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隐身神话破灭?美军F35被胡塞导弹锁定
wforum.com  2025-05-16 16:04  胜研国际

根据美国军事网站《war zone》报道,一位美国官员称,此前,一架美国F-35隐形战斗机不得不采取规避机动,以避免被胡塞武装的地对空(SAM)导弹击中。

这位官员说:“他们已经靠得(导弹)太近,以至于[F-35]不得不采取机动。”

为摆脱导弹威胁,F-35迅速改变航向(如急转弯、俯冲或爬升),同时释放多种反制物和电子干扰,飞机发射热焰弹吸引红外导弹、释放箔条迷惑雷达制导导弹,并启用电子干扰信号干扰敌雷达和制导系统。

在这次近距离遭导弹锁定的情况下,F-35通过上述规避动作成功避开了射击,最终未被击中。

该评论证实《纽约时报》此前关于美国于3月15日发起的针对胡塞武装的“莽骑兵”行动(Operation Rough Rider)期间发生的战况。

该报周一报道称:“在最初的30天里,胡塞武装击落了7架美国MQ-9无人机(每架约3000万美元),削弱了中央司令部追踪和打击该武装组织的能力。”多名美国官员表示,几架美国 F-16 战机和一架 F-35 战斗机差点被胡塞防空系统的击落,这可能会造成美国人的伤亡。

不过接受采访的美国官员无法确认F-16战机是否遭到攻击。

“没有迹象表明F-16战机在‘莽骑兵’行动中遭到攻击,也没有任何东西靠近它们,当时它们不得不进行机动,”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生。”

图片

事件的具体日期尚未公布。

现在还不清楚的是,涉事的F-35战机是空军的改型,还是海军或海军陆战队的改型。

虽然希尔空军基地的F-35A战机已于3月抵达中东,但驻扎在该地区的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装备的是F-35C改型。

除了F-35战机险些被击落外,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哈里·S·杜鲁门”号还损失了两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

5月6日,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机在试图降落时坠入大海。

图片

飞行员和武器系统官(WSO)均成功弹射,并被直升机救起,仅受轻伤。《华盛顿邮报》证实,飞机着陆时,拦阻系统失效,冲出甲板。MH-60“海鹰”中队HSC-11执行了救援任务,这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机来自VFA-11“红色开膛手”中队。

这是该航母一周内第二架“超级大黄蜂”战机坠毁。另一起坠毁事件发生在该航母躲避胡塞武装袭击时,当时这架“超级大黄蜂”战机从甲板滚落入海。幸运的是,此次事故中无人受伤。

这些事件都发生后,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于5月8日叫停了“莽骑兵”行动。该行动“自3月以来已耗费美国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包括用于袭击的数千枚炸弹和导弹”。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川普总统成功达成停火协议,这对美国和我们的安全来说又是一项利好。(难道不是怕损失过大无法交差?)

不过,《纽约时报》的解释说,“由于使用了如此多的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先进的远程武器,五角大楼的一些应急计划人员越来越担心整体库存,可能会影响太平洋安全平衡。”

《纽约时报》补充道:“据政府官员称,到第31天,川普先生一直担心在中东地区陷入旷日持久的军事纠葛,他要求提交一份进度报告。”

 “但结果却没有。美国甚至还没有在胡塞武装身上建立空中优势。相反,在对也门武装组织进行了30天的加强打击之后,美国在该地区又进行了一次代价高昂但毫无结果的军事行动。”

随后,根据报道,美国空军B-2A“幽灵”隐形轰炸机和开始撤离印度洋岛屿迭戈加西亚岛。

有意思的是,胡塞武装的防空导弹竟然能锁定隐身的F-35?

图片

胡塞武装的防空导弹型号是 Barq-1/2导弹(“闪电”系列),于2023年对外展示,是从苏制SA-6 (2K12)系统演变而来。

该导弹本质上为中程地对空导弹,射程约50~70公里,通常卡车平台机动部署,用于防护沿海及内陆目标。

此外还有一些苏制遗留武器,也门政府遗留的旧式防空武器,包括固定的S-75“飞毛腿”导弹(SA-2)和机动的2K12“古巴” (SA-6) 系统,以及便携式“针式”红外导弹等。

部分旧导弹曾被改装为短程弹道武器(Qaher系列),但防空用途依然存在。 

胡塞武装还有一些改装的空空导弹,

胡塞还将俄制空空导弹改为地空导弹使用,例如将R-73 (AA-11)改造为Thaqib-1、R-27 (AA-10)改造为Thaqib-2,用作近距红外防空武器。  

另外,他们配备伊朗制造的Saqr-358红外制导导弹(又称Saqr-1),用来主动对抗美国无人机。

胡塞武装的这些红外制导导弹虽然落后,但是其被动寻的特点让F-35难以通过雷达预警系统发现来袭导弹。 

关键问题是,胡塞武装怎么锁定F-35的?

F-35战机设计时重点考虑减小雷达截面,其平展机身和涂层使其在常见X波段雷达下难以探测,但隐身性能并非全频带都有效!

F-35的尾部和侧面结构相对粗大,在某些较低频(如L波段)雷达面前其RCS明显增大。 

同时,如果在飞行时开弹舱或投放武器,其雷达截面会短暂增加,使敌雷达有机会捕获。

此外,F-35的F135涡扇发动机依然产生强烈红外辐射,尤其在全推力和加力状态下尤为明显。

尽管F-35配备了先进的AN/ASQ-239电子战吊舱来干扰敌方雷达并压制威胁,但是,这对红外引导的导弹没有效果。

也就是说,这次空战中,号称世界最优秀隐身战机之一的F35,被快要送入博物馆的老旧红外跟踪导弹咬住了后屁股,不得不采用一系列动作摆脱导弹的跟踪!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