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乌克兰曾将“废铁”加油机高价卖给中国
wforum.com  2025-03-24 20:59  地球村的故事

2025年3月23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遭遇俄军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据新华社记者现场观察,袭击从22日深夜持续至23日凌晨2时许,俄军无人机群在基辅市上空盘旋近一小时,乌军防空系统实施拦截,多架无人机在空中爆炸。

这场无人机攻防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基辅市政厅的玻璃幕墙上仍映照着第聂伯河畔的残火,而历史的伏笔也许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埋下:乌克兰曾以高价向中国出售三架近乎报废的伊尔 - 78空中加油机,彼时被视为“废铁换黄金”的交易,却在十余年后成为解读两国战略选择的关键案例。

乌克兰的困境与战略短视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全球第三大核武库及包括伊尔 - 78加油机在内的大量军事装备。

然而,经济持续低迷使其无力承担高昂的维护成本乌克兰彼时的战略选择,与其说是“精明交易”,不如说是无奈之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乌克兰经济,国防预算骤减,政府被迫采取“甩卖”策略。

尽管伊尔 - 78作为苏联时期研发的软管加油技术代表,可大幅提升战机航程,但乌克兰缺乏远程作战需求,加之维护成本高昂,最终将三架近乎报废的伊尔 - 78出售给了中国。

在当时看来,乌克兰这笔买卖无比划算,称得上是“废铁换黄金。”

短期看,乌克兰通过清理闲置资产获得资金喘息;长期观之,其放弃的不仅是装备,更是战略筹码。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乌克兰因缺乏精良装备,战机续航能力受限,被迫依赖北约支援,而中国却以伊尔 - 78为跳板,实现了空中加油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技术破局与逆向创新

对于中国而言,伊尔 - 78的引进是破解技术封锁的关键一步。21世纪初,中国空军虽装备重型战机,但国产轰油 - 6加油机载油量仅18吨,无法满足远程作战需求。俄罗斯因担忧技术外泄,对中国采购伊尔 - 78设置高价壁垒。

乌克兰的“雪中送炭”使中国以高价获得三架伊尔 - 78,并附赠全套技术手册。尽管飞机状态老旧,但其搭载的软管锥套加油系统、耐高温密封材料及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中国工程师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本。通过拆解分析,中国在极短时间内破解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苏联耗时三十年研发的软管密封参数。

技术突破迅速转化为实战能力。2016年,改装后的伊尔 - 78使苏 - 30作战半径从1500公里扩展至5200公里,南海巡航时间翻倍。

更关键的是,逆向工程成果直接应用于国产运油 - 20的研发。2022年,运油 - 20以载油量110吨、可同时为三架歼 - 20加油的性能亮相,标志着中国空中加油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从“废铁”到战略空军的蜕变

伊尔 - 78交易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推动了中国空军从“国土防御”向“战略投送”的转型。运油 - 20的列装不仅解决了加油机数量短缺问题,更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其采用的“智能加油吊舱”融合运 - 20飞控系统,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稳定输油,效率较伊尔 - 78提升300%。

乌克兰的短期收益与中国长期收益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珠海航展上,运油 - 20已列装20余架,成为歼 - 20高原训练的“空中奶妈”。反观乌克兰,因持续“掏空家底”,军工体系几近瓦解,在俄乌冲突中陷入被动。

这场交易揭示了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装备落后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能否将危机转化为技术自主的机遇。

中国以高价购得的不只是三架飞机,更是十年技术跃迁的时间窗口。

结语

乌克兰总理什米加尔宣布以稀土资源为抵押,换取美国爱国者导弹的优先供应。这一决定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掏空家底”战略的讨论。

回溯至2011年,乌克兰曾以高价向中国出售三架近乎报废的伊尔 - 78空中加油机,彼时被视为“废铁换黄金”的交易,却在十余年后成为解读两国战略选择的关键案例。
乌克兰继承苏联遗产后,因经济困境无力维护装备,被迫出售军事资产;而中国则凭借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将“废铁”转化为战略空军建设的基石。这场交易背后,既是乌克兰短期利益的妥协,也是中国长期技术跃迁的缩影。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相关新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沉浸式“带货”?浅谈中国空军远赴埃及
难怪歼10去埃及 原来川普又盯上苏伊士运河
歼-10S飞赴北非演习 让埃及空军“开眼”了
歼-36的最新视频 成飞宣传能力超过了沈飞
“中国空军”
48小时新闻: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印巴交火第4天 中国对上俄法以美4国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职
巴方对印发出“核警告”前 和中方先通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