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 ||||||||
静默猎杀:俄军首次亮相反无人机激光步枪 | ||||||||
wforum.com 2025-04-15 16:09 前沿科技解码 | ||||||||
近年来,无人机在战场上俨然成为明星武器,如何反制无人机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课题。俄媒认为,激光武器一旦成规模投入实战应用,将在未来“从根本上改变战斗空间”。俄塔社3月31日报道,日前在圣彼得堡举办的“保护民用目标免受无人系统袭击”全俄会议上,一款新型激光反无人机步枪原型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俄罗斯一家公司在其“手杖”(Посох)项目下研制的这款基于聚焦激光束的反无人机步枪将在肉眼不可见的光谱范围内工作。这种激光步枪的功能基于激光聚焦发射原理实现,对无人机的杀伤距离可达500米。“手杖”项目旨在开发出一套完善的无人机防御系统。在当前无人机袭击民用设施的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这款激光枪的出现无疑为防御手段的升级带来了新的希望。 死亡射线,静默烧穿 研制单位代表称,“手杖”项目反无人机产品的优点是:操作使用简单,无需对目标进行前置瞄准,完全消除后坐力,对操作员体能要求不高,激光发射过程全程静默,肉眼不可见。另外,“手杖”激光步枪的光束打击效应意味着瞄准即命中,无人机连蛇形走位的机会都没有。激光武器可以产生“外科手术式打击”效果,激光的运用提升了(无人机)目标战斗部的空中引爆概率,降低了无人机坠落地面引发的附带伤害。如今年3月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运用激光束引燃了无人机挂载的炸药,上演了空中“二连爆”。而传统的导弹爆炸会波及周边200米,附带损伤比较严重。 据称,“手杖”激光步枪在实战中最要命的是它的“静默猎杀”特性。它没有导弹发射的尾焰,也没有雷达开机的电磁信号,连声音都被控制在40分贝以下。“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往往看着遥控器突然黑屏,到死都不知道是谁动的手。” 研制人员称,“手杖”项目产品备有激光辐射源,激光通过光纤发送至聚焦器。激光打到目标体上作用点的温度,取决于距离、气象条件、目标材质特性和激光作用持续时间。如,直径3厘米的光斑在铝材触点上的温度可达700~900摄氏度(熔点660度)。 据研制方提供的信息,“手杖”激光枪专为对抗FPV无人机而研制。它采用聚焦掺镱激光辐射技术,能够精确锁定并摧毁目标。在激光束件作用下,目标无人机的关键器件(机体、螺旋桨、马达和电池,以及光电传感器等)受到破坏,导致无人机整体功能失效。这种激光枪为防御无人机袭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类似“手杖”激光枪这样的产品,目前俄罗斯还有一些正在研制阶段,尚未投入使用。“手杖”激光枪是目前俄国内唯一公开展示的一款反无人机激光步枪,目前仍处试验阶段,尚未投入战场使用。但乌军已使用类似的激光反无人机系统。 此前,俄罗斯研制过“佩列斯韦特”(Пересвет)激光系统,主要用于防空反导,但其体积要大得多。“手杖”激光枪主要面向机动性和近距离反小型无人机作战。 开发便携式反无人机激光系统是防务技术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激光技术的军事应用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效能(作战稳定性)、所需辐射功率和能源的保障(能量效率与电池续航)、量产成本控制,以及应对空中威胁不同系统的集成问题等。“手杖”激光枪项目展示了俄罗斯技术开发者意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有效抵御无人机威胁的努力,标志着俄罗斯在定向能武器实用化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此类创新的成功将为有效应对无人技术领域的挑战、显著提高俄罗斯民用和军用设施的安全水平提供保障。 报道称,今年2月曾有消息称“俄技集团正在研制用于‘铠甲’防空系统的激光战斗模块”,但始终没有看到进一步的信息。实际上,目前一些军事大国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研制。如,以色列还在继续研发“铁束”战术激光武器,以防范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空中快递”。 因反制无人机再度崛起 随着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防空部队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是,要想击落造价几百美元的廉价无人机,需要耗费昂贵的防空导弹。为了节省经费,越来越多的国家再次把目光投向研制成本较低的激光武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人机的发展成了激光武器再度崛起的有力推手。 从作用原理看,激光武器对无人机最主要的破坏手段为热烧蚀效应。当激光束作用于无人机,无人机蒙皮材料内部的电子获取激光能量,进而产生剧烈碰撞,转化为热能。随着激光照射区域温度迅速升高,直到温度大于蒙皮材料熔点时,无人机蒙皮材料就会被熔化甚至汽化。 一般而言,无人机蒙皮材料的熔点最高可达600℃左右,但对于温度能够达到数千甚至上万摄氏度的激光束来说,只需要秒级照射时间,就足以将各类无人机蒙皮熔化。随后,热度继续向无人机内部结构传导,激光束会烧毁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内部电路板,使其彻底失去自动控制能力,继而坠毁。此外,对于某些自杀式无人机,激光束可以将其内部的炸药引爆,从而实现彻底炸毁无人机的目的。 事实上,即便是某些功率较小的激光武器,其发射的激光束不足以对无人机蒙皮材料产生破坏效果,也可以通过照射无人机最脆弱的部分——光电传感器,达到使无人机失去战斗力的目的。 去年10月15日,《华尔街日报》网站曾刊发“为什么激光可能是无人机的克星”一文,称“这种新式武器可能被证明是一种击落无人机的有效方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在部分舰艇上部署了激光武器系统,以对抗无人机、小型船只和潜艇的袭击。 近期,俄军在战壕对峙中首次使用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激光炮,在72小时内击落了230架次无人机,充分展示了俄军在应对无人机威胁方面的创新与实力。据前线俄军士兵描述,每当乌军无人机试图靠近俄军战壕执行侦察或攻击任务时,激光反无人机系统便能迅速捕捉到目标。紧接着,一道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激光束瞬间射出,下一秒,远处的乌军无人机便冒出浓烟,失去控制,径直坠落。这一过程往往在短短数秒内完成,让乌军无人机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规避动作。 从战术层面来看,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俄军在战壕对峙中的防御态势。过去,面对乌军无人机的频繁侦察,俄军士兵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在战壕中行动时也受到诸多限制,唯恐暴露位置遭到攻击。现在,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存在为俄军战壕撑起了一把坚固的“保护伞”。乌军无人机想要再像以往那样轻易靠近俄军战壕变得极为困难。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俄军士兵在战壕内的安全风险,还使得俄军能够更加从容地组织防御和反击行动。 从宏观军事战略角度分析,俄军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投入使用反映了现代战争中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战场局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能够及时研发并运用有效的反无人机技术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俄军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实战运用,也为其他国家在应对无人机威胁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