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高市早苗开启新局:台海战事的四大剧本
wforum.com  2025-11-23 08:15  上报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于国会答辩中审慎指出:若中国以武力或封锁方式破坏台海和平,且该事态严重威胁到日本的国家存续,日本即有法理可能性进入《2015安保法制》(Security Legislation)所规范的“存立危机事态”(Survival-Threatening Situation)。 这是日本首次由首相层级,将台海局势提升至“国家存续”的安全威胁,具有高度象征性,更立即引发中国空前高强度外交反弹,也震动美日同盟战略思维。

然而,高雄市此言所带出的核心问题,并不仅是外交修辞,而是日本是否正在重新定位自身在台海战事中的角色? 若台海陷入冲突,日本的军事参与恐怕不再只是单一选项,而会沿着法制、政治与同盟义务,依据《安保法制》所划分的“四阶段事态”(如:灰色地带事态、重要影响事态、存立危机事态、武力攻击事态等),形成四条渐进式的军事参与路径。 本文依照此逻辑,分析日本在台海战事中的“四大可能剧本”,并指出其背后的战略动因与两难。

日本可能参与台海的四大剧本

一、避战守势:最大限度的切割战区

在最保守的情境下,日本不启动任何《安保法制》的特定事态认定,政策核心放在不介入、只防卫。 此剧本的具体特征包括:(一)利用《海上保安厅法》与《灾害对策基本法》,强化西南诸岛(Southwestern Islands)空域监控与民防; (二)执行仅针对威胁日本本土的导弹防御(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BMD); (三)撤离在台日人与企业; (四)避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LA)发生任何交火。 此模式迎合日本社会“慎战”与“不卷入”的期待,因共同社2025年调查指出,日本社会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态度呈现五五分裂。 然而,此模式也可能使日本在区域安全中被视为消极盟友,严重损害美日同盟的战略互信,不符合美国期待。

二、后方支援:美军后勤中枢,但不开火

第二种情境是日本启动《安保法制》中的“重要影响事态”,允许自卫队(Japan Self-Defense Force, JSDF)在不使用武力前提下,对美军提供广泛非战斗性质的后勤支援。 其内容包括:(一)提供基地与港口给美军使用,作为作战准备与集结中枢; (二)提供情报、侦察与监视(ISR)及目标数据共享; (三)执行后勤补给(Logistics)与医疗; (四)飞弹防御支持; (五)保障海上交通线(SLOC)安全。 此模式与美国期待最为吻合,也反映近年美日同盟整合度升高(包含 C2 系统协同、基地共享等)。 优点是日本可宣称“未参与敌对行动”; 缺点是自卫队基地,可能因支援美军被解放军视为“实质参战方”的合法攻击目标,使日本被动卷入战争。

三、有限参与:防卫西南诸岛、间接介入台海

当日本宣告“存立危机事态”后,便可行使法律严格限定的“最小限度武力”(Limited Collective Self-Defense)。 在此情境下,日本将采取“在台海外围作战,但具备直接作战能力”的模式,包括:(一)对直接威胁到日本或美军基地的 PLA 飞弹与舰艇,进行反制性拦截; (二)在宫古、巴士海峡(Miyako & Bashi Channels)护卫美军舰艇与执行联合反潜(ASW)任务; (三)与美军执行联合制空任务,但主要目的为保护日本空域与美军资产; (四)维持日本、关岛、夏威夷补给线安全。 此剧本的战略效果极大:虽不在台湾上空作战,但已构成“事实参战”。 其政治论述通常是:“日本不为台湾而战,而是为保卫自身核心盟友与国家存亡环境而战”。 然而,此剧本,也代表日本正式进入高风险区域,特别是西南诸岛可能成为前线。

四、直接参战:美日共同在第一岛链作战

最具突破性的剧本,是日本与美军在台海周边共同执行作战任务,这是进入武力攻击事态(Armed Attack Situation)的最终阶段。 触发条件可能包括:(一)解放军对日本本土或驻日美军基地进行直接、持续的攻击; (二)美军于第一波交战中遭受重大损失,依同盟协议要求日本增援; (三)日本舆论因 PLA 行动而剧烈转向。 此模式可能包括:(一)在台湾东部海域与美军共同制海,并全面共享指挥管制系统(C2); (二)出动具备“反击能力”(Counterstrike Capability)的长程飞弹,对解放军本土目标进行攻击; (三)执行联合反舰与反指挥节点攻击; (四)掩护撤侨、补给与运补舰队。 这将使日本成为战争正式当事国,由集体自卫转为个别自卫,并可能导致中日长期敌对,对区域和平具有革命性后果。

日本首次由首相层级,将台海局势提升至「国家存续」的安全威胁,具有高度象征性。 (维基百科)

日本首次由首相层级,将台海局势提升至“国家存续”的安全威胁,具有高度象征性。 (维基百科)

外界如何看待日本的四大剧本?

外界对日本可能的军事参与呈现高度分歧:一些安全专家认为日本已进入“第一岛链准军事同盟一体化”的角色,尤其在 C2(指挥管制)整合、反击能力(Counterstrike Capability)与基地升级后具有实质战力; 但反对者警告,日本一旦介入台海,将陷入不可逆的军事对撞,甚至可能迫使日本提前进入“准战时体制”,面临严重的“卷入风险”(Entrapment Risk)。 此外,日本国内仍存在强烈的和平主义传统,社会舆论对介入战事仍然犹豫,成为执行四大剧本的主要政治制约。 如何在避免战争与维护国家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正是高市政府面临的新战略两难。

日本的战略两难:介入或克制?

综观高市早苗的“存立危机事态”论,主要是台海的动荡,已直接影响日本的国家生存环境,此论点为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提供了法律与政治上的“生存依据”。 然而,日本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军事能力,而是政治判断。 如同传统智慧所云:“知兵者,贵于权衡; 能权衡者,胜负之术也“。 日本,若介入过深,将面临与中国的长期敌对,并交叉运用各种高低强度手段报复日本; 若介入过少,可能丧失美国信任及第一岛链的战略纵深。 因此,日本在台海危机中的四大剧本,不仅是军事路径,更是高市政府在外交、法制、同盟与民意之间进行细致权衡的结果。 其最终目的,是透过战略清晰化来增强吓阻,让北京认知到动武将必然引发日本的军事反应。 如何在“保护国家安全”与“避免战争”间找到最佳平衡,将决定日本在未来十年的安全地位。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1000:30!俄乌遗体交换比例太悬殊
中国歼-36再次亮相,三阶段动力全开
解放军是纸老虎 真正能打的舰船只有120艘
光辉出口未成先坠机 枭龙全场躺赢签大单
LCA在众目睽睽下坠机 飞行员犯下致命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