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雍正泰陵被挖一半时,专家忽然脸色大变 | ||||||||
wforum.com 2025-09-18 11:43 三立新闻 | ||||||||
雍正清西陵发掘事件再次吸引历史爱好者的目光。位于河北易县的清泰陵(清西陵中的第一陵),是清朝雍正帝的陵寝。1970年代,考古队在对泰陵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曾出现一幕惊险场景:领队考古专家突然大喊“赶快撤离,立刻封锁墓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让考古队如此紧张。 雍正帝生平与功绩 雍正帝于1735年驾崩,享年58岁。对于其死亡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推测被刺杀,有人认为中风致死,也有学者猜测与丹药有关。 作为康乾盛世的关键人物,雍正勤政爱民,对清朝的吏治和制度进行多项改革,如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他还在1729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设立军机处,奠定清朝中央集权的制度基础。 清西陵泰陵的考古发现 泰陵作为雍正帝的陵寝,长期受到文物保护规范的限制,通常不主动发掘。1970年代,考古人员发现陵顶有一个明显的盗洞。考虑到开掘古墓可能导致有机文物氧化、迅速损毁,专家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 然而,当考古队沿盗洞下挖时,盗洞仅深入两米多便停止,未触及地宫。面对这种情况,领队立即大喊:“赶快撤离,立刻封锁墓道!”原来这是一个没有成功的盗墓行动,幸而陵墓主体仍完好。 清泰陵长期受到文物保护规范的限制。(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文物保护与学术研究的平衡 依据国家文物局规定,保存完好的古代陵墓必须以保护为主,抢救为辅。此次事件后,考古队对盗洞进行专业回填与加固。事件也引发了对帝王陵保护的新思考:如何在保护文物与进行历史研究之间取得平衡? 随著科技进步,未来或可透过无损探测技术,获取更多历史信息,而不必冒险打开陵墓。雍正泰陵的这段插曲,不仅展现了考古工作的严谨,也体现了当代文物保护理念的进步。这座沉睡近三百年的帝王陵寝,仍将静待更安全、科学的开启时机。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