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英国射频武器成蜂群战术“致命克星”?
wforum.com  2025-08-31 23:16  世界军事网

无人机博弈新风暴!

英国的“快速毁灭者”横空出世,一口气击落了100架无人机!

媒体欢呼,专家惊叹,似乎一夜之间,“蜂群战术”就成了过时的笑话。中国的无人机蜂群,真的要被废了吗?

别急别忙冷静看清楚事实再下判断!

先说结论:英国这套所谓的“射频定向能武器”,距离真正战场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别说摧毁中国的无人机蜂群了,就连在复杂战场环境中自保,它都成问题!

再看原理。所谓“射频定向能武器”,本质上就是发射高能微波,干扰甚至烧毁无人机的电子系统。

听起来很厉害?但别忘记,它需要强大的电力来支撑,体积十分巨大,整整一个集装箱!要靠专门的车辆来运输,在战场上该如何部署?又该如何转移?怎样才能适应高强度的作战节奏?这并非高科技,而是“高累赘”!

更要命的是供电问题!一个“快速毁灭者”,得拿一辆车装设备,再来一辆车供电。一套系统能防多少?几公里?能铺开几套?能随连排班组灵活机动?做不到!这玩意是“站桩式”防御不是“蜂群杀手”!

再说效果。英国此次测试击落了100架无人机,听起来吓人。但请注意,是哪种无人机?——很可能是轻型商用级无屏蔽、无抗干扰、无战场适应能力的“玩具机”,你拿它当靶子练手,接下来说能干掉军用无人机群这不是自嗨是什么?

中国的无人机蜂群是什么水平?是体系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察打一体”系统。是可以深入复杂地形、灵活穿插、集群打击的高技术力量。是战场信息化、无人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不是几个“玩具无人机”能代表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没有应对手段!

射频定向能武器靠微波进行打击,这样就可以利用材料学、结构学去破解它!像铅壳还有银纳米线、石墨烯涂层以及法拉第笼设计等等这些技术,中国都是具备的!

军用无人机自身本来就拥有电磁防护设计,根本不是能够轻易就被“烧毁”的目标!

再退一步讲,就算你能击落一部分无人机,那又如何?蜂群战术的本质,从来不是靠一两架无人机完成任务,而是靠“数量智能”压制对手。你摧毁十架,我放百架;你设一道屏障,我绕三条路径。这是战术革命,不是单点对抗。

而且蜂群战术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便携!灵活!适应性强!在丛林、高山、城市、堑壕这些现代战争的主战场上,无人机蜂群可以钻得进去、飞得起来、打得出去。而你的“快速毁灭者”呢?卡在山路上、堵在城口中、陷在泥泞里!

看清楚了吧,英国这套系统,不过是“概念先行”,噱头大于实用。技术方面尚未成熟,战术层面难以适配,在实战当中更是不堪一击!

有人说中国要警惕!当然要警惕。我们从不轻敌,也从不自满。但更要清醒地看待对手的“炫技”:技术炫归炫,真打起来,还得看谁能顶得住实战的检验!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十几年埋头苦干,一步步突破关键节点,从芯片、传感器到飞控系统、集群算法,全链条自主可控。不是说“你有一个新玩意”,我们就要放弃整个战术体系!

更何况射频武器不是中英博弈的终点。科技攻防,本就是你追我赶、螺旋升级。今天你有“快速毁灭者”,明天我有“蜂群智能规避系统”;今天你能电磁干扰,明天我能智能分布、自主修复!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博弈——拼的是系统能力;拼的是技术综合实力;拼的是产业链的根基和战略定力!

所以面对英国的“新武器”,我们看到了挑战,也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对手的思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蜂群战术,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无人系统,不是噱头,是未来!

别忘了中国人从来不是被吓大的!

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路径,有自己的战略纵深。从北斗导航,到鸿蒙系统;从东风快递,到星辰大海。一次次被围堵,一次次被突破,靠的不是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科技自立!

所以别怕“快速毁灭者”!怕的是自己不够坚定,怕的是被舆论带节奏,怕的是丢了信心和方向!

无人蜂群,是中国军工智慧的结晶,是未来战场的主角之一。风浪越大,越要握紧方向盘!对手越强,越要练好真本事!

中国军工,不靠吹更不怕打!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若印度再不主动来电,印空军恐团灭?
俄军百万伤亡换19%领土 真相比战果更残酷
中国FK-3000亮相 可携带96枚小型拦截器
中国外骨骼已列装高原部队
8艘大船在福建附近集结,岛内高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