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沉睡在山体中的传奇:中国的红岸基地?
wforum.com  2025-07-03 10:41  世界军事网

你可能看过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对那个隐藏在深山中的“红岸基地”印象深刻。

不过这可能并不完全是幻想。

现实中,中国还真有这样一个地方,被无数军迷称为“现实版的红岸基地”。它就藏在河北宣化的黄羊山腹地,代号:7010相控阵雷达阵地。

图片


7010雷达站是中国上世纪“640工程”的重中之重,
那是中国在冷战时期,为了突破战略封锁、自主打造导弹防御体系而展开的一项绝密工程。

建于上世纪70年代,7010整个阵地隐匿在山体内部,外部伪装极强,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实样貌。

图片

它拥有当时世界领先的性能指标:

天线阵面高达20米,宽40米,像一堵雷达之墙,
“峰值发射功率高达10兆瓦,可对中远程弹道导弹目标实现3000公里级远程预警探测,战略视野横跨亚欧空域。”
具备多目标同时跟踪、变极化抗干扰、脉冲压缩等先进能力

“被外界誉为‘共和国的战略之眼’。

在冷战高峰期,它成功捕捉并锁定了苏联试射的多弹头洲际导弹轨迹;
“据报道,它在早期空间目标跟踪、卫星残骸预警等任务中也曾发挥作用。”
它更是中国首代反导体系中,关键的预警平台与数据来源。

图片


7010的传奇,远不止它的技术。

有人整整20年,从未下山,一直驻守在阵地,只为监控太空目标动向;
有人手绘出整个阵地的内部结构图,数百页草图,记录下每一根线缆、每一块组件;
有人被附近村民误以为是“搞破坏的土匪”,其实是共和国最早的相控阵雷达调试专家。

他们隐姓埋名,却撑起了中国雷达技术的脊梁,成为舰载雷达、空基预警、反导系统的起点与基石。

图片


为什么说它是真正的“红岸”呢?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其代表作《三体》中描写的“红岸基地”,便被不少读者和军迷认为正是以7010雷达阵地为灵感原型——一座隐藏在群山之中、通天达宇宙的神秘设施,连接着人类的梦想与现实的边界。

图片

在《三体》中,“红岸基地”是人类首次试图主动与宇宙建立联系的标志性设施;
而现实中的7010,虽然不对外通信,却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与“太空对话”的第一步。

它是中国雷达技术从0到1的真实见证;曾代表国家最前沿的技术高度,让中国首次具备战略级预警能力;
它的精神,至今仍在影响“天波雷达”、空天一体化感知网络、“天基反导”等系统的研制方向。

图片


《三体》写出了我们国人伟大的想象,而中国的工程师们,却早已把它变成了现实。

由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7010相控阵雷达于1990年代初期正式退役。随着任务终止,雷达设备被逐步拆除,原先驻守的技术与保障人员也陆续撤离。

如今,虽已退役多年,但这座阵地仍以其历史价值与科技精神,激励着新一代科研人迈向星辰大海。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歼-20较之F-35的短板在于性能技术与作战文化
中国要建军事基地 被这国总理拒绝了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匪夷所思!乌克兰F16如被俄罗斯无人机击落
巴国防部长为何质疑歼-35战机的采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