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据比利时《陆军认可》网站报道,首段经过证实的战斗画面显示,俄罗斯已经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朝鲜提供的240毫米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乌克兰反虚假信息中心主任安德烈·科瓦连科中尉称,朝鲜于2024年11月向俄罗斯交付了超过100套军事装备,其中就包括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曾是三八线附近炮兵部队的核心装备,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使用标志着朝鲜与俄罗斯军事合作关系的扩大,并直接加强了炮兵战略。在俄罗斯火炮损失严重且产能吃紧的背景下,朝鲜提供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标志着战争进入了新阶段,即俄罗斯通过整合外国武器系统来维持战场火力优势。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能够在45秒内齐射22枚非制导240毫米火箭弹,每枚火箭弹的重量接近500公斤,弹头重90公斤,射程在40到60公里之间,弹头有多种选择,包括高爆弹、烟雾弹、燃烧弹和化学弹。M1991安装在MAZ-6317等6x6战术卡车底盘上,从行军状态转换为战斗状态仅需两分钟,并且能在六分钟内撤离。 

乌克兰官员证实,朝鲜于2024年11月29日向俄罗斯交付了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1989自行榴弹炮、KN-23短程弹道导弹以及500多万发炮弹,旨在弥补俄罗斯自2022年以来遭受的严重损失。这一举措是俄朝关系逐步深化的体现,两国于2024年6月签署了战略条约,其中不仅包括武器交付,还包括人员支持。

在战术层面,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画面显示,M1991至少发射了3枚火箭弹,制导系统安装了额外的装甲和反无人机保护装置,车门上还刷有俄罗斯列宁格勒军区部队的标识。虽然乌克兰情报部门此前已经预测M1991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可能出现在战场上,但这是首次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M1991具备与BM-27类似的压制能力,因此成为俄军实施区域饱和打击(例如针对乌军兵力集结点或后勤节点)的合理选择。 
在战略层面,部署M1991可以让俄军将更先进的制导火力系统用于打击高价值目标,例如“龙卷风-S”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和“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而朝鲜系统用于战术上重要但目标价值较低的火力任务。这种做法减轻了国内弹药生产线的压力,并集中资源制造精确制导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M1991不一定是为了提高打击精度,而是为了保持俄军在火炮交换中的数量优势。 
与BM-21或BM-30等俄罗斯传统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相比,M1991具有类似的非制导饱和打击能力,优势在于可通过朝鲜库存迅速补充。虽然技术水平无法超越,但却能有效增强持续作战能力。此外,M1991的部署表明了俄罗斯正转向多国火力资源整合,揭示出俄朝两国的联盟是如何在持久战中发挥战力倍增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