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习近平避免与川普直接对抗 目标是… | ||||||||
wforum.com 2025-07-05 17:32 自由时报 | ||||||||
美国《华尔街日报》4日分析,在美中冲突中,美国总统川普正在发动经贸攻势,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吸取苏联的错误教训,正利用冷战策略应对美中竞争,避免直接对抗。 习近平的目标是与美国形成战略僵局,争取时间达成经济自给自足、全球“多边结盟”及军事力量增强等目标。 北京当局的政策顾问表示,习近平带着准备数十年的宏伟战略展开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他深知美国持续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因此寻求避免直接对抗,同时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方位竞争中稳住中国的脚步。 习近平寻求实现毛泽东口中的战略僵局,即一种持久的平衡,美国的压力变得可控,中国则赢得时间赶上美国。 美国克雷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兼季刊“中国领导人观察”编辑裴敏欣表示:“对中国而言,『战略僵局』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最现实、最理想的结果。”战略耐性、资源节约和战术灵活性对于实现这个僵局都至关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京正在进行一种游击战,这种策略源于美国已故前国务卿季辛吉对非对称冲突的看法,即“正规军队不赢就是输,游击队不输就是赢”。 苏联押宝重工业 中国寻求自行制造 习近平从苏联解体中学到的教训之一,经济是重要支柱。 苏联将所有经济赌注都押在重工业上,重点是能源和武器。 相较之下,北京正试图各方面自行生产制造,增强中国经济抵御美国贸易和技术限制的能力,同时仍利用世界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 北京多边结盟 避免孤立 另一个重要支柱是地缘政治,目标是避免苏联式的孤立。 这涉及削弱美国的同盟关系,同时推动北京所谓的“多边结盟”,即各国与多个全球大国接触,而不是选择单边押注。 此外,习近平战略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继续推动中国军事建设,但又不与美国进行代价高昂的军备竞赛。 过去3年,中国官方国防预算以约7.2%的速度稳定成长。 虽然此一增速超过中国整体经济成长速度,但占比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至关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各层面的控制。 习近平经常谈到苏联解体、苏共瓦解的原因。 2013年1月,习近平在掌权后不久,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对党内高层官员发表谈话即谈到这点,一个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亦即党的权威不容任何挑战。 中国研究苏联历史由来已久。 1953年,即习近平出生那年,毛泽东发起一场运动,推广苏联模式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是与毛泽东并肩作战的党内革命家。 1950年代末,中国几乎没有工业的时候,习仲勋前往莫斯科参观工业现场,了解其运作和技术。 这深刻影响习近平的青年时代,使他对苏联的价值观、历史和文化产生根深蒂固的钦佩。 一些党内人士称他的俄罗斯情结如此之深,以致近30年的中苏关系破裂也未能加以动摇。 但当习近平在21世纪初初出茅庐时,苏联已解体,他的观点也发生转变。 在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任内,他将苏联解体当作警示,强调意识形态的衰落和政治控制的丧失是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 掌权之初,北京对冷战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如何避免类似的灭亡,习近平尚未将中国视为与美国进行超级大国冲突的竞争者。 转折点是,川普2018年和2019年发动与中国的贸易战。 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向习近平展示美国维护霸权的决心。 中国顾问表示,北京领导阶层常对川普的施压策略措手不及,开始重新评估冷战,并聚焦如何与美国进行冷战并最终获胜。 2020年,COVID-19疫情几乎切断双边关系,习近平推出其新冷战战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双循环”,即在国内生产中国所需的产品,并将产品销往海外。 习近平借此启动一项全力以赴的举措,以更好地保护中国免受外部冲击,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冲击。 当拜登延续川普对中强硬政策时,习近平与美国打持久战的决心变得更加迫切,但他小心翼翼,没有效法苏联,建立高度孤立的东欧集团。 虽然他意识到中国可能需要脱离美国,但他仍确保中国不会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而是保持其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与低收入国家的融合。 例如,为了扭转有关中国通过掠夺性贷款困住斯里兰卡等国以获取影响力的指控,习近平及其团队对数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计划进行彻底改革,使该计划的贷款对于接受中国融资的国家来说更可持续。 中国顾问表示,习近平对党内机构的建议是保持耐心,相信全球力量平衡将不可避免地向中国倾斜。 这种“稳定的平静”旨在与美国混乱局面及川普政府不断变化的对中态度形成对比。 短短几个月内,白宫从对中国施加最大关税压力、试图孤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现在寻求双方都做出让步的广泛协议。 北京利用这种环境为自己谋利,为未来的竞争设定条件。 川普政府解散美国对外援助机构,这让北京有机会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之际介入。 在美国对中国学生签证设限,并大幅削减《美国之音》等机构的营运经费之际,中国却为美国社交媒体网红提供全额资助旅行,希望以此帮助推广“更酷的中国”。 除了贸易谈判之外,北京还希望恢复华府认为浪费时间的对话。 对习近平来说,这是一种拖延时间的策略。 中国的战略能否成功还远未可知,这样的政策也可能加剧中国经济困境,且中央集权也在抑制私人企业的活动,而一切自行生产的政策也在导致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不断加深。 然而,对习近平来说,这些可能都是为了实现消耗美国的长期目标,可以容忍的副作用。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