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俄海军无人系统团 开启海战无人化转型
wforum.com  2025-05-16 16:02  世界军事网

据俄罗斯《消息报》5月13日报道,俄罗斯海军正着手在各大舰队组建无人系统团,这一举措标志着俄军在军事现代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新组建的部队将配备空中无人机、地面无人车、无人艇及无人潜航器等多类型无人装备,旨在构建覆盖海、陆、空、潜多维度的无人作战体系,应对现代战场的复杂挑战。

俄海军此次组建的无人系统团并非单一装备的堆砌,而是聚焦“体系化作战”目标。据俄太平洋舰队前军备副司令伊戈尔・科罗廖夫介绍,各类无人装备将形成协同网络:无人机负责侦察监视与精确打击,无人艇承担水域管控、反水雷及反潜任务,无人潜航器可执行水下侦察与破袭,地面无人车则用于海岸防御与物资运输。这种“多域联动”模式不仅能提升单一任务效率,更能通过数据共享与战术协同,实现对传统作战力量的替代性突破。

以侦察任务为例,“海鹰”“前哨”等中远程无人机可对数百公里海域实施全天候监控,而“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则能在发现目标后迅速发动精确打击,形成“侦察—打击”闭环。无人艇方面,俄海军计划部署具备自主导航与集群作战能力的型号,可在复杂海况下执行反蛙人、航道封锁等任务,甚至能与舰艇编队协同,构建多层次防御网络。

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预测,首批无人系统团数量或将不少于5个,其中3个部署于波罗的海、黑海等欧洲方向舰队,2个配属太平洋舰队,里海与第聂伯河等内陆水域也可能纳入编制。这一布局既呼应了俄乌冲突前线的需求,也着眼于北极航道控制、太平洋战略竞争等长期目标。

图片

尽管俄乌冲突中双方已大量使用无人机,如俄军“柳叶刀”、乌军“弹簧刀”,但俄专家坦言,当前战场的无人装备对抗“技术水准并不高”,更多停留在民用改装或战术级应用层面。此次组建专业无人系统团,本质上是对战场经验的系统性总结——俄军意识到,零散的无人装备投入难以发挥战略价值,必须通过专业化编制、标准化训练与体系化指挥,将无人作战从“辅助手段”升级为“核心战力”。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无人系统团的建设并非孤立行动。博尔坚科夫指出,俄武装力量正同步推进电子战部队与无人系统的融合,未来可能参照电子战部队的编制模式,在各军种设立独立无人指挥单元,通过统一数据链实现跨军种协同。这种“无人+电子战”的组合,既能压制敌方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又能保障己方无人装备的稳定运行,形成攻防一体的作战体系。

俄罗斯的无人化转型并非特例。当前,美国、以色列等国均在加速无人装备研发与列装。美军“幽灵舰队”计划测试无人舰艇集群作战,以色列“苍鹭TP”无人机已实现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化。在此背景下,俄海军组建无人系统团既是应对北约东扩的现实需求,也是抢占未来海战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图片

但是俄军仍需克服两大挑战:一是装备研发的“同质化”问题。博尔坚科夫强调,必须避免重复制造功能重叠的装备,例如区分“侦察型”与“攻击型”无人艇的定位,通过模块化设计提升通用性;二是指挥体系的革新。传统海军以舰艇为核心的指挥模式难以适应无人装备的分布式作战需求,俄军需建立扁平化、智能化的指挥中枢,确保多类型无人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高效协同。

图片

从历史维度看,海军装备的每一次技术革命(如铁甲舰、航母、导弹)都会重塑战场格局。无人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或许正引领第四次海战革命它打破了“有人平台必须前置”的传统逻辑,使远程精确打击、高危环境作业、低成本消耗战成为可能。俄海军的探索虽起步较晚,但通过专业化编制与体系化整合,有望在北极、黑海等战略要地形成非对称优势。

图片

以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部队,作战效率比传统部队高出一个等级。随着俄无人系统团的逐步成型,未来战场或将呈现“有人-无人协同为主、无人集群作战为辅”的新型态,而这一变革的涟漪,也将波及全球海军的战略设计与装备发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中,俄罗斯的选择既是对现实威胁的回应,更是对“无人化战争”时代的主动拥抱。其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技术突破与指挥革新,更考验着一个传统海权国家向未来战争转型的决心与智慧。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