旅级编制,并成为乌军中第一支使用光纤无人机作战的部队。 随着规模的扩大,“马扎尔之鸟”给俄军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如果说评估红军城战区给俄军造成麻烦最大的部队,其实并不是反冲很凶的第425斯卡拉突击团,而是“马扎尔之鸟”无人机旅。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