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中国军工计划研发300毫米口径巨炮的消息再次成为网络热点。据说,这门炮口径达300毫米,炮管长度约15米,炮弹射程高达400公里。有网友将其称为“海峡炮”,意指其能够跨越台湾海峡进行火力支援的榴弹炮。 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中国军工曾在“火炮狂人”布尔博士的帮助下,研发成功了203毫米榴弹炮。许多人认为,基于这一技术基础,结合最新的增程炮弹技术,将口径扩大至300毫米,实现400公里射程是有可能的。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大口径炮弹可能重达500公斤,装药量可达250公斤,堪称“拆楼利器”。 那么,中国是否真的打算研发并装备300毫米口径的巨炮,用于未来对付“台独”分子呢?应该说,进行技术预研是有可能的,但距离实际装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300毫米榴弹炮的研发不仅面临众多技术挑战,而且这种武器本身具有优缺点并存,还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是否装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研制300毫米巨炮需要克服的缺点包括:造价高、机动性能差、技术挑战多、战场生存能力弱,以及需要建立新的弹药供应和后勤保障体系等。就中国军工的技术基础来看,研制一款300毫米的传统火炮应该不成问题,但研发周期可能会较长。因为研制巨炮面临的挑战众多,要在保持一定机动性的同时,在减重、炮管寿命等方面取得平衡,所需的投资不会少。使用增程炮弹或滑翔炮弹,射程达到500公里也不难,但每次发射的成本仍然是个问题。解放军对台火力支援的需求是明确的,且防空实力强大,后方部署的重炮也能得到有效防护。因此,仅从研制300毫米巨炮的挑战来看,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二、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竞品武器的性能和效费比。中国目前装备的300毫米口径武器是火箭炮,虽然使用成本较高,爆炸威力可能不及同口径的榴弹炮,但足以完成大部分火力压制和精确打击任务。此外,战斗机和轰炸机可以提供500公斤级爆炸威力的滑翔炸弹,其机动性、战场生存能力更强,性价比也非常高。解放军装备的弹道导弹虽然成本更高,但打击精度和爆炸威力远超炮弹。因此,300毫米榴弹炮是否有必要研制,主要取决于性价比,即每发射一发炮弹的成本,以及潜在的打击范围。
相比之下,使用电磁轨道炮发射300毫米炮弹,再结合滑翔技术,可能是一个更可行的解决方案。因为,当传统火炮口径放大至300毫米时,面临的技术挑战可能远超电磁轨道炮。否则,中国当年也不会放弃203毫米巨炮项目。 总体来看,中国是否会装备300毫米巨炮,主要取决于这种武器系统的性价比,以及其战场定位是否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已经拥有最先进的电磁发射技术,发展基于电磁能的巨炮比传统火炮更有前景,也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