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俄罗斯苏-75战斗机 2026年首飞?
wforum.com  2025-11-21 23:51  星海之刃

俄罗斯官方11月20日在迪拜航展上明确表态,苏-75战斗机原型机计划于2026 年初启动飞行测试。苏75项目在2021年首次亮相,即便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其研发工作仍未中断,且始终将出口市场作为核心目标,同时规划双座版、无人版等衍生型号。

图片

研发历程与官方表态

  • 2021 年,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UAC)在迪拜航展首次推出苏-75(俄文代号 LTS,轻型战术飞机),当时展示了全尺寸模型,并宣布原型机研发启动。

    图片

  • 2025 年迪拜航展期间,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确认,该机型已接近试飞阶段,后续将推进量产工作,谢尔盖曾说道:“研发一款合格战机通常需要 10 至 15 年,我们已逐步接近关键节点”。

  • 苏霍伊首席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更明确指出:“原型机已在生产车间进行最终调试,按计划 2026 年初有望实现首飞”。

性能参数与设计迭代

苏-75的核心参数已逐步明确,且相比 2021 年亮相时出现显著优化:

基础性能:最大起飞重量 26 吨,载弹量可达 7.4 吨,配备 3 个内置弹舱和多个翼下挂点,可搭载空空、空地弹药;最大速度 1.8-2 马赫,发动机推力区间 14.5-16.5 千牛。

图片

  • 尺寸规格:机长约 17.4 米,翼展 11.9 米,介于美国 F-35A与俄罗斯 苏-57之间,实际属于中型战机范畴。

    图片

  • 设计优化:机翼后缘延长并与尾翼衔接,翼根加宽,机头和翼尖造型调整;座舱盖前后边缘采用锯齿设计;进气道取消中央隔板、底部更扁平化,仍保留 DSI(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设计,提升隐身性能与气动效率。

    图片

  • 隐身与航电:侧重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缩减,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宣称可在复杂电子干扰和防空体系环境下作战。

    图片

衍生型号规划

联合飞机公司围绕 Su-75 构建了家族化发展蓝图:

  • 双座版:针对中东等潜在客户需求设计,模型已多次展示,侧重多任务协同作战能力。

    图片

  • 无人版:在 2025 年迪拜航展展出升级模型,机身下方配备类似 F-35、歼-20 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机身底部和机头顶部设有分布式孔径系统(DAS)相关传感器,强化自主态势感知与目标追踪能力,适配独立作战或协同有人机任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实挑战与不确定性

尽管官方态度积极,苏-75 的发展仍面临多重阻碍:

  • 研发与量产压力:参考苏-57 从 2010 年首飞到 2020 年后才量产的历程,苏-75 即便 2026 年初首飞,大规模量产可能要到 2030 年后;目前尚无原型机建造或初期测试的实质证据,与苏-70 “猎人 - B” 无人机研发期间的信息透明度形成反差。

  • 资源与制裁制约:乌克兰战争占用大量国防资源,西方长期制裁影响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供应链与技术迭代;苏-57 的交付进度缓慢,2022-2024 年仅向俄空军交付约 18 架,远未达成 76 架的订单目标,侧面反映量产能力局限。

  • 出口与竞争困境:虽瞄准中东、亚非拉市场,且模型曾标注 “伊朗”“阿联酋” 标识,但目前无任何确认订单;国际市场上面临中国歼-35 隐身战机出口版的潜在竞争,且采购俄制武器的国家可能面临美国次级制裁风险。

前景展望

苏-75 的首飞时间表与家族化规划,展现了俄罗斯在军机出口市场的持续野心。但受研发周期、资源投入、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其能否如期实现首飞、量产及出口突破,仍需时间检验。这款战机的发展轨迹,也将成为观察俄罗斯国防工业韧性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美国如何拒止中共对台动武?一个震撼的战略
许多网友质疑中国 伪造太空站实验照片
图说:美国唯一公开展示的末日武器
同样是超级航母,福建和福特有何区别?
红军城,俄乌如何把 “两轮武器” 用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