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 ||||||||
| “俄式血统”?韩国“海星五型”导弹亮相 | ||||||||
| wforum.com 2025-11-20 18:41 前沿科技解码 | ||||||||
韩国海军与韩国防卫事业厅(DAPA)于近日在韩华海洋巨济造船厂举行“张保皋-III级”(Changbogo-III Batch-II)潜艇“蒋英实号”(Jang Yeong-sil, SS-087)下水仪式,其中首次公开展示新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海星五型”(해성-5 / Haeseong-5),并将其置于潜艇中段10管ULS-07K垂直发射系统旁。 一、基本情况 军闻网站《Defence Blog》报道称,“海星五型”为超音速通用反舰武器,专为在敌方密集火力与电子对抗条件下,攻击水面战舰而设计,同时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且可延伸射程。 设计采用典型的“固体助推器加上冲压引擎”(ramjet)构型,也就是初段固体燃料助推器在燃烧完成后分离,冲压引擎接手维持超音速巡航。报道称此设计概念与俄罗斯“宝石”(Yakhont)导弹家族相似。 根据报道,“蒋英实号”潜艇所配ULS-07K垂发系统,位于潜艇中后段,意味着该平台可进行潜射导弹打击,而无需依赖鱼雷管。如此配置表明韩国海军企图通过该级潜艇,扩大水下打击与威慑态势。 另据《Naval News》报道,该潜艇为韩国同级最大规模柴电潜艇之一、配备锂电池与先进声纳系统,为韩国潜艇战力跃升的“重要节点”。 报道称,“海星五型”的高速掠海巡航与潜射配置,可能对其他国家区域防御体系构成“额外挑战”。固体助推器提供初段高加速,冲压引擎维持超音速飞行,使拦截时间缩短、预警需求提升。潜艇垂发系统也改变战术规划,使指挥官可在隐蔽状态下部署反舰与对陆攻击弹药,增强战术多样性。 报道称,韩国此次公开展示不仅为单纯武器亮相,还具有示威与政策宣示意义,代表韩国试图借此强化其潜艇打击能力,以提升其在东亚海域的水下威慑与海上打击选项。 二、与俄罗斯“宝石”导弹的“相似之处” 韩国“海星五型”导弹与俄罗斯“宝石”导弹在外形设计、动力系统、技术渊源等方面存在显著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形结构高度相似。“海星五型”与俄制“宝石”导弹都采用了头部中心锥进气道设计,弹体为圆柱形,中部设有四片可折叠主翼,尾部有四片控制舵面,整体气动布局几乎一致。据悉,这种设计有助于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同时适应超音速飞行需求。 二是动力系统构型相同。两者均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冲压引擎的组合动力方案:初期由固体火箭助推器提供加速,助推器分离后,冲压引擎接管,维持超音速巡航。据悉,这种动力组合是实现超音速飞行、保持远程打击能力的常见技术路径。 三是技术渊源明确。韩国在研发“海星五型”过程中,与俄罗斯开展了技术合作,尤其是在冲压发动机和导弹总体设计方面,获得了“宝石”导弹的技术支持。据悉,韩国通过与俄罗斯切洛梅设计局的合作,掌握了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进。 四是性能参数接近。“海星五型”最大速度3~4马赫,最大射程550公里,弹头重量约250公斤,弹长/弹径6.6米/0.53米;“宝石”最大速度2.5~3马赫,最大射程300公里(出口型),弹头重量约250公斤,弹长/弹径8.9米/0.7米。虽然“海星五型”在体积和重量上更小,但其射程、速度和战斗部威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宝石”的出口型水平,显示出韩国在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 五是任务定位与作战用途类似。两者均设计用于打击大型水面舰艇,如驱逐舰、巡洋舰甚至航母,具备末端高速突防能力,能够有效突破现代舰载防空系统。另外,两者均可部署于舰艇、潜艇和岸基平台,具备较强的通用性和战略灵活性。 总的来说,韩“海星五型”与俄“宝石”导弹在外形、动力、技术来源和作战定位上高度相似,前者可视为后者在韩国技术条件下的国产化升级版。这种“俄式血统”使韩国迅速跻身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国家行列,也引发外界对其技术来源和地缘影响的广泛关注。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