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 中国年轻一代正在放弃? | ||||||||
| wforum.com 2025-11-26 07:38 FX168财经 | ||||||||
继“佛系”“躺平”“摆烂”后又一个受到关注的丧文化现象出现,一种新的群体标签近月来席卷中国社交媒体:“老鼠人”。 这个词指的是那些躲在小房间里、避免社交、长时间窝在床上刷手机的年轻人。相关内容在各个平台上爆炸式传播,累计获得数十亿次观看。 乍看之下像是年轻人的古怪网络梗,如今却可能揭示中国消费心理的深层变化——并引发新的疑问:中国是否真的能依靠家庭支出来推动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 一篇走红的个人故事描述:安徽一位20岁的大学生每天早上10点起床,在被窝里待上几个小时,点便宜外卖而不是去食堂,除了取快递外很少下床。 他把自己的空间称为“鼠窝”,通过拉上床帘在上铺围出一块昏暗角落。故事细节因人而异,但主题大致相同:晚睡、晚起、抱负减弱、消费降到最低、偏好隐私与虚拟互动。这些描绘让“老鼠人”这一身份成为全国关于青年低迷情绪的公共讨论。 尽管这个标签本身带有调侃意味,其流行却反映出日益上升的疲惫与挫折情绪。中国青年失业率仍处高位,年轻人频繁表示,教育成本和激烈竞争带来的回报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如果这种文化氛围继续向节俭与退缩倾斜,那些基于稳定向上流动建立战略的企业也许需要调整预期。 可实现的人生路径愈发遥不可及 许多人表示,曾被视为可实现的人生路径——稳定工作、读研、买车、买房、持续提升生活品质——正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对一些人来说,退回狭小空间并降低预期,似乎是理性甚至自我保护的选择。 专家表示,这一趋势体现了人们对工作与雄心的更广泛重新审视。墨尔本大学青年研究团体的高级研究员Eric Fu说,“老鼠人”的兴起显示“人们开始认真思考他们真正想做的工作,以及人生的意义”,并补充称,这种转变暗示中国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正在变得更加多元。
网络图 这种重新审视也体现在消费模式中,经济学家警告,这一变化可能影响从中端消费品到长期经济增长的方方面面。法国兴业银行驻香港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年轻消费者消费意愿的结构性回落可能会“掏空中价位产品与服务”,若持续下去,“中国的长期潜在增长将放缓”。 与“老鼠人”相关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零消费,而是面向个人、低成本的消费方式。许多人不再选择旅行、外出聚餐或升级电子产品,而更倾向于流媒体服务、休闲手游、速食、平价美妆产品和家居舒适用品。这种变化未必伤害到居家类的平价消费行业,但对依赖消费升级的品类构成挑战。 汽车制造商、服装零售商、健身房、餐饮企业、旅游平台和中端生活方式品牌长期以来都把中国年轻一代视为增长的可靠引擎。如果文化氛围继续朝节俭和退缩倾斜,那些依赖向上流动预期的企业可能需重新调整战略。 中央政府已推出多项鼓励购买汽车、家电和服务的措施。政策制定者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中国正持续推动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政府推出定向措施刺激汽车、家电和服务消费,一些地方政府也试行发放消费券和补贴。 但如果核心问题不是收入不足而是信心不足,这些工具的效果就会减弱。近月调查显示,许多年轻人认为他们未来的收入增速赶不上房价和教育成本的上涨。一些分析人士现在认为,中国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周期性放缓,而是年轻一代对“美好生活”定义的重新思考。 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正在放弃。许多人仍在努力就业、争取晋升,也依然希望改善生活品质。但“老鼠人”标签在文化上的吸引力表明,一个可见的年轻群体正在退出支撑中国国内需求战略十余年的消费叙事。对于投资中国相关股票的人,尤其是可选消费类股,该趋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不仅是家庭是否有钱消费,更是他们是否愿意消费。 “老鼠人”的兴起最终可能只是对经济压力的暂时反应,也可能标志着年轻中国人与工作、抱负与消费关系的长期变化的开始。 无论如何,这股潮流都为观察中国消费故事的情绪面提供了窗口。在家庭信心与宏观数据同样重要的当下,这种安静地躲进狭小空间的行为,所蕴含的影响可能比这些空间本身更大。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