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制造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目前是乌克兰抗击俄罗斯空袭的中流砥柱——而该防空系统中,雷达的作用就相当于眼睛。此前,一部MIM-104“爱国者”防空系统配署的雷达系统在作战中遭遇空袭而损坏,但凭借德国空军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得以修复并重返战场。此前北约乌克兰安全援助与培训副指挥官迈尔克·凯勒少将曾表示,数月前这部雷达在俄罗斯的一次袭击中严重受损,几乎被判定为彻底报废,但最终在相关技术人员抢修下,现已在乌克兰重新投入使用。 这一事件暴露出,即便是最先进的西方武器系统,在激烈的战场环境中也存在脆弱性。该雷达被运回德国后,国防工业专家起初认为它已完全无法修复。考虑到新雷达的高昂成本和长达数年的生产周期,其前景一度十分黯淡。 然而,德国空军的一支团队拒绝接受这一结果。他们在缺乏全面工业维修设施常规资源的情况下,每天工作16小时、每周工作6天,最终成功将雷达恢复至完全可操作状态。他们的努力凸显出,在维持乌克兰分层防空体系中,即兴快速维修正变得愈发重要。 今年7月,修复后的雷达被送回乌克兰,并迅速重新整合到“爱国者”防空系统中。它的成功启用不仅避免了防空覆盖出现重大缺口,还为乌克兰操作人员及其北约合作伙伴注入了士气。
这部修复后的雷达已证明了自身价值。就在上周,它成功引导拦截了俄罗斯的空中威胁,这一时刻印证了为修复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也表明,只要具备适当的技术能力和坚定的决心,即便是严重受损的系统也能被挽救。 这个故事反映出北约对乌克兰支持的一个更广泛模式:除了提供武器,如今还日益涉及维持、维修和战场适应性调整。随着俄罗斯持续瞄准高价值西方系统,乌克兰的防御不仅依赖新装备的交付,还取决于让现有资产保持战斗力的能力。 

归根结底,这部“爱国者”雷达的成功修复是技术、后勤和人类韧性的典范。它提醒我们,在现代战争中,让复杂系统保持运转可能与部署它们同等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