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 这一次,罗永浩踢到“铁板”了 | ||||||||
| wforum.com 2025-11-26 21:44 凤凰网财经 | ||||||||
西贝刚在舆论漩涡里喘口气,背后的 “营销军师” 就亲手把它推回了风口浪尖。 11月25日,华与华创始人华杉一条微博直接点燃战火:“西贝是中国餐饮业的天花板,诚心诚意对顾客对员工,却被诱入黑白颠倒的‘网络罗刹国’遭人算计!华夏子弟精神,不苟且偷生,凭仁义立世!” 这番带着传统文化滤镜的 “护犊子” 言论,被网友直译为 “西贝是被黑了”,可谁也没料到,这一喊直接炸出了罗永浩这个 “硬茬”。 罗永浩二话不说转发开怼:“谁算计了?你想干什么?说不清楚,我就公布录音。” 26日上午,他更是把狠话放到底:“今天下午六点前,华杉不公开道歉,未来中国市场公关行业,没人会记得华与华,只会记得‘罗与华’!” 他顺带补了一刀:“我买了华与华全套作品,那些被忽悠的本土老板赚钱不易,该有人给他们上堂‘营销防诈课’了。” 不过,这次华彬并没有服软道歉。 01 又一次交锋 这不是罗永浩与华与华的初次交锋。 2025年9月,罗永浩一句 “西贝高价卖预制菜” 直接点燃舆论。 没想到最上头的不是当事人贾国龙,竟是收了西贝6000多万咨询费的华与华创始人华杉 。 这位营销圈大佬下场就给罗永浩扣上“网络黑嘴”的帽子,力挺贾国龙“硬杠到底”。 对此,罗永浩在直播间质疑华与华收取高额咨询费却教西贝“糊弄人”的话术,同时批评其鼓动“硬杠”的行为无意义。 就在网友搬好小板凳等终极对决时,剧情突然180度大转弯。 9月15日罗永浩突然官宣 “华与华老板已经道歉,这事儿翻篇”,留下满屏吃瓜群众一脸懵圈 。 前一天还剑拔弩张,怎么突然握手言和? 就在西贝靠着闭嘴认错、让利消费者、调整菜品制作方式等一系列操作逐渐回血时,华杉近期又突然发声。 他在相关话题下力挺西贝是 “中国餐饮业的天花板”,还暗指其陷入“黑白颠倒的网络罗刹国”。 这番表态仿佛要重启这场未完的争执,让本就热闹的剧情再添一层反转。 对于华杉的最新表态,网友呈现多元反馈。 有人调侃 “是不是华杉没收到西贝尾款,才出手这么狠”。 也有人吐槽 “这哪是什么军师,分明是西贝杀手”。 还有人直言 “华与华是一点不想让西贝活了,看人家稍微缓过来就捅两刀”。 另一边,也有网友选择支持华与华。 “不相信罗永浩是‘不败战神’,支持华杉这次不用道歉。” 也如这位网友所期待的,截至11月26日下午6点,华杉并没有在微博上公开道歉。 02 因发布广告存在重大问题被罚 尽管也会向罗永浩服软,但华与华是营销圈出了名的 “硬核乙方”。 和传统广告公司比稿竞标、讨好甲方不同,华与华在官网明晃晃写着:服务方式 “有且仅有一种”,只做全年全案营销咨询,不接单个项目,甚至不设新客户开发团队。 创始人华杉更是直言:“我们不找客户,要客户主动来找我们。” 这份底气的背后,是高昂的服务费。 仅西贝一家,十年里就给华与华砸了超6000万。 而华与华之所以能让老板们心甘情愿掏钱,靠的是一套融合了传统文化的 “超级符号” 理论。 华杉亲自主讲的《华与华超级符号品牌课》,单人学费高达9.9万元;他解读的《论语》《资治通鉴》等付费课程,销量超30万份,这套 “国学 + 营销” 的组合拳,让不少本土老板奉为圭臬。 不可否认,华与华确实有过成功案例。 以西贝为例,2013年至2019年,在华与华的操盘下,西贝从区域性品牌成长为全国连锁,营收从16亿元飙升至62亿元,门店从数十家扩张到近500家,堪称餐饮行业的增长奇迹。 但成也“超级符号”,败也“超级符号”,围绕着华与华的争议从来没断过。 首当其冲的是审美争议。 华与华设计的Logo和广告语,被网友骂作“设计界的泥石流”,主打一个“土到极致就是潮”。 2023年,烘焙品牌泸溪河花600万请华与华设计新Logo,结果出来的“大掌柜”卡通形象,直接复刻创始人光头造型,被吐槽“丑得下不去嘴”。 老娘舅的“舅字标”更绝,把“舅”字塞进锅里,被批“粗暴到没有下限”。 面对质疑,华杉不以为意:“我们要的是传播效率,不是艺术欣赏,让人记住比什么都重要。” 更严重的是抄袭和法律风险。 2020年,华与华为水星家纺设计的“超级花边”品牌系统,橙色底色 + 字母编织花纹,和巴宝莉、爱马仕的经典设计高度雷同,被网友扒出“照搬国际大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华与华还曾因发布违规广告,被没收8万余元广告费,并处100 万元罚款 —— 这波操作,与其教客户“凭仁义立世”的口号形成刺眼反差。 03 华杉兄弟实控公司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股东套现超1.7亿元 这场预制菜骂战,不仅暴露了华与华的公关争议,更让其关联公司读客文化的困境浮出水面。 2021年7月19日,读客文化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当年,公司营收为5.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67亿元。 然而从上市第二年起(2022年),读客文化的营收开始逐年下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14亿元、4.34亿元、4.06亿元和1.68亿元,期间分别同比下滑1.04%、15.49%、6.61%和15.38%。 读客文化业绩逐年下滑之际,公司股价也随之长期低迷。值得一提的是,读客文化曾经因高管减持陷入争议漩涡。 读客文化于2021年7月19日上市,2022年7月12日,公司就开始公告高管要减持,当时公司上市还未满一年。 同花顺数据显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读客文化原核心高管朱筱筱累计减持套现超6000万元。 今年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华楠、华杉之一致行动人宁波读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读客企业”)再次宣布减持,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1119万股,套现约1.14亿元。 两项累计减持套现超1.7亿元,比读客文化上市至今(含上市当年),近五年的归母净利润之和还要高。 华与华的争议与成就,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从打造“蜜雪冰城甜蜜蜜”等脍炙人口的营销案例,到因设计审美等问题陷入舆论与法律风波;从助力西贝等企业实现品牌飞跃,到其关联公司读客文化面临的业绩下滑与股东减持困境——华杉与华楠所构建的商业版图,始终在赞誉与质疑中前行。 尤其是在舆情愈趋复杂的当下,咨询公司究竟应是“品牌守护者”还是“话题引爆者”?华与华此番操作,不仅关乎一次危机应对,更折射出咨询机构在企业重大舆情中应持有的边界与立场。 信任易失难建,华与华的“超级符号”能否继续符号信任,仍需时间检验。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