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李强访美铺路 中央警卫局局长去向引关注
wforum.com  2025-09-18 09:39  看中国

9月17日,中美在马德里贸易谈判取得突破,TikTok所有权转移和芬太尼管控达成框架协议。时评人蔡慎坤认为,这不仅是北京迫于压力的让步,更为李强访美和潜在的习川峰会铺路。他指出,北京在国内经济压力和四中全会前寻求稳定,但让步是权宜之计,难掩战略被动。

同时,中央警卫局局长周鸿煦去向引关注,蔡慎坤认为其背后反映中共权力博弈。中美关系与内部斗争交织,未来数月将进入不确定窗口期。也有分析指出,峰会是川普主导的博弈,北京妥协无奈,难改战略劣势。

马德里谈判的背景与让步

马德里谈判的背景需从中美关系近年来的持续紧张说起。过去几个月,北京一直采取“拖延战术”,试图通过漫长的谈判避免实质让步。这种策略类似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风格,正如《华尔街日报》在9月15日的一篇文章指出,北京在谈判中往往表现出表面强硬,却在关键节点上寻求最小代价的妥协。

谈判前夕,外界对突破不抱太大希望,尤其是考虑到美国总统川普一再强调的关税延期底线——如果北京不就TikTok国家安全隐患和芬太尼原料出口做出具体承诺,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升级。然而,谈判结果出人意料:中美就TikTok达成框架协议,北京同意TikTok转向一家由美国控制的所有权结构,且不再坚持以关税减免或出口管制作为交换条件。蔡慎坤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退让,标志着北京的“红线”在现实压力下开始松动。

蔡慎坤分析,北京选择在这个节点让步,与国内政治日程密切相关。中共二十大后,四中全会即将于10月召开,党内高层希望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已成事实,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将直接冲击外资信心和供应链稳定。更重要的是,北京急于为川普访华创造氛围。谈判前,中国外交官频频释放友好信号,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甚至在卸任后以“特殊身份”访美,与美国政界广泛接触。本应由刘建超接手的协调工作因其“临时出事”而转交崔天凯,这暴露了中共外交系统的内部动荡。崔天凯的角色类似于“中美使者”,其访美旨在为李强本月出席联合国大会铺路。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9月22日赴纽约参加联合国高级别会议,并可能与美国高层会晤。蔡慎坤认为,这次出访释放明确信号:如果川普今年访华,习近平明年将赴美出席G20峰会。这种“对等访问”的安排,不仅是为习川峰会预热,更是北京在多边舞台上展现“合作意愿”的低调策略。

李强访美铺路 中央警卫局局长去向引关注

时评人方伟认为,川普访华若成行,可能调整对华政策,但华人社区需警惕北京的“统战”陷阱。他认为,这次铺路行动是习近平为四中全会稳固权力的权宜之计,与蔡慎坤的观点相近,即北京的善意信号更多是为国内经济喘息争取空间。章天亮补充,“川普式”外交粗暴但有效,北京的让步不会改变其战略竞争本质。江峰则警告,川普公开表示与习近平“不再是朋友”,这次会晤或成“遥远的桥”,北京的邀请不过是自保之举。这些分析强化了蔡慎坤的判断:习川峰会虽近在眼前,但充满不确定,北京的布局难逃川普的算盘。

TikTok:中美关系的试金石

TikTok问题是谈判的核心焦点。作为全球下载量超过10亿的短视频平台,TikTok在美国被视为国家安全威胁。川普多次放话,要么出售,要么封禁,2025年9月17日原本是“死亡期限”。北京过去坚持强硬立场,强调TikTok的算法和数据控制权不容侵犯。但在马德里协议中,北京同意TikTok美国业务转向本土化结构,由美国投资者主导。蔡慎坤指出,这看似是重大让步,但北京保留了“中国特色”:算法不会直接移交,而是通过重写、雇佣中国工程师或授权方式间接保留影响。这意味着,新TikTok可能在运营模式上仍带有“影子”,未来是否能维持竞争力存疑。

蔡慎坤分析,北京退让的原因在于TikTok已成为中美关系的“试金石”。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更大的议题如关税、科技供应链将无从谈起。过去一年,中美高层会晤四次,却鲜有实质进展。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多次警告财政部长耶伦主导的谈判“被中国骗了还不够”,强调北京的承诺往往是“纸上谈兵”。耶伦作为华尔街出身的官员,更注重眼前利益,而川普则采取“两边兼容”的策略,推动谈判前进。蔡慎坤认为,北京的让步是为年底习川峰会营造氛围。如果没有具体成果,川普不会考虑访华。更深层的原因是,TikTok是北京的“软实力工具”,彻底丢失将削弱其全球影响力。因此,这次框架协议不过是“退一步保市场”,为过渡期留下空间。

芬太尼:公共卫生危机与外交博弈

与TikTok相比,芬太尼问题更具紧迫性和社会敏感度。美国2024年有近8万人死于芬太尼过量,占药物过量死亡的六七成以上。这已成为美国公共卫生危机,而非单纯外交议题。美国指责大多数芬太尼化学品来自中国工厂,经墨西哥贩毒集团加工后流入美国,形成黑色产业链。为此,美国国会高票通过“制止中国芬太尼法案”,仅4票反对。如果北京不让步,将面临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制裁。过去,美国多次制裁中国相关实体,但效果有限,因为北京通过新加坡等地设立“内资公司”规避管制,类似于芯片领域的“灰色通道”。在压力下,北京最近行动起来:将关键化学品纳入出口管控清单,对企业实施严格审批,并提出与美方探讨“可追溯标签制度”。但美国担忧这些措施执行不到位,北京则要求先解除部分关税作为回报,形成典型的“攻防拉锯”。

蔡慎坤认为,芬太尼问题可能成为中美少见的合作点。它不是地缘政治博弈,而是共同面对的“敌人”。对美国,这是生死存亡的社会危机;对中国,被贴上“全球毒品源头”标签将损害其“大国形象”。北京国内对毒品管控严厉,贩毒者往往判死刑,却纵容对西方的原料出口。这层“窗户纸”已被捅破,如果不解决,北京将自陷“毒品贩卖集团”的指控。习近平的亲信、公安部长王小洪主抓此事,但进展缓慢。前不久,美国制裁20多家中国企业,却收效甚微。蔡慎坤指出,马德里谈判的突破或许是北京在联合国大会前释放善意,李强访美将强调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在芬太尼、气候、粮食议题上应和西方诉求。这既是对美国的示好,也是对欧洲的表态:视中国为伙伴,北京愿意配合。但如果美国不回应,北京可在多边场合推卸责任,保留回旋空间。

江峰特别强调,芬太尼将是习川会晤的“总账”项目,川普不会轻易放过北京的责任,这与蔡慎坤的分析一致:北京的管控承诺若不落实,将成峰会绊脚石。方伟指出,川普的“禁运”策略将迫使北京在芬太尼上进一步让步,否则贸易战升级。章天亮认为,北京的“合作姿态”只是拖延,川普的失误在于过去对华太软,这次峰会将更强硬。这些评论进一步印证蔡慎坤的判断:北京的让步是迫于压力,而非真心转变。

李强访美:外交信号与多边舞台

李强访美本身就是中美缓和的信号。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联合国大会表面是多边外交,但时点敏感:联合国大会9月22日开幕,多国元首将发表演说。蔡慎坤认为,李强在纽约的活动等于告诉川普团队“中国愿意对话”。这比在北京接待川普更低调灵活,为未来几个月习川峰会铺路。美国官员倾向于将习川会晤安排在10月下旬韩国APEC峰会,但北京更希望在自家地盘接待川普,以盛大规模迎接。这符合川普的“场面喜好”,也避免习近平在国外被峰会主题抢风头。蔡慎坤分析,中美下半年关系将进入窗口期。四中全会后,北京大局已定,国际问题成焦点。但如果承诺不执行,关系可能再度紧张,像上个川普或拜登任期一样“不了了之”。蔡慎坤相信,川普不会给北京拖延机会,其第二任期将更强硬。

另外,BBC也报道,中美元首会面进入“倒计时”,北京或以“大排场、大订单”迎接川普,但战略竞争不会止步。德国之声客座评论指出,川普的邀请让习近平有机会“借力打力”,但前景不明朗。这些观点虽有不同侧重,但都强调会晤的博弈性,与蔡慎坤的论点不谋而合,即北京的铺路是战术性,北京难改战略劣势。

中央警卫局:权力博弈的隐秘漩涡

除了中美博弈,蔡慎坤认为不能忽略中共内部的权力动态,尤其是中央警卫局局长周鸿煦的去向。前不久传闻,周鸿煦将接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但至今无公开信息。这位局长不仅是习近平的贴身守护者,更是中共高层政治清洗的象征。中央警卫局负责中南海安保,权力巨大:不仅保护领导人,还监视高层活动,包括通话、会见等,报告给中办主任,再转习近平。警卫只听令于局长,即使高层也无权指挥。这使警卫局成为“最后一道保护伞”,也是权力博弈的漩涡。

蔡慎坤回顾历史指出,警卫局多次经历大清洗。

江泽民时代,局长由其亲信把控;胡温时期,胡锦涛访美前大换血,将江派势力清除。2012年十八大前,习近平消失两周,传闻遭遇暗杀,线索指向江泽民、周永康、薄熙来。十八大后,习近平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换掉身边警卫,从38军特种兵中选拔,直接听命中办,跳过警卫局。这打破惯例,暴露高层权斗。2012年王立军出逃后,胡锦涛炒掉贴身警卫,换上38军加强连,并下“铁律”:未经召唤进入三米内可开枪。令计划当时召集会议,却后来被曝与周永康勾结,其子车祸事件涉及警卫局调动。

2015年两会前,警卫局高层有大变动,局长曹清调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副局长王庆调信息工程大学。但王庆卷入令计划政变,被军纪委带走,后发现其家藏枪支弹药和巨款,神秘消失。接替者王少军来自38军,任期仅五年,2019年底卸任。2020-2021年,警卫局第二次大换血,无局长主持,由副局长暂代。2021年,周鸿煦从北部战区调任局长。2023年,王少军“病逝”消息被封锁三个月,外界质疑其卷入二十大胡锦涛被架出会场事件,或与周鸿煦有关。

蔡慎坤介绍,周鸿煦背景特殊,为四川文科状元,因家贫报军校,聪明灵活,文笔好。担任警卫局长期间,任习近平军队政治秘书,深得赏识。若接中办主任,其权力将超军委委员,统揽军队人事。蔡慎坤认为,这反映习近平对忠诚的极致追求,但也暴露内部不稳。警卫局局长如曹清、王庆、王少军、周鸿煦,背后是未解谜团:他们守护的不只是领导人,更是时代秘密。

方伟与章天亮在油管《天方夜谈》节目中提到,四中全会前,习近平机会见川普,但内部清洗如警卫局变动将影响其决策稳定性。江峰分析,习近平的“影帝”表演依赖忠诚守护者,但周鸿煦的升迁或预示更多清洗。以上观点与蔡慎坤的观点也一致,即警卫局动态是中共权斗的晴雨表,习川峰会前的不稳将放大北京的让步压力。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俄罗斯: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印度第4代坦克太奇葩:竟然搭载4个乘员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该来的终要来!菲律宾海军迎来新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