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泽连斯基的结局 | ||||||||
wforum.com 2025-02-21 17:44 江宁知府 | ||||||||
Trump归来是泽连斯基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Trump与乌克兰的恩怨纠葛可谓一言难尽,早在2019年,他就曾向泽连斯基施压,要求调查拜登及其儿子亨特有关乌克兰能源公司的黑材料。 此举被民主派批评为滥用职权谋求私利,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随即组织了对总统的弹劾。 由于泽连斯基顶住压力保护了拜登儿子,间接为民主党2020年大选送上助攻,因此得到了丰厚回报。 2024年大选前夕,泽连斯基再次有意干预美国选举,他访美首站即参观了位于关键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间军工厂,由该州州长夏皮罗等民主党人陪同,并未邀请任何共和党人。 宾州拥有约15万乌克兰裔美国人,泽连斯基明目张胆的“准站台”活动引发共和党激烈反弹。 共和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公开致信泽连斯基,称这“显然是偏袒某个政党的竞选活动,旨在帮助民主党人,显然是在干预选举”,并要求泽连斯基立即撤换乌克兰驻美大使马尔卡罗娃。 总而言之,即使抛开“停火止战”与“坚持援乌”的政策立场区别,哪怕仅仅从私人恩怨出发,共和党对乌克兰也绝无可能像民主党一样热情。 泽连斯基与万斯针锋相对 与泽连斯基相反,普京则是长期押注Trump. 早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民主党及其支持者就一口咬定是俄罗斯介入美国大选才导致希拉里落败,时称“通俄门”事件。 根据2017年1月美国情报部门公布的评估报告,有高度迹象显示俄罗斯相较希拉里更加偏爱Trump,普京亲自下令成立了一个“影响行动”来打击希拉里的选情。 最广为人知的一项举动是入侵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资料系统,将许多涉及希拉里的文件泄露给维基解密。 2016年12月29日,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以干扰美国大选为由驱逐35名俄罗斯外交官,由于事发突然且正值元旦,近百名官员与家属临时买不到机票,俄政府不得不安排专机去美国接回这些外交官。 待到Trump上台,“通俄门”议题一度成为民主共和两党斗争的焦点,坊间甚至有小道消息说Trump存在关键把柄在俄罗斯手中。 而本次大选中,普京多次发表暗助Trump言论,并用战场上的实际攻势打击民主党选情。 2024年11月7日,在索契举行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普京高调吹嘘Trump,称其险遭暗杀展现了“真男人的本色”,表示“我非常期待我们与美国的关系最终能够恢复,我们对此持开放态度”。 众所周知,Trump选前曾宣称他可以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 选举投票前夕,其团队的两名高级顾问向外界披露过这份计划的核心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双向施压,无条件现状停火”。 具体来说,美国将明确告诉基辅,除非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否则美国将不会再提供武器;与此同时,美国也将警告莫斯科,任何拒绝谈判的行为都将导致对乌克兰支持力度的增加。 一正一反,迫使双方坐上谈判桌。 这样的方案会不会成功呢? 非常困难,可行性不高。 目前各方的诉求可以这样理解: 俄罗斯希望停火,但要求保留已占有的乌克兰领土(不可谈判),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可谈判),以及解除制裁(可谈判,解除多少,何时解除)。 乌克兰也希望停火,但希望以停火为条件获得尽可能多的补偿,比如:俄方归还部分领土,加入北约或签订类似性质的军事协议来获得安全保障,加入欧盟获得政治与经济保障,战后重建资金等等。 Trump的问题在于,他只是要求双方罢手,却不愿意给予足够的补偿。 Trump兜里有分量的筹码无外乎这样几个:默认俄罗斯已占领的乌克兰领土,在加入北约问题上和稀泥,解除部分制裁,比如将俄罗斯金融机构重新纳入SWIFT。 上述筹码跟俄罗斯的诉求比较接近,跟乌克兰的诉求相距甚远。 那怎么办呢? Trump想让欧洲去补偿乌克兰,比如:加入欧盟、战后重建资金等等,你欧盟去想办法搞去吧。 如此一来,巨大的压力与难题到了布鲁塞尔一边。 某种意义上讲,现阶段欧洲领导人的困境要大于泽连斯基,泽连斯基只需要赌一件事情就行——你们西方还要脸,不敢当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硬逼乌克兰“投降”。 马克龙召集欧洲国家紧急开会,但众所周知,开大会往往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欧洲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主心骨——法德领导人的权力均不稳固。 放眼历史,乌克兰问题绝不是美国遇到的第一个“代理人难题”,类似的情况华盛顿不知道处理过多少次了。 网上流传有基辛格的一句名言:做美国的敌人很危险,但做美国的朋友却是致命的。 这句话其实曲解了基辛格的原意,他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 “如果阮文绍遭遇与吴庭艳一样的命运,世界各国将认识到,成为美国的敌人可能是危险的,但成为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 话中两位主人公是南越的两位总统。 吴庭艳因在达成和平协议等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分歧,白宫一怒之下停止了对南越的军事援助。 怎料吴庭艳竟胆大妄为,针锋相对地公开了中央情报局在南越主管人员的详细信息,于是中情局驻南越负责人科奈恩秘密找到了南越陆军司令杨文明,暗示他发动政变。 1963年11月,杨文明策划一众高级军官联合发兵总统府,拿下并处决了吴庭艳,引起世界舆论震惊。 基辛格这句话的背景是想提醒尼克松,美国不能再抛弃代理人了,否则以后谁还肯做华盛顿的小弟呢? 没想到一语成谶,虽然尼克松力挺了阮文绍几年,但眼看局面无法收拾,最终还是选择溜之大吉。 1975年4月10日,美国国会拒绝了福特总统提出的对南越紧急军事援助请求——福特此举更多是表达一种政治姿态,用国会做“挡箭牌”。 4月21日,北越军队攻克距离西贡仅80公里的春禄市,越南守军被全歼。 同日,阮文绍声泪俱下地发表辞职演讲,痛斥美国出卖南越、见死不救,随后下野流亡台湾。 尼克松注视着阮文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阮文绍晚年定居在美国波士顿,2001年病逝,临终前表示希望安葬在越南潘朗的故乡。 如果说两位南越领导人的故事比较遥远,那么阿富汗总统加尼的经历则近在身边。 2021年7月23日,拜登与阿富汗总统加尼进行了最后一次通话,根据路透社披露的通话内容,此时二人并不知道阿富汗即将落入塔利班手中。 拜登在电话中表示,如果加尼能够明确他有控制阿富汗局势的计划,美国将提供援助。 不仅如此,拜登还高调称赞了由美军训练和资助的阿富汗政府军,他对加尼说: “你们显然拥有最好的军队,你们有30万全副武装的士兵,对方只有7万到8万人,你们当然能够打得很好。” 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复盘,拜登这些鬼话加尼一句也没信。 人家加尼总统可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博士,长期在世界银行工作,眼界见识自然不同凡响。 塔利班进攻喀布尔前夕,加尼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到了阿联酋,出逃前一晚他还在电话中信誓旦旦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已准备战斗至死,事后遭到西方媒体一致挞伐。 阿富汗前总统加尼,如今已杳无音信。 最后回到乌克兰。 有美国媒体形容,目前乌克兰依赖的“生命线”正悬在一条越来越细的线上,岌岌可危的不仅是战场局势,还有华盛顿的声誉。 作为这场漩涡的当事人,开战以来表现出罕见强人姿态的泽连斯基总统会怎么选择,是像吴庭艳那样硬刚,还是像阮文绍、加尼那样金蝉脱壳,抑或是有其他妙招,我们拭目以待。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