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2025,移民潮下的加拿大,卷并快乐着? | ||||||||
wforum.com 2025-09-05 11:27 房东的ID | ||||||||
前阵子在美国待了过一段时间后,我与同行亲友前往加拿大,前后十天时间。 这是我第五次来到加拿大,除去两次只在温哥华的短暂几日,这算是第三次范围大且深入地以游客视角体验加拿大。 我的新感受是,加拿大这几年变化很大,无论是景区还是城市街道人都多了很多,以至于作为游客,出现了卷的体验。而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生活方式依然非常舒适,基础设施在大范围升级中,而且在一些消费体验上,与美国对比甚至感觉出来了一些性价比。 这则主题会根据地点和代表性感受来分享我这一次的加拿大见闻,有很多照片原图,以求图文并茂。 一、温哥华 温哥华是我最熟悉的加拿大城市,但在温哥华多少次都不觉得厌倦。这次我与一位2022年移居温哥华的好友聚餐时,他也表达了这个看法,他说他虽然来了三年,但开车20分钟出去,看到不同的天气和景色,还是时常会有wow的感叹。 从感受上说,温哥华有山有海还有漂亮精致的城区,加上夏天晴朗凉爽,可能还是北美唯一一个通勤一小时内就可以直达全年可见冰川的大城市,所以我觉得这里是整个北美夏天最好的去处。 2025年8月20日 怀特崖公园 ↑ 2025年8月20日 海天公路旁的一个漂亮社区 位于Oliver's Landing↑ 2025年8月20日,在本那比湖看本那比中心区↑ 几十年来,温哥华先后成为香港和内地新移民在加拿大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因此华人在温哥华有非常深厚的积累,温哥华机场的官方指示牌很早就是英语、法语、中文三种语言。在温哥华市区、列治文、本那比等等位置较好的区域,华人面孔和商户随处可见,印度人在温哥华一时半会儿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无法取代中国人,而到了远一些的兰利,虽然也有不少中国新移民,但这里之前几乎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这些新区中印度人相比中国人更多。 由于整个大温哥华地区的华人数量和商户都非常多,遍布整个都市圈,已经不是像纽约某个区域(如法拉盛)的存在了,而几乎所有和华人相关的商户现在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宝付款,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温哥华很多商超餐饮店都非常方便。 讽刺的是,我的美国银行信用卡在加拿大消费居然还需要3%的货币转换费,这相当于累计5-6%的支付成本,因为VISA或万事达的通道要收商户2-3%,我作为消费者又被美国银行收3%,作为对比,我在这些商户用微信和支付宝的商户没有任何手续费,还可以以更优惠的汇率直接用人民币消费,对消费者好、对商户也好,这加强了我在往期内容中的一个观点,以银行为代表的美国部分传统行业不属于美国优质资产,因为并不代表人类最先进生产力,美国的银行和中国其他同行相比并没有美国科技企业那样独一无二的优势。 在卡尔加里期间,一笔绑定BOA信用卡的Apple Pay支付,按汇率换算消费288.21美元,还给我额外增加了一个8.64美元的货币转换费↑ 一家温哥华餐厅的门口标识↑ 2025年8月20日 Cypress Lookout观景台望温哥华市中心和贝克山方向↑ 2025年8月20日 同一个观景台望UBC方向↑ 2025年8月19日 UBC校园里的一个公共桌椅↑ 温哥华之后,我们向东前进,目的地班夫。 二、小城生活 在温哥华到班夫之间,我住在一个内陆小城市Vernon的山上,这个地方依山傍湖,从阳台望出去非常有层次感。 距离我所住小城不远是BC省内陆的一个大城市基洛纳,这个地方更值得一提,说这里是大城市那是按照加拿大的标准,人口只有16万人就已经是BC省的第三大城市。 但如果按照面积来看,这里确实很大,因为高楼少,典型的北美摊大饼,而且可以感觉到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很高,完全不亚于温哥华 - 比如在长达100公里的奥卡纳干湖上,哪怕是工作日,你都能随处看到很多游艇和在玩快艇帆船的人。 在基洛纳印象最深的是葡萄园,沿着长条形的大湖,这里有无数的葡萄园,其中一些规模大和风景好的酒庄也被打造成了旅游点。 2025年8月21日 基洛纳湖滨的一处酒庄↑ 在BC省内陆地区逛逛,就会理解为什么这里没有类似春运的返乡或复工潮,因为这里的人没必要去多伦多或温哥华,本地的工作生活就已经在舒适区了,我相信中国未来也会是这样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熟悉的老家或距离老家不远的地方安居乐业。 三、班夫与卡尔加里 对我而言,这次是第三次来到班夫公园,这个公园的风景是世界级的,在这个季节来班夫多少次都是很难厌倦的;再者这些天班夫的天气和能见度特别好,我还基于之前的经历,特别研究了阳光方向来决定什么时候到什么点去,避免逆光并且追求湖水的鲜艳颜色,所以这次看到了很多很好的风景,拍到了很多非常漂亮的照片。 2025年8月22日 佩托湖↑ 2025年8月22日 班夫小镇↑ 2025年8月25日 梦莲湖↑ 2025年8月25日 路易斯湖↑ 2025年8月25日 翡翠湖和湖边一只小鸟↑ 2025年8月23日 通向班夫之路↑ 2025年8月23日 硫磺山顶↑ 2025年8月23日 弓湖湖畔↑ 2025年8月23日 明尼万卡湖↑ 班夫很美,但与之前相比是最大的变化就是卷了很多很多。 比如佩托湖的观景台,最佳机位总有至少十多人在排队拍照,然后最佳机位旁边也有很多人,你排到队后想拍一张没有其他人入镜的照片也不容易。在2019年,我第一次来这里时,大部分时间只有三四个人,甚至有时候可以感受只有我一人坐在山上看湖发呆的体验。 在班夫小镇的入口处有一个很大的Banff logo,只要不是睡觉时间都有人在排队拍照,十分钟以上排队时间是经常的。 2025年8月22日 班夫小镇入口处logo↑ 另外,班夫公园的核心景点的路易斯湖和梦莲湖已经不允许游客自驾进入了,需要提前预约公园巴士,为了防止被过早抢票,公园官网每天早上8点放出两天后的大巴席位,但经过我实际操作,在放出来的几秒钟时间里就没有位置了,最后我不得不去报名商业旅行团的车,这些短时团也带游客前往这两个湖,但费用比较高,每个人80多加元。 目前班夫小镇收费停车位的费用大概是温哥华市中心的两倍高(每小时7加元),但即便如此,就算是在工作日要找到一个地方相对不那么远的收费车位也是难上加难...总之班夫的人真的太多,如果趋势继续下去,班夫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景点不允许私家车进入,只能乘坐公共巴士游览。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班夫大约一个小时车程,是阿尔伯塔省最大城市卡尔加里,这个城市虽然很大,但漂亮精致,在最闹市的史蒂芬步行街以及周围,没有任何脏乱差和治安不好的感觉,卡尔加里的Chinatown也是我见过最漂亮干净的北美中国城。 2025年8月24日 卡尔加里和平桥↑ 2025年8月24日 卡尔加里塔↑ 2025年8月24日 史蒂芬步行街↑ 2025年8月24日 卡尔加里中央图书馆↑ 2025年8月24日 卡尔加里中国城见闻↑ 四、遍地印度人 一开始我提到加拿大的人多了很多,景区卷了很多,原因是多样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印度人是这其中最大的增量。 加拿大现在的印度人多到什么程度了呢?我感觉整个班夫公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印度人,他们的绝对数量和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人前些年的巅峰,甚至经营导游巴士带我们去路易斯湖和梦莲湖的小哥也是印度人。 后来我查了一些数据,找到了原因,印度人激增的背景是这些年加拿大为应对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扩大了移民配额。而恰好印度拥有大量英语流利的高学历技术人才(尤其在IT、工程、医疗领域),通过“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优先获得技术移民资格。 印度的留学生也在转化为新移民,以2023年为例,加拿大发出的104万留学签证中,印度人占了42万,而且印度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不一样,中国留学生有的选,即中国有大量留学生从加拿大毕业后会回国,但绝大多数印度人是非常不愿意回印度的,能留在加拿大就绝对不走。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在加拿大学习后,可通过PGWP(毕业工签)获得本地工作经验,再走省提名或快速通道拿永居,这是印度学生最常用的路线。 印度人的激增证明了印度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开放有长足进步,毕竟在加拿大留学、旅行、日常消费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但印度未来是否能成为一流国家也尚未可知,因为印度人的“润瘾”太强了,这导致印度最聪明的人绝大多数都在本国以外,作为对比,中国最聪明的人至少一半是在中国国内的,美国则是可以在全世界吸收自己想要的人才。 五、基础设施建设 加拿大大规模的移民涌入带来了大量新增人口,2021年开始,加拿大人口出现了一波显著的加速增长,这个趋势几乎全由新移民贡献,而且这些新移民大都集中在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拿大人口增长 与美国加州德州对比↑ 这次我在加拿大的经历,。无论是在温哥华、卡尔加里,还是加拿大一号高速公路沿线,给我的感觉都是大兴土木,这个大兴土木和我们中国过去的印象有些类似,主要就是两块:1是建房多,2是修路多。 如果你将去温哥华,可以试着从伊丽莎白女王公园导航自驾到列治文中心区,沿路会看到无数正在开发的楼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由过去低密度的独立屋推倒重建为高密度的公寓。由于这些独立屋的建成时间很早,那个时候这些区域还不是很中心的位置,所以占地面积往往比较大,建商只要以足够高的价格从老房业主手中买下三四套这样连在一起的房子,那么这地块的面积足够开发一栋规模不小的公寓,建商利润率可观。 但也是由于开发强度大,供给足够,再加上空置税和针对外国人的高达20%的外国人买房税,这些年来,整个大温哥华地区的房价并没有像2010年代那样大幅上涨了,而且还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结构化差异,那就是公寓和联排屋房价比独立屋更弱势,并且公寓租金五年没有上涨甚至还有下跌。由于温哥华房产的总价高,供给量大、有外国人买房税,同时租金回报率相比美国没有优势,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可以免除外国人买房税的本地身份,那么根本没有必要投资温哥华的房产,多伦多的情况也类似。 大温哥华地区公寓的房价和2018年相当,独立屋和联排价格和2021年相当↑ 除了建房子外,我们从温哥华出发往班夫方向自驾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个道路拓宽工程,以至于在很多的口子需要人工切换一个slow和stop的旋转排,这边走十分钟,那边走十分钟,耽误了不少时间,但伴随这些施工的完善,我相信一年以后再走这段路会有更好的体验。 六、餐饮与物价 我这一趟在加拿大吃了不少美食,惊喜地发现温哥华的卡尔加里的中餐不仅都非常不错,而且价格没有我想象的贵。事实上,除了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外,我这趟在加拿大吃的性价比最高的正餐就是两家中餐馆。 第一家是“一聚小馆”,这家店在北温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是我很喜欢的一家餐馆,老板是香港人,我2019年第一次来这家店,后来吃过很多次,主要是川菜+粤菜,每一道菜都很好吃,烤鸭做出了乳鸽的鲜美和多汁,这顿一共点了四菜一汤一份炒饭(忘记拍全照了,一份水煮鱼、一份烤鸭、一份酸辣汤、一份西蓝花日本豆腐、一份炒饭、一份牛肉炒扁豆木耳山药),算上税和小费,微信支付人均大约170人民币。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国内同样好吃的餐馆人均消费不会比这个低到哪里去,但可能环境会好一些。 2025年8月20日的午餐↑ 相比上面这种点菜吃饭,牛肉面这种相对国内更贵,下面这碗来自于我在网上攻略找到的一家面馆,名字叫王记牛肉面,一份20加元,虽然贵,但过了饭点门口车位都是满的,就坐还需要排队。 2025年8月19日的午餐↑ 在卡尔加里吃中餐的体验和温哥华类似,就是好吃不贵。我在做过攻略后去到一家川菜店(川天下),进门时感觉非常普通,但开口一吃就眼前一亮,在国内可以达到川菜馆前10%水平。我们点了五菜一汤一主食,合计151加元,也是用的微信支付。 卡尔加里在亚洲的知名度不算高,但好的亚洲餐厅真的不少,除了中餐外,卡尔加里的日本和韩国餐厅也都非常地道,比如下面的美食来自于一家日料店,主打烤串。 考察加拿大餐饮物价,基本上美国要多少钱的东西,加拿大的价格就是数字小于等于美国,并且计价单位从美元改为加元,而且中餐馆加拿大的价格优势还要更大。 目前美国人均GDP差不多是8.6万美元,加拿大只有5.4万美元,但你会发现美国的物价比加拿大贵出的幅度也在变大,所以按购买力平价考察,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均经济指标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我认为除了美国特定的行业(如高科技、金融)外,美加两国整体还是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生活方式差异很小并且互通有无,共享世界最长的不设防边境线,可以说是睦邻友好的典范。 另一方面,加拿大移民持续增加、人口增速加快,会在某些地方带来短期的竞争和拥挤感,但长期来说在全球老龄化不断加深,年轻人口成为战略资源的背景下,加拿大的潜力是令人期待的。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