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金正恩阅兵前“剧透”多种导弹 | ||||||||
wforum.com 2025-10-07 14:12 观军 | ||||||||
为了让更多干部群众感受“真想不到,我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展示近年来“并举”的成果,从“自卫-2021”开始,朝鲜多次举行武器装备展示活动,近年来达到了每年一次的水平。10月4日,“国防发展-2025”武器装备展览会在平壤开幕,金正恩照例出席并发表讲话。 按照我们的观点,还有不到一周就要大阅兵了,这时候把其中一些此前从未露面的“大杀器”挪进展馆,公开宣传,岂不是少了很多神秘感(不过朝鲜外宣高超的打码艺术依旧在线)?一方面,自然有其相应的政治和宣传目的,这方面@林海东老师昨天已经分析过了,另一方面,这背后其实也有一种文化差异:总体来说,朝鲜人民并没有被剧透的观念。 △图中可见右侧的火星-11丁导弹和使用新底盘的战术导弹被打了码 △这一张又不打码了,感觉阅兵时候可能会上 举个例子,他们在收看引进的中国电视剧时,由于觉得电视上每天放映的集数太少,普遍很喜欢向他们遇到的中国人询问“这剧的大结局是什么”,并且广为传播,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并不觉得被剧透是一件难受的事。那么对他们来说,能够提前看到将在大阅兵中登场的各种武器,当然也不是一件坏事。 言归正传,虽然是剧透,但“国防发展-2025”此次的报道规格相对平常,配图只有13张(第二天集体参观“崔贤”则有多达36张照片),并且还对相当部分的武器展板进行了打码处理,后续报道也没有出现动态画面。如果不是车英赫将军及时提供了独家高清大图,很多新武器的细节都很难分析。 △火星-11戊高超声速弹道导弹,可见滑翔战斗部两侧长长的固定气动面和尾部四个活动舵面 最为引人注目的新武器,自然是火星-11戊(火星-11마,发音为火星-11Ma,是火星-11系列的第5个改型,가나다라마是朝鲜语中类似日语里“伊吕波”的排序方式,与我军弹道导弹传统上采用天干作为改型名称后缀相似,故而译为火星-11戊)高超声速弹道导弹。作为朝鲜目前外形尺寸最小的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火星-11戊使用与火星-11丙超重弹头弹道导弹相同的五轴发射车,单车可携带两枚导弹。 △与火星-19洲际弹道导弹并排展示,火星-11戊的地位颇高,从这个角度看去,明显能看出其弹头部分“变态双锥体”的特征 基于朝鲜之前多个型号,如液体燃料推进的火星-8/12乙、固体燃料推进的火星-16乙等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的研发经验,将这一技术下放到成本相对较低的火星-11系列是很合理的。发射平台机动灵活,易于实现“饱和攻击”的火星-11戊的出现,首先对于韩国来说,意味着仍然需要大力投资导弹防御系统,才能至少在舆论上抵消朝鲜弹道导弹的新增威胁;而对于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来说,火星-11戊也有可能跟随火星-11甲/乙的脚步,以乌军的“爱国者”系统为对手进行实际效能测试,获取改进经验。 与五款总体布局大差不差、细节区别不少的亚音速巡航导弹(箭矢-1、2、火箭矢-3-31等)以及鱼鹰-6岸舰导弹一同展示的,是一款外形与俄罗斯3M54/中国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外形非常类似的导弹,这也是朝鲜第一款超音速反舰导弹。推测它应当会配备在“崔贤”级驱逐舰和“金君玉英雄”号导弹潜艇上。 △图中唯一一枚“尖头导弹”就是“主体3M54”,注意其助推器与图中最下方那枚蓝色的巡航导弹相同,应当都是适配于舰艇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而其余几枚导弹的助推器则适用于陆基发射车或鱼雷发射管水平发射 △“崔贤”配备的火箭助飞反潜鱼雷,在海军导弹武器区与潜射弹道导弹一同公开展示 从新型主战坦克到几款步枪,馆里展示的地面装备大多数都以各种形式公开过(皮卡底盘的6联装“火鸟”已经在库尔斯克战场有过实战应用)。首次公开的武器中,最为引人注意的,首先是8轮底盘的自行迫击炮和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这体现出朝鲜在试制了并不成功的、类似美国“斯崔克”的顶置火炮版自行122榴(2020年夜间阅兵登场,再出现时已经沦为无人机试验的靶车)之后,回到了较为传统的轮式伴随火力支援车路线。 △朝鲜曾小批列装过的120毫米迫榴炮,并未出现在此次展示的轮式底盘上。当然这样的组合也不是不行,这类后部敞开布局的自行迫击炮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长期使用 另一款则是拉长T-62坦克底盘+类似俄罗斯“铠甲”弹炮一体防空系统的野战防空武器,被戏称为“主体铠甲”。虽然这个颇为凑合的底盘,说明朝鲜新研制轮式或履带式底盘的能力仍然有限,但至少其产量还是有保证的;而作为出兵援俄的回报,以“崔贤”级驱逐舰上的“铠甲-M”为标志,俄罗斯向朝鲜供应“铠甲”系列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这个组合在10月10日的阅兵式上亮相,对于人民军陆军长期处于凑合状态的野战防空体系来说,不失为一个经历战火考验的实用答案。 △看到高清图之后明白了,之所以“主体铠甲”看着“模型感”十足,是因为朝鲜人在发图时就打了码 既然把“崔贤”的配套武器展了个七七八八,那么第二天金正恩领着大家去“崔贤”号参观,还安排一顿饭,作为第二场活动也非常合理。自从今年4月25日下水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崔贤”号往返于南浦造船厂的舾装码头和下水展示区之间,外观频繁发生变化,此次再度出现在公开报道中,舰上的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显然有了一轮重大改动。 △这顿饭吃的挺热,给国防相努光铁(上图左一)吃到脱了外套就穿个体能服 首先,作为其“超重火力”的标志,“崔贤”号前甲板原有的两种类型垂发简化成了一种,发射单元从44个减少到24个;舰桥上方,原本呈现平板相控阵天线特征的两座炮瞄雷达,也改为类似我军349A炮瞄雷达的(外贸型称为LR66)圆锥状天线,其他雷达也有改动。其副炮虽然在火力部分仍然是6管30毫米近防炮,但其炮塔结构上增加了独立的炮瞄雷达和光电转塔,这种“630强行730化”的改进,也算是一种朝鲜式倔强了。 △改到现在的“崔贤”,有一种“达成了和现实的和解”的感觉 另外,该舰原本火力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4座4联装多用途小型导弹发射架,已经被移除,并将原本位于舰体后部的干扰弹发射器挪到原导弹发射架的位置上。而作为某种“俄乌战训”,“崔贤”在前垂发两侧,中部两侧和后垂发两侧各加装了1挺14.5毫米重机枪,提升对抗自杀艇和无人机的能力。 △可见左上角的新型副炮,右侧的干扰弹发射器,以及两挺14.5毫米重机枪 △一座“铠甲-M”加两座“顶配630”,这个近防火力还挺合理 除此之外,根据9月中旬的卫星图,位于“崔贤”号直升机甲板前方的,疑似舰载弹道导弹垂发单元口盖被打开,内中已空无一物;此次报道的后续图像显示,这里被改为一组和前甲板相同的24单元垂发。除此之外,“崔贤”的电子设备很可能还会有后续改进,这些就要等到正式开始试航后,才能确认了。 △总感觉雷达还得换几个 顺便一提,此前在“崔贤”下水仪式时,舰上女军官身着的新式常服,就被认为与韩国海军的款式非常相似。此次“崔贤”号上执勤官兵的凯夫拉头盔+救生衣+迷彩作训服“三件套”,同样是对韩国海军制服的模仿。 △人靠衣装马靠鞍,确实是把能弄到的最好的设备都装上去了 如果从开工时那个模型算起,“崔贤”确实是一艘边设计、边建造、边改进的船。作为寄予了朝鲜海军和造船工业希望的“高丽·伯克”,“崔贤”级武器和电子设备配置的不断调整乃至折腾,客观反映了一支落后海军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急于赶超和回归理性的心态。在“崔贤”和“姜健”按照新标准完成改装后,后续舰必然会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设计,值得外界继续关注。所幸金正恩统领的这一代人还不算太老,看得见这些战舰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那一天。 △崔龙海登上了由他父亲命名的战舰,这个历史性时刻还是值得纪念的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 | |
“朝鲜局势” |
48小时新闻: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