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北约雇佣兵:乌FPV无人机命中率不足10%?
wforum.com  2025-07-03 10:27  星球调研室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然而,近日一名曾在乌克兰军队服役的北约雇佣兵接受采访时,揭露了FPV无人机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

这位雇佣兵直言,无人机远没有外界宣传的那样神奇,其实际打击成功率可能不到10%。这一爆料不仅让人重新审视无人机的战场作用,也引发了对解放军装备FPV无人机的讨论。

图片

在俄乌战场上,FPV无人机被广泛用于攻击任务。部分数据声称,战场上60%-70%的伤亡由无人机造成,这一比例让人对无人机的战斗力充满期待。

然而,北约雇佣兵的爆料揭示了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无人机的实际命中率可能远低于预期。战场上存在大量失败任务的情况,但俄军和乌军通常只公开成功打击的画面,利用“幸存者偏差”营造出无人机“百发百中”的错觉。

图片

实际上,FPV无人机在战斗中面临多重限制。环境因素如大风、雨雪,以及复杂的电磁干扰,都会导致无人机失效。

此外,夜间作战时,缺乏夜视能力的FPV无人机几乎无法投入使用。更关键的是,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为了追求低成本,零部件质量堪忧,约四分之一的设备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加上飞行距离、电量不足、操作失误等问题,真正能够成功命中目标的无人机比例可能不到10%。

尽管如此,FPV无人机仍然在俄乌战场上扮演重要角色。这并非因为无人机本身性能卓越,而是由于俄乌双方弹药不足、支援火力短缺的无奈选择。无人机被迫填补传统火力的空缺,成为一种“廉价人在回路导弹”。

图片

与俄乌双方对无人机的依赖不同,解放军对FPV无人机的定位更加务实。近年来,解放军一直在学习俄乌冲突经验,但并未照搬无人机的使用逻辑。

FPV无人机在解放军的作战体系中仅作为班排级别的补充火力,而非主要打击手段。火炮、导弹、直升机和主战坦克等传统武器仍是解放军的核心力量。

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工业生产能力,可以轻松实现无人机的规模化制造,从数量上弥补其命中率较低的缺陷。

此外,解放军还在积极发展反无人机技术,通过电子战手段干扰敌方无人机,或使用激光武器进行拦截。这种“知己知彼”的策略,确保解放军在未来战场上拥有主动权。

图片

俄乌冲突的经验表明,无人机确实为现代战争带来了新的战术选择,但它并非万能武器。解放军的清醒认知和体系化作战方式,避免了对无人机的过度依赖。

未来,无人机技术将继续发展,但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作战体系的完整性和资源的持续性。解放军的先见之明,正是建立在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相关新闻:
俄乌冲突1219天:乌称消灭俄军1015750人
俄乌战场今年夏季争夺焦点——红军村
普京的“帝国泡沫”破了:为何越打越虚?
比伊朗还糟 俄海军副司令遭定点清除
莫斯科又发汽车爆炸案 原俄特种部队军官身亡
“乌克兰战争”
48小时新闻:
歼-20较之F-35的短板在于性能技术与作战文化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中国要建军事基地 被这国总理拒绝了
沉睡在山体中的传奇:中国的红岸基地?
匪夷所思!乌克兰F16如被俄罗斯无人机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