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 ||||||||
沉睡在山体中的传奇:中国的红岸基地? | ||||||||
wforum.com 2025-07-03 10:41 世界军事网 | ||||||||
你可能看过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对那个隐藏在深山中的“红岸基地”印象深刻。 不过这可能并不完全是幻想。 现实中,中国还真有这样一个地方,被无数军迷称为“现实版的红岸基地”。它就藏在河北宣化的黄羊山腹地,代号:7010相控阵雷达阵地。 7010雷达站是中国上世纪“640工程”的重中之重, 建于上世纪70年代,7010整个阵地隐匿在山体内部,外部伪装极强,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实样貌。 它拥有当时世界领先的性能指标: 天线阵面高达20米,宽40米,像一堵雷达之墙, “峰值发射功率高达10兆瓦,可对中远程弹道导弹目标实现3000公里级远程预警探测,战略视野横跨亚欧空域。” 具备多目标同时跟踪、变极化抗干扰、脉冲压缩等先进能力 “被外界誉为‘共和国的战略之眼’。 在冷战高峰期,它成功捕捉并锁定了苏联试射的多弹头洲际导弹轨迹; 7010的传奇,远不止它的技术。 有人整整20年,从未下山,一直驻守在阵地,只为监控太空目标动向; 他们隐姓埋名,却撑起了中国雷达技术的脊梁,成为舰载雷达、空基预警、反导系统的起点与基石。 为什么说它是真正的“红岸”呢?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其代表作《三体》中描写的“红岸基地”,便被不少读者和军迷认为正是以7010雷达阵地为灵感原型——一座隐藏在群山之中、通天达宇宙的神秘设施,连接着人类的梦想与现实的边界。 在《三体》中,“红岸基地”是人类首次试图主动与宇宙建立联系的标志性设施; 它是中国雷达技术从0到1的真实见证;曾代表国家最前沿的技术高度,让中国首次具备战略级预警能力; 《三体》写出了我们国人伟大的想象,而中国的工程师们,却早已把它变成了现实。 由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7010相控阵雷达于1990年代初期正式退役。随着任务终止,雷达设备被逐步拆除,原先驻守的技术与保障人员也陆续撤离。 如今,虽已退役多年,但这座阵地仍以其历史价值与科技精神,激励着新一代科研人迈向星辰大海。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