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凌晨4点,中年人在马驹桥打零工
wforum.com  2025-09-05 12:04  罗sir财话

他们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也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

凌晨4点,对一些“夜猫”年轻人来说,这个时候他们可能刚刚开始有困意,但在北京马驹桥,这里已经开始人头攒动。

从4点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到马驹桥,他们大多以男性为主,其中一些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张望等待着什么。

到了4点半,随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出现,人们的等待也开始变得清晰。

5点左右,马驹桥的包工头们陆续骑着电动车来到这里,还没有等到下车,声音已经随着人群传了出来,170元、180元日结,要来的走了。

这些早起的人群瞬间把包工头们围住,听听他们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工作。有在建筑工地浇筑混凝土的,有包装瓶装饮料或打扫建筑物的,还有水电装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从附近廉价的宿舍涌向马驹桥,到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马驹桥这个十字路口已经聚集了数百人。

凌晨4点,中年人在马驹桥打零工

马驹桥,是北京最大的日结工市场,没有之一。每天凌晨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聚集在这里,争抢一天辛苦工作的机会。

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先来的人拥有先挑工作的可能,也就更能够坐上面包车前往打工场所;还有的人自备安全帽或拖把,期待能够被包工头一眼相中。

而那些运气没那么好的人,将继续等待下一个机会,或者干脆回家。等到早上八点,一些白领上班族还在睡梦中即将苏醒的时候,人群几乎已经散去。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打零工的人们这一天的命运已经注定。

过去几十年,随着对外开放的东风,大量的务工人员也从农村涌向了城市,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和基建化,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而日结工市场则是新来者找到立足点、开始为过上更好生活最初闯荡的地方,在这里还流传着一句话:“落难者必闯马驹桥。”

日结工资,就意味着劳方和用人方不会签署雇佣合同,在今天形容这类人群还有一个更“时髦”的词汇,叫灵活就业者。

而随着宏观经济的多样化,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灵活就业者不减反增,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加入到“灵活就业”这个范围,且还在不断扩大。

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经有2.4亿灵活从业者。

灵活从业者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行业的下行。随着房地产市场难以为继,建筑工地的岗位和薪资都在减少,而工厂也想要更年轻,有更多专业技能的工人。

这也意味着,那些年龄较大的打工者,开始受到就业市场的冷落。

当就业市场开始冷落他们,一部分人不得已选择了日结市场。但今天,日结工也开始变得冷清。马驹桥附近的电线杆上贴着合租房广告每晚租金最低25元,这个价格并不贵,但即便如此,仍然有极少数人选择露宿街头。

凌晨4点,中年人在马驹桥打零工

在马驹桥,即便是当日结工,也需要“技巧”。

当包工头发出工作邀约的时候,打工者也往往需要同包工头进行薪资谈判。

类似的场景,和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很相像,选角导演来到群体中问演尸体有没有人去,而一群龙套演员则询问价格多少,以及是否包饭。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马驹桥上演。

几乎无一例外,这些人都被称之为“农民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最早一批农民工开始从农村涌入城市。

这一群体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19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阶段,农民主要在乡镇企业就业;1990年代的“离土又离乡”阶段,农民工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进入21世纪后,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局面。

马驹桥零工市场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马路招工”点,随着规模扩大逐渐规范化。工人们主要从事物流分拣、建筑小工等临时性工作,日薪约220元,但实际收入常被中介克扣,随着来马驹桥找零活的人越来越多,工作机会却更少了,日结工资被压得很低。

根据统计,马驹桥的日结工人平均每月工作不足20天,月收入仅4000元左右,远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这种收入水平难以支撑在城市的基本生活,也就谈不上储蓄或发展。

凌晨4点,中年人在马驹桥打零工

对很多人而言,随着年龄逐步步入中年,追求稳定的工作和有保障的薪水,是许多人的最终目标。但对马驹桥打零工的中年人来说,他们的选择似乎也并没有这么多。

日结工人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简陋出租屋,生活条件差,与城市主流隔离。他们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也难以得到保障,形成了事实上的“城市边缘人”状态。

这种状态不是他们想要的,但问题的核心也在于,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现状。

零工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缺乏系统性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随着零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用工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采用灵活用工方式,日结工需求可能还会持续增长。

预计到2030年,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占比将达到就业总人口的40%以上。

当10从业者里有4个都是灵活就业人员的时候,面对零工市场衍生出来的诸多问题,如何解决仍然是一个终极问题。

这几年各地针对零工市场都试图将其规范化和约束化,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短期内要想改变这数亿人的庞大市场,其难度依然不低。

个人养老保障已经出台,但对打零工的中年人来说,日结的状态才是他们更想要的模式,这也反过来加剧了整个行业的分化。

凌晨4点的马驹桥,是当代中年人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这个群体尽管总数不大,但这个群体的存在也拷问着我们,随着市场化的多样化和用工形势的复杂,未来要如何完善这部分群体劳动权益,仍然非常重要。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一张照片突显力量 两个超级大国时代到来
“惊雷-1”导弹竟然是.......
俄乌冲突想结束难了!曝乌军换了打法
“它”成中国奠定西太军事优势的关键
93阅兵现东风-61,给世界强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