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解放军高官传因“畏战”落马
wforum.com  2025-05-16 17:34  Newtalk

2025年5月,前中国调查记者赵兰健以”习近平清洗《克上军官》为题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军方近年来的人事清洗并非单纯反腐,而是针对不对习近平表达绝对忠诚或有所迟疑者的政治屠戮,其终极目标指向中国统一与台海作战。 赵兰健的观点挑战了官方反腐的说法,认为这是习近平巩固军权、为地缘政治目标铺路的策略。 自2023年火箭军腐败案爆发以来,中国军方高层接连落马,涉及火箭军、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等多个关键部门。 本文将梳理2023年以来主要军方高层落马案例,分析这些清洗行动的动机、影响及是否如赵兰健所言,是一场以台海为目标的政治清洗。

2023年火箭军反腐事件:清洗的起点

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爆发大规模腐败案,成为习近平第三任期内首宗涉及军方最高层的重大案件。 火箭军作为掌管中国战略导弹力量的核心部门,其腐败案震动内外。 根据公开资料,涉案人员包括:

李尚福: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2023年8月,李尚福突然从公开场合消失,随后被免职。 2024年6月27日,官方证实其涉嫌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并移交司法。 李尚福曾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与火箭军装备采购密切相关,其落马被认为与火箭军案高度关联。

三任火箭军司令员:李玉超、周亚宁、魏凤和(前国防部长)均被卷入调查。 三人分别在不同时期领导火箭军,显示腐败问题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魏凤和与李尚福的腐败情况于2024年6月27日首次公开证实,但具体细节未披露。

其他高层:火箭军政治委员徐忠波、四名军工企业全国政协委员、七名解放军全国人大代表等相继被免职或撤销资格,部分人被指“涉嫌违纪违法”。

火箭军案不仅涉及个人腐败,还暴露了军工企业、装备发展部及相关高校的系统性问题。 美国空军大学中国航空航天研究所2022年10月发表的《中国火箭军报告》曾指出,火箭军在装备采购与研发中存在潜在漏洞,这或许为后续调查提供了线索。

2023年后的连锁清洗:从火箭军到全军

火箭军案仅是开端,随后的清洗行动扩展至整个军方高层,涉及多个关键部门:

何卫东(2025年传闻被查):中央军委副主席,2022年由习近平破格提拔。 2025年3月,赵兰健率先爆料何卫东被调查,随后《华盛顿时报》引述美国国防官员消息,称其为“习近平清洗的最新受害者”。 何卫东的传闻尚未获官方证实,但其长期缺席公开场合引发猜测。

苗华(2024年落马):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 2024年11月,官方宣布苗华因严重违纪被停职调查。 外媒报道称,苗华被多名士兵戴头套带走,显示其落马的戏剧性。 苗华曾是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时的旧部,其被查被认为是习对军中政治工作系统的整肃。

军工央企高层异动:2024年以来,11家军工集团公司的高层频繁调动,包括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 至少8家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被替换,部分职位甚至出现空缺。 这种大规模人事调整被外界解读为习近平对军工系统的不信任。

其他案例:2023年至2025年,还有数名未公开身份的军方高层被免职或调查,涉及海军、空军及装备发展部。 虽然官方未披露完整名单,但频繁的人事变动显示清洗行动的广度和深度。

清洗的动机:反腐还是政治屠戮?

 解放军火箭军。 图 : 翻摄自真知见

官方说法:反腐与军队现代化

中国官方将火箭军案及后续清洗定性为反腐,强调是为了净化军队、提升战斗力。 2024年10月,习近平视察火箭军某旅时,特别提到严肃查处官兵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试图将清洗行动与军队现代化、战略威慑能力提升挂钩。 官方声称,腐败问题影响了火箭军的装备质量与作战准备,必须彻底根除。

赵兰健观点:政治清洗与台海目标

赵兰健的文章提出不同视角,认为反腐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清除对习近平不够忠诚的“克上军官”。 他指出,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后巩固权力,军方成为其重点控制对象。 火箭军作为台海作战的关键力量,其高层的忠诚度直接影响战略布局。 赵兰健认为,清洗行动旨在为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确保军方绝对服从。

国际分析:忠诚与不信任的双重逻辑

国际媒体和学者倾向于折衷的解释。 华盛顿邮报2023年报道称,习近平的清洗是“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旨在巩固对解放军的控制。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对军方的不信任源于其历史经验——军队曾是中共内部权力斗争的关键场域。 此外,火箭军案暴露的装备问题可能削弱中国的战略威慑力,促使习近平采取激进措施。

清洗的影响与挑战

 中国解放军火箭军2024年9月25日向太平洋相关海域,试射了 1 枚携带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图:翻摄自中国军号

军队稳定性与士气

连续的高层落马对军队稳定性构成挑战。 苗华、何卫东等核心人物的调查可能动摇军心,尤其是在政治工作系统内部。 习近平2024年视察火箭军的行动被解读为安抚军心,但频繁的人事更迭可能导致指挥链的不稳定。

台海作战准备

火箭军在台海作战中承担战略导弹任务,其高层清洗可能影响作战准备。 虽然习近平试图通过清洗确保忠诚,但短期内的混乱可能削弱火箭军的执行力。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认为清洗行动反映了中国内部对台海问题的紧迫感。

国际观感

清洗行动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军方不透明的担忧。 美国情报机构密切监测中国军方动向,认为清洗可能暴露解放军内部的结构性问题。 这可能影响中国在国际军事竞争中的形象。

自2023年火箭军反腐事件以来,中国军方高层的清洗行动涉及李尚福、魏凤和、苗华等关键人物,范围从火箭军扩展至全军及军工系统。 官方定性为反腐,但赵兰健的观点提供了另一视角,认为这是习近平为巩固军权、准备台海作战的政治清洗。 事实上,清洗行动可能兼具反腐与政治动机:习近平既要清除腐败以提升军队战力,又要确保军方绝对忠诚以应对内外部挑战。 然而,频繁的清洗可能带来军心不稳、指挥效率下降等风险,对台海战略的实际影响仍有待观察。

未来,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中国军方的人事动向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赵兰健的爆料虽具争议性,但其提出的“政治屠戮”视角为理解习近平的军事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无论清洗的最终目的是反腐还是权力巩固,其对中国军队现代化与台海局势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