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俄无人机空投弹药:RGN手榴弹魔改,可靠性差
wforum.com  2025-10-01 12:15  讲武堂

俄乌武装冲突中,参战双方大量使用可投掷爆炸物的多轴无人机,而这类无人机使用的弹药大多都是经过改装的。

图片

这并非俄乌双方不重视此类弹药,而是另有隐情:首先,俄乌武装冲突爆发前,双方都没有装备多轴无人机,更不会想到要给它配备弹药;其次,双方交战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大威力主战武器上,根本没有精力研制这种特殊弹药;第三,多轴无人机空投弹药最理想的作战模式是碰炸,而碰炸的轻型弹药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制式弹药的性能无法满足需求,那只能进行修改。

图片

这是乌克兰士兵在前线发现的多轴无人机投放的弹药,幸运的是没有爆炸,可以让我们了解其改装方式。别看它外形很大,其实是由苏联RGN进攻手榴弹改装的。因为这种手榴弹配备的是UDZ引信具备碰炸功能,所以是理想的改装原型。为了增加爆炸威力,将球形弹体从中间切开,顶部安装UDZ引信实现碰炸效果,中间用圆柱体炸药装充当主战斗部,底部则安装RGN球形弹体的下半部分,可以避免浪费,同时消灭破片散布死角。

可能是出于某种考虑,俄罗斯工兵将UDZ碰炸引信的防脱手保险(出手后1~1.8秒进入战斗状态)和延期自毁药柱(未碰炸时,3.5~4秒自爆)拆除,但这样的改进导致这枚空投弹药在落在柔软地面没有成功碰炸之后,并没有自毁,成为乌克兰士兵缴获的哑弹。由此可见,改装弹药确实需要一定的水平,否则很容易顾此失彼。

俄乌双方的士兵普遍反映RGN和RGO手榴弹配备的UDZ碰炸引信可靠性并不高,无法实现碰炸效果,甚至部分还无法实现延期自毁功能。这让他们无法有效杀伤敌人,反而给自身安全带来威胁。尽管许多人都将UDZ碰炸引信的可靠性较差归结于储存不善,言外之意就是引信受潮了,但只要了解RGN和RGO手榴弹的储存方式就会知道,这种说法就是托辞。

图片

这是RGN手榴弹的包装箱,一箱为20枚。左侧是分为两侧放置的20枚球形弹体,右侧是密封在金属罐体内的UDZ碰炸引信。在使用之前,才会打开引信的密封罐,将UDZ碰炸引信安装到弹体上。这样的储存方式,RGN手榴弹引信怎么能受潮,导致手榴弹可靠性受影响?只能说,外国专家也会骗人。UDZ碰炸引信结构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这样的复杂设计自然对可靠性有负面影响。另外,俄罗斯军队使用的相当数量的RGN和RGO手榴弹都是苏联刚解体后生产的,当时俄罗斯经济形势不好,生产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

图片

RGN手榴弹上下两个半球弹体之间夹着的主战斗部很够分量,圆柱体炸药用塑胶袋包裹,外侧贴满了锯齿状半预制破片条。这种半预制破片条应该是俄罗斯军队配发的,用于前线部队改装爆炸物时增加破片杀伤威力的部件。主战斗部爆炸时,冲击波会撕裂锯齿状半预制破片条,使其变成一片片正方形厚钢片,以数倍音速的速度四处横飞,可以给人员造成严重杀伤,并能够有效损伤轻型车辆等软目标。

图片

乌克兰士兵揭开弹体底部的RGN手榴弹外壳,露出内部的灰色炸药。可以看到RGN弹体外壳内部有刻槽,能够有效控制破片的数量和大小。根据资料,RGN手榴弹装填的是97克A-IX-1炸药,这种炸药由96%黑索金和4%蜡混合而成。这可以说是一种塑性炸药,可以看到其表面的弹体刻槽痕迹和乌克兰士兵的指纹。

之所以没有使用图片中的PVV-7炸药的名称,是因为图片发布者将RGN手榴弹写成了RGO,让本人对其标注有了些许不信任。PVV-7塑性炸药由71.5±1.5%黑索金、17.5±1.5%铝粉、11.5±1.5%蜡、1.5±0.5% 4-硝基甲苯混合而成。

图片

左侧为RGO防御手榴弹(装药重量90克),可以看到弹体下半部有刻槽,右侧为RGN进攻手榴弹,整个弹体都是光滑的。此前,中国专业刊物曾经详细介绍过这两种手榴弹,对其不吝赞美之词。通过俄乌武装冲突的实战检验,发现这两种手榴弹的性能不过尔尔,这其中既有设计的问题,也有生产质量的问题。

而使用这两种手榴弹改装无人机空投弹药,仍然存在哑弹的隐患。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相关新闻:
万斯宣称俄罗斯已战败,必须接受现实
波兰外长称中国唯一能迫使俄罗斯停战?
印尼主动提出派2万人出征乌克兰?
乌军无人机连续摧毁朝鲜四辆“谷山大炮”
暗杀俄罗斯中校:乌克兰特工跨越650公里
“乌克兰战争”
48小时新闻:
细节曝光 中共首艘核航母004动工
普京签字20天不到 黑瞎子岛有了大动静
大群美女围观101空降师M119榴弹炮开火
土耳其五代机梦碎 中国或成“救命稻草”
俄乌战局突变 “多打一”已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