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不吉利征兆?中国阅兵时 母鸡不下蛋竟“打鸣” | ||||||||
wforum.com 2025-09-05 22:38 三立新闻 | ||||||||
近日,中国一名饲主在网络上分享了一则奇闻,引发广泛热议:他家一只养了三年的母鸡,不仅突然停止下蛋,还长出鲜红鸡冠,甚至开始发出宏亮的“喔喔喔”啼叫声,行为举止与公鸡无异。 这看似荒诞的母鸡打鸣事件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动物学界已知的罕见“性别反转”生理现象。 不过在中国阅兵期间出现这种不吉利的异象,仍引起关注。 专家揭秘:左卵巢退化,右性腺“雄起”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专家解释,这种奇特的现象背后,是动物体内复杂的内分泌系统在作用。 通常情况下,雌鸡体内同时拥有左右两侧的性腺。 左侧性腺发育为卵巢,负责产卵并分泌雌性激素; 而右侧性腺则处于休眠状态,功能几乎被抑制。 然而,当母鸡因年老、疾病(如卵巢发炎、囊肿或肿瘤)或受伤,导致负责产卵的左侧卵巢退化、功能丧失时,体内的雌性激素分泌便会急剧下降。 此时,原本沉睡的右侧性腺便可能被“唤醒”,并逐渐发育成类似睾丸的组织。 随着右侧性腺的活化,鸡只体内的雄性激素(如睪固酮)水平开始攀升。 这些雄性激素会逐渐改变鸡只的外观和行为: 鸡冠和肉垂变大、变红,羽毛变得更加粗壮有光泽,甚至长出类似公鸡的镰羽,开始模仿公鸡打鸣、展现领域性,甚至出现追逐其他母鸡的“公鸡行为”。 从生理学看:染色体性别不变,无法传宗接代 尽管这只母鸡外观和行为都变得像公鸡,但专家也强调,这只是生理上的“性别反转”,染色体性别(Chromosomal Sex)并不会因此改变。 也就是说,这只鸡仍然是基因层面上的雌鸡,只是内分泌系统出了状况。 由于其生殖系统并未完全转变,因此它无法产生有繁殖能力的精子,自然也无法让其他母鸡受精。 不过在中国传统说法里,母鸡打鸣常被视为不吉利的征兆,甚至在古代民间有母鸡司晨,家道不兴的谚语,意思是母鸡如果像公鸡一样啼叫,象征阴阳失序,会带来家庭或社会的不安。 明代《万历野获编》就记载过母鸡打鸣被解读为家运衰败、政局动荡的前兆。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