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 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员,是他 | ||||||||
| wforum.com 2025-10-29 23:38 央视新闻 | ||||||||
今天(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公布,由航天驾驶员张陆、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载荷专家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任指令长。 本次任务中的航天员武飞是目前航天员大队中最年轻的航天员,1993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从小就是航天迷的他,现在终于有机会作为航天工程师奔赴太空。 从仰望英雄返乡的草原孩子,到即将亲手触摸星辰的航天工程师,他的飞天路是什么样? 2025年6月20日,航天员武飞进行出舱程序训练。摄影:徐部 从草原追风到太空逐梦 他奋斗了22年 在太空遨游的场景,对年少的武飞来说,或许只是一幅模糊的画面。彼时的他在2003年目睹了神舟五号返回地球、着陆在内蒙古区域后,飞天的梦想才刚刚启程。 “因为我是内蒙古人,从2003年的时候就对载人航天有很深的印象。”武飞说,“初高中时,我非常喜欢看军事杂志,当时看到很多国外先进的军事装备,就想着哪一天我们也能有这样好的装备引领世界军事的发展。” 怀揣这份梦想,他顺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航天相关工作。从幕后设计者到台前飞行者,身份的转变对他而言是一场最美的意外。 在得知第三批航天员选拔的消息之前,武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作为航天员,在航天器里面去进行实验。“得知有选拔的消息时,我是非常高兴,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也很幸运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航天员。” 他把自己比作是 中国空间站里的“管家” 选拔过程中,武飞印象最深的是有关离心机的选拔考核。第一次感受到8个G的重量压在身上,他几乎无法呼吸,面部肌肉也被压缩变形:“那时就真正感受到,航天探索是用身体对抗物理的过程,虽然危险,却意义非凡。如果你不是特别热爱这个事业,不是特别想去挑战自我的话,就可能会在这个场景下选择放弃。” 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坦言,自己的学习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前是“掘一口深井”,追求极致深度;现在还需要“拓一片汪洋”,构建知识的广度。 “以前我们是想在一个领域去更深地挖掘背后的原理机理,做得更深一点。成为航天员后恰恰相反,不需要我们在一个领域特别精,但需要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就需要改变这样的学习方法。”武飞说。 在地面做实验时,是把太空的环境搬到地面,让地面复现太空的环境,然后来搭建实验系统。而现在,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有机会到真正的失重环境下,去实地亲眼看看这些科学实验。武飞打了个比方,他就好比成为了中国空间站里的管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照料好十多个关键分系统,确保这座“太空家园”的平稳运行。 “我们空间站有10多个重要的分系统,包括环控生保、GNC、通信、能源、仪表等,这些分系统都非常重要。”武飞说,他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仪表的监测,保证各个分系统的运行是正常的,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告诉地面。一旦空间站设备发生异常和故障,还需要对它进行相应的维护维修升级。 70后、80后、90后一起飞天 三人默契早已融入工作生活 在“太空家园”里,武飞这个“90后”航天飞行工程师将与“70后”指令长、“80后”载荷专家,组成一个跨越代际的“天团”。在他看来,“互补”是团队的关键词。在专业知识背景方面,他们能互相帮助。 2025年08月21日,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张洪章(左)、张陆(中)、武飞 进行机柜设备操作训练。摄影:徐部 武飞说,“指令长张陆是一个比较沉稳冷静的人,他有很多年的飞行经验,他的存在让我们能感觉到有底气。我作为90后,想做很多的尝试,指令长给予了我足够大的空间,去包容我;张洪章是载荷专家,他对科学实验有非常执着的追求,他在每一个训练现场,每一次科学实验的训练,都要做到刨根问底,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的这种热爱,也推动了我们乘组对每个科学实验项目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默契,早已融入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在一次应急故障处置训练中,他们甚至无需交流,仅凭一个眼神、一种直觉,便心照不宣地互换角色,高效化解突发险情。 这份队友之情,在艰苦的“睡眠剥夺训练”中更显珍贵。当生理与心理的极限被推向边缘,张洪章专门带来的快板,似乎瞬间缩短了那些难熬的时光:“在我们困得不行、特别难受的时候,他总会用自己的方式,或是打快板,或是讲笑话,让我们清醒一些。我觉得他在每一个团队当中都是这样的,都能为别人考虑。” 一棵迷你向日葵 承载着父爱,更是向阳而生的使命 即将出征,紧张与期待在这位最年轻的航天员心中交织,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知识的渴望。对他而言,中国空间站是一部“立体而浩瀚的百科全书”,等待他去翻阅、去书写。 武飞说,“以前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时候,父母坚持让我读书,他们觉得知识能改变命运。他们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人可以平凡,但是绝不能放弃成长。” 这次出征,武飞带了一棵迷你向日葵。“向日葵的寓意非常好,是积极向阳、向上的状态。另外,和我女儿有一点关系,她的小名叫小葵。” 武飞希望,在中国空间站里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当目光触及这棵迷你向日葵,仿佛就能看见女儿可爱的笑脸,感受到万里之外那个小家的温度。一颗开在中国空间站的向日葵,不仅承载着父爱,更象征着一份向阳而生的使命。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