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 ||||||||
比B-52大一倍 它会成为空中航母吗? | ||||||||
wforum.com 2025-09-03 02:53 北山战史 | ||||||||
今天要介绍的是一款超大型空射平台。 这架拥有 117米翼展 的双体怪物,正在为美国军方测试着一种全新的作战概念。它是一款能够从空中发射高超音速武器的移动平台。 "罗克"由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创立的Stratolaunch Systems公司打造。这位科技巨头原本梦想着民间太空运输,却无意中为美军开辟了新的武器投送途径。 117米 的翼展,这个数字值得反复品味。它是波音747的两倍,比足球场还要宽。即便是庞大的B52轰炸机在它面前,也显得娇小。 你一定注意到了,真正震撼的不是尺寸,而是它独特的双机身设计。 两个机身像双胞胎一样并排飞行,中间预留出巨大的空间。右侧机身是驾驶舱,左侧安装系统设备。而在两者之间,正是悬挂 高超音速飞行器 的完美位置。 117米的巨翼需要稳定支撑,双机身能有效抑制扭转。而且中央发射的飞行器能与发动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点火时的相互干扰。 "罗克"于2017年下线,2024年完成模拟投放,2025年3月成功发射 Talon A2高超音速试验机,"罗克"正在稳步推进它的使命。 Talon A2的速度超过5马赫。从"罗克"腹部分离后,它能够完全自主飞行,验证美军下一代高超音速武器的关键技术。 而美国空军研究所和DARPA 的深度参与,暴露了"罗克"的真实身份,它就是未来空基武器系统的原型机。 空中发射的优势显而易见。 不需要固定发射场,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罗克"可以从任何机场起飞,飞到最佳发射位置,然后释放武器。敌方的卫星和雷达很难提前预警。 更关键的是突防能力。从10000米高空发射的高超音速武器,绕过了地面防空系统的大部分拦截窗口。现有的导弹防御体系几乎无法应对。 如果说航母是 "海上武器库",那么"罗克"就是 "空中武器库" 的雏形。 假如多架"罗克"同时升空,每架携带3到5枚高超音速导弹,在敌方防区外围巡航。一旦接到命令,数十枚导弹同时发射,形成饱和攻击,那么它发挥出的威力将会非常巨大。 或者更进一步,"无人机母舰" 概念。"罗克"释放出成群的AI控制无人机,像蜂群一样扑向目标。它就变成了空中指挥中心。 但"罗克"也有致命弱点。 590吨 的最大起飞重量让它行动迟缓,在现代防空导弹面前就是活靶子。它太大、太慢、太脆弱,根本无法进入高威胁的环境。 单次携带的武器数量也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火力投送。维护这样的庞然大物需要特殊的机库和跑道,也限制了部署的灵活性。 这就是为什么"罗克"更像是概念验证机,而没有成为实战武器。 美军真正需要的,可能是更小型、更快速、具备隐身能力的空射平台。比如改装的B21轰炸机,或者全新设计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但"罗克"证明了空中发射高超音速武器的可能性。 目前,全球只有美国拥有这种专用的超大型空射平台。 俄罗斯和中国目前更倾向于改装现有轰炸机,而不是从零开始建造专用飞机。 目前,"罗克"依然由民间公司运营,但这种状态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一旦技术成熟,美国太空军或空军很可能将其纳入正式编制。 从实验室到战场的距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短。 正如潜艇改变了海战,飞机改变了陆战,"罗克"可能正在改写空天一体战的规则。 而我们的应对思路也很明确:继续强化防空反导体系,特别是针对高超音速目标的拦截能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空射技术,改装现有平台比建造专用巨型飞机更实际;更重要的是非对称应对,通过反卫星武器、电子战、无人机蜂群等手段,让这类空基平台失去作战效能。 "罗克"的出现提醒我们科技竞争从未停歇,但盲目跟风不如精准发力。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在高超音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关键领域加快突破,构建适合自身的陆海空天一体化防御体系。 空天一体战时代确实正在来临,但决定胜负的将会是体系对抗能力,而非某个单一的平台。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我们有自己的路要走。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