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 习自给自足美梦破碎 中国人饭碗陷入风险 | ||||||||
| wforum.com 2025-11-20 07:41 自由时报 | ||||||||
美国大豆近年成为美中贸易战的核心之一,今年10月川习会后,美国将降低对中产品的关税,中方则承诺年底前采购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往后3年每年至少购买2500万吨。尽管北京不断利用大豆打击美国,却无法改变中国依赖外国大豆的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直言,中国想要实现大豆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事。 《南华早报》20日报道,大豆不仅是一种农作物,它已成为检验北京不断演变的粮食安全战略的试金石,也是中美贸易战的核心。作为动物饲料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大豆一直是中美两国贸易争端的焦点,从美国总统川普第一个任期内的关税战到目前的贸易争端,都未能改变这一局面。 报道提及,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已从大豆出口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研究人员认为,这项转变历时30年,反映了中国国内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加强粮食安全的政策改革、国际协议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影响。 如今,中国每年进口约 1 亿吨粮食,约占全球粮食贸易量的 60%,此变化重塑了国际市场和农民的生计。在10月下旬公布的十五五规划提案中,北京呼吁实现农产品进口多元化,这凸显了中国对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的持续影响。
不过,北京人民大学教授郑丰田( Zheng Fengtian,音译)直言,鉴于目前的地缘政治风险,中国似乎有必要实现大豆自给自足,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 他表示,由于中国有限的耕地无法满足所需的种植规模,而试图在中国国内生产所需的大豆,会占用原本用于种植重要主粮的土地,最终威胁粮食安全。 报道说,北京的困境根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当时中国是大豆净出口国,1994年大豆产量达到高峰1600万吨,出口量每年超过 100 万吨,美国农业部 (USDA) 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透过将剩馀产品运往区域市场,一直保持著出口国的地位,直到 1995 年。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巨大变化。到2000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飙升至1000万吨以上,顺差转为持续逆差。郑丰田表示,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国内需求的激增,推动了这一趋势,而且,从加入世贸组织到 2018 年,中国普遍认为大豆进口带来的好处大于弊端,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更重要的作物。 本来,美国大豆是中国主要供应来源,美国大豆对中出口量在2016年飙升至3200万吨,鼎盛时期占了中国38%的进口比重。2018年川普第一个任期内,美中开启贸易战,促使北京重新评估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 现在,中国已将供应多元化,增加了从巴西和阿根廷的进口,近期海关数据显示,9月巴西大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年增近30%,占当月中国进口总量的85.5%。 报道指出,为了配合习近平粮食安全政策,北京一直在寻求传统粮食作物以外的替代来源。中国国务院去年发布指示,要求在2027年建立多元化的粮食供应体系,替代来源预计将包括林产品产业、草饲畜牧业和深海养殖业。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