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俄如用“中国智慧”,可打赢乌克兰? | ||||||||
wforum.com 2025-10-19 16:44 赤角 | ||||||||
俄乌冲突为何僵持不下?俄罗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智慧能否用在乌克兰战场?三大细节出现,这场仗给中国打,绝对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两年,恐怕很多网友都有这么一个困惑,这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究竟是强还是弱?你说它强吧,一个乌克兰就能和他打得有来有往,叫人大跌眼镜,你说它弱吧,一个国家顶住了整个北约的压力,叫人暗生佩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俄罗斯迟迟不能拿下乌克兰? 在戎评看来,俄罗斯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它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也就是在战术层面有很大的问题。 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将乌克兰去军事化,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外交施压、比如情报渗透、再比如扶持代理人等等或正常或不正常的高效手段干预乌克兰的国家政策,可俄罗斯偏偏选择了最吃力不讨好的方式:武装占领乌克兰。 一开始,俄罗斯的战术其实也没有问题:空降旅占领安东诺夫机场,借由安东诺夫机场快速占领基辅,活捉泽连斯基后扶持傀儡政权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如果能够实现,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结果不打还好,一打就暴露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水平一落千丈的事实,俄罗斯精锐空降兵好不容易把机场打下来了,后续支援全部掉了链子,到最后不仅安多诺夫机场没能发挥原本应该发挥的作用,还害得俄军空降兵精锐损失惨重。
但即便俄罗斯安东诺夫机场行动失败了,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的闪电战就失败了,俄乌双方战力悬殊,但凡俄罗斯狠下心来对乌克兰狂轰滥炸,还没来得及完成布防的乌克兰军队依然拦不住俄军的兵锋,俄罗斯可能不要一个星期就能击败乌克兰,这一点是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军事专家的判断。 坏就坏在俄罗斯这会儿还想着吞并乌克兰,非得慢下脚步和乌克兰打呆仗,最终没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导致冲突延宕至今。 可要是站在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讲,你会发现俄军做出这样堪称奇葩的选择不足为奇。 自沙皇俄国时期开始,俄罗斯人就对侵吞其他国家的土地表现出了病态的狂热,这一点到苏联时期都未曾改变,波兰为何对俄罗斯的戒心那么重?因为在历史上,波兰正是俄罗斯领土扩张行动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如今乌克兰西部的部分地区就是在苏联时期从波兰手中夺取的土地 所以说,俄军在乌克兰大平原打大规模地面推进战本质上是民族劣根性在作祟,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中国的智慧,会怎么打这个仗? 很简单,在战争初期,趁着乌克兰军队尚未完成全面动员之际,利用各项的远程打击手段,打击乌克兰的关键军事基地、机场和军事生产设施,消灭乌军的有生力量;破坏关键的高速路、火车站、铁路、桥梁,切断乌克兰驻地部队的调兵通道,为俄军行动争取更多的时间;摧毁乌克兰发电站、变电站、输气站等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让乌克兰社会运行陷入停摆,增加乌克兰政府的维稳负担,削弱乌克兰的整体动员能力;破坏乌克兰的所有通信手段,增加乌克兰政府、军队指挥调度的难度。 与此同时,集中优势兵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快速夺取重要战略节点,尽可能地在运动中歼灭乌克兰军队的有生力量,在有效摧毁大量乌克兰基础设施,消灭乌军的有生力量后,还不能对乌克兰的土地有所觊觎,需要尽快撤离、收缩防线、谨防乌军反扑切断俄军退路。 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威慑乌克兰政府,还能避免俄军和乌军在乌克兰大平原上打阵地战,减少俄军伤亡的同时,还能减轻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负担,被俄军闪电打击后的乌克兰还会必然投鼠忌器,不敢妄动,至于会不会起到反作用,让乌克兰更想加入北约? 肯定会,但乌克兰政府无能为力,因为俄罗斯的闪电行动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乌克兰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后果。人都是怕死的,乌克兰高层还有跑的机会,但乌克兰平民呢?乌克兰平民对战争的恐慌必然会化成对乌克兰政府寻求加入北约的不满,在社会层面就杜绝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 这不是戎评的主观推测,而是中国在抗美援朝、对越、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总结的经验,在这几场战争中,中国都是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为辅,强调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而非攻城掠地,对敌方军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同时,也避免了军队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减少了伤亡和后方的经济压力,最终迫使敌方停止侵略挑衅行为,接受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 可惜,俄罗斯不仅没能抓住战争早期乌克兰政府和乌军尚未动员的机会,反而因为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思维给予了乌克兰布防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后续西方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提供了借口和时间,最终,好好的运动战打成了阵地战,每往前推进一米,俄罗斯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说到底,俄罗斯政府和俄军都没能摆脱固化思维的影响,一个觉得土地拿到手才算安全,一个依然停留在二战阵地战的思维模式,最终导致了俄罗斯如今的被动局面。 只能说,大国博弈没有“如果”这一说,自己做出的选择,就是打碎牙也要往肚子里咽,俄罗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不可能轻易赢下这场战争。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