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事工程师将T-72B主战坦克的炮塔移植到2S19自行榴弹炮的底盘上,打造出一款被观察人士戏称为“科学怪人”(Frankenstein)的坦克。这款怪异战车的诞生,与其说是设计雄心的产物,不如说是资源匮乏下的权宜之计。 
2S19自行榴弹炮的车体装甲防护有限,但底盘源自T-80主战坦克,并配备了T-72主战坦克的发动机,因此机动性和适应性更强。虽然无法像标准主战坦克那样承受重火力直击,但在现代作战条件下,特别是在坦克更多地被用于间接火力支援而非直接突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坦克运用方式的转变,源于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以及当前战场以阵地战为主的态势。如果为这种混装战车配备坦克炮和反无人机防御系统,乌军可以将其部署在预设的射击阵地。虽然防护力不如全装甲坦克,但这种车辆仍然可以有效地执行现代火力支援任务。从技术细节看,炮塔源自T-72B3坦克,但已经拆除了“接触-5”反应装甲和观瞄系统,在功能上接近标准的T-72B炮塔。目前,这辆战车没有安装主炮,因此引发了一些猜测。有人认为可能会安装火炮,但从结构上看这种设想几乎不可能;此外,由于内部空间有限,改为装甲运兵车的说法同样值得怀疑。

更可行的方案是将底盘改装成抢修车、运输平台或工兵作业车辆,这在过去有过先例,当坦克的底盘和炮塔受损无法恢复战斗性能时,也曾进行过类似的改装。 
在2S19底盘上安装坦克炮塔将面临一个技术障碍:炮塔座圈直径不同。2S19的座圈直径为2444毫米,而T-72仅为2280毫米。要让两者实现兼容,需要定制的转接环,这种工艺水平通常只有专业设计局才能完成,而非前线维修站。 
考虑到这些限制因素,这个炮塔很可能只是一个占位部件,用来封闭车体,而底盘则被重新利用,执行非战斗支援任务。这种混合产物,很可能是乌军在备件短缺(特别是苏联时代的火炮系统)的情况下,将无法修复的2S19和T-72B3拼接在一起,最大限度回收可用部件的务实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