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 ||||||||
防范补给中断:美军研发自主“空中卡车” | ||||||||
wforum.com 2025-09-28 16:43 前沿深度解码 | ||||||||
为防范台海爆发冲突时,美军后勤补给线可能遭我军远程导弹切断的弱点,美国一家初创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廉价的自主飞行货机,其核心战术是利用庞大的无人机队“淹没”战场,意图使我在经济上打一场“亏本的消耗战”。 一、基本情况 根据《福布斯》(Forbes)报道,这家名为“Grid Aero”的硅谷初创公司,近期首度公开其仅用六个月打造出的原型机“Lifter-Lite”。这款被称为“空中皮卡”的无人机,设计目标是将单一大宗货物,分散到由数百架廉价小飞机组成的机队中。 该公司执行长Arthur Dubois叫嚣,其目标是让解放军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击落这些廉价的无人货机,打一场经济上划不来的消耗战。 “Lifter-Lite”原型机载重能力约450至3200公斤,航程可达3200公里,足以从关岛直飞第一岛链。为压低成本,该机采用铝制机身与现成零件,只需不到460米的简易跑道即可起降,并具备完全自主飞行能力以抵抗通讯干扰。机上感测器还能让机队共享情报,形成协同作战网络。 担任该公司顾问的前美军少将马丁(Lawrence Martin) 鼓吹,此技术可成为美军“分布式作战”的后勤生命线,与美军方近年修复二战简易机场、演练偏远据点作战的战术“不谋而合”。 Arthur Dubois鼓吹,尽管已与商业物流业者接触,但公司短期焦点仍完全集中在军事用途,以确保美军在印太潜在冲突中的后勤韧性。 二、对未来作战的影响 从已有报道看,“Lifter-Lite”尚处于原型-地面试验阶段,但其设计指标与美军“敏捷战斗部署”和“对抗性后勤”概念高度契合,一旦列装,将在以下五个方面显著改变未来作战样式: 一是分布式后勤革命。其载重0.45–3.2吨、航程可达3200公里,可把C-130的“托盘级”补给拆分成大量小份,由数十架无人机从关岛、塞班等二线基地直飞前沿小岛,实现“点对点”补给;其可降低对大型机场、港口和油料堆场的依赖,削弱对手弹道导弹和航母打击的“高价值目标”效应。 二是空中“蜂群皮卡”网络。该公司配套开发自主调度软件,可一次协调数百架Lifter-Lite形成“飞行卡车队”;若单架飞机被击落或故障,其余可实时重新规划路线,保证补给成功率>90%,形成“可损耗”的弹性物流网。 三是多域弹药与远火“双向快递”。其模块化货舱可携带导弹储运发射箱、远程弹药、无人艇/潜航器,执行“前装后送”任务:在正向上,可向前沿岛礁运送PrSM、NSM导弹,实现“导弹游击战”;在反向上,可把战场损坏的雷达、发动机快速后送到修理节点,减少装备弃损率。 四是低成本“认知压力”。该机体采用商用高强度复合材料与活塞发动机,目标单价控制在100万美元以内,仅为V-22的1/70。其目标是迫使对手用价格50–20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拦截,形成“我打你贵、你打我更贵”的消耗不对称。 五是推动远征部队编组瘦身。一个海军陆战濒海团若配备30架Lifter-Lite,可每日投送90吨物资,相当于减少2架KC-130J和40名地勤的需求,使前沿分队人数缩减20%,降低暴露风险;同时,其可把燃料、弹药分散在更多小型隐蔽点,提高生存概率。 综上,Lifter-Lite一旦成熟,将把“后勤”从传统大规模集中式链条,转变为“数千架可损耗无人机”构成的弹性云,支撑美军在印太广阔岛链实施“化整为零、打了就跑”的持久分布式作战,值得我警惕,并宜尽早研拟反制措施。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