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川普兑现承诺 一场昂贵的胜利
wforum.com  2025-07-03 20:03  ETtoday

我们想让你知道...

川普这项法案让川普得以对选民说“我做到了”,但是,美国社会将如何面对川普这场“胜利”背后的代价与分裂,应该是未来好几任总统必须承担的历史共业了!

作者翁履中/美国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美国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的些微优势,通过了川普总统推动的3.4万亿美元一项伟大的美丽法案,实现其第二任期内第一个重大立法胜利。 法案不仅延长川普2017年任期内的减税措施,还新增多项针对企业、老年人、小费劳工和家庭的税收减免,并大幅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以抵销其财政成本。 整体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约3.4万亿美元国家债务,并造成超过170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或补助。

川普减税让人敬畏 也值得警觉

尽管部分条文包含民粹式减税,例如免除加班费与小费所得税,并设立“川普帐户”协助新生儿家庭储蓄,但多数受益者为高所得者、企业、国防工业与化石燃料企业。 相比之下,低收入家庭、移民、再生能源产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则成为最大的输家,承受医疗补助与食品援助的削减冲击。

川普透过一连串会议、政治施压与媒体运作,成功巩固共和党议员立场,并推动法案在自己设定的7月4日截止日前完成立法。 共和党内原本对法案财政赤字与医疗削减政策有所质疑的自由派与温和派,最终在白宫会谈与领导阶层施压下妥协,仅有两名共和党议员投下反对票。

民主党全面反对该法案,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创下众议院史上最长发言纪录,批评该法案“与魔鬼交易”,将“牺牲数百万依赖医疗补助的美国人”以换取富人税负减免。 民调显示,约49%的美国人反对法案,仅29%支持,显示民间观感未必如共和党所言“大获民心”。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法案最大受益者包括千万富豪、小企业主、制造商、私募基金与国防承包商; 最大受害者则为低收入者、清洁能源产业、移民与赌博收入者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法案也标志着对拜登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清洁能源政策的大幅回撤。

不可否认,这又是川普总统可以大书特书的胜利!

面对保守派选民,川普确实实现了承诺,美国也正稳步朝着保守派理想的方向前进:减税、缩减社会福利、压抑政府角色、释放商业能量。 如果说政治领袖的价值在于能否落实其愿景,那么川普此役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 (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这场胜利是为谁而战? 又是谁在买单?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与多家独立智库的分析,这项法案在未来十年将增加约3.4万亿美元的赤字,并可能导致超过170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补助或税收补贴。

低收入美国人所获得的福利减少幅度,远远高于他们从个人减税中得到的微薄收益。 加上食品券与补贴住房支出的削减,最脆弱群体首当其冲。

参议院法案在优化企业税负与提高经济效率方面无疑更胜众议院版本,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税法的复杂性。 小费与加班免税虽有选票吸引力,却导入了高度不对称的政策设计,违背“税收中立性”原则。 川普账户、各式抵免与限额的设计使税法变得更加繁琐,而这些制度性门槛最终会使中下阶层纳税人望而却步。

这项法案的本质,是以放宽对企业与高所得群体的税收义务为核心,通过削减公共支出来填补财政黑洞,并搭配一套具政治宣传语言色彩的政策包装——加班免税、小费减免、新生儿账户等。 它是政治行销的经典案例,但也是公共财政的长期风险累积。

从积极角度看,这次税改提供了一种明确的价值选择:更多自负责任、少些政府介入。 支持者会说这是自由市场的胜利,但批评者则会指出它牺牲了社会安全网,将国家推向更大不平等。

川普执政下 值得台湾企业谨慎看待的地方

不过,在川普执政下,所谓的由市场决定,正是值得台湾企业谨慎看待的地方

美国川普政府的经济政策走向愈发清晰:对愿意“投资美国、制造美国”的企业给予税务与规则上的诱因,而对那些仅在美国市场销售、却不实质投资设厂或就业的外企,则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与税务压力。

从对清洁能源税收补贴的取消,到川普账户设计中的美国国内制造偏好,再到企业研发费用化与利息抵扣的适用标准,川普政府明确向世界宣告,“投资美国”的必要。

这对台湾企业是严肃的提醒。 若未来希望继续深耕美国市场,台湾企业势必须重新审视其全球供应链与布局策略——不只是关税问题,而是税制、补贴、规范与政治风险的全面盘点。

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电动车供应链、半导体与绿能产业,若选择仅在海外生产再出口美国,在税制与法规上恐怕会逐步处于劣势。 而对愿意在美设厂、创造就业的企业,美国这一波税改提供了更多抵免空间与财政支持,也提供了政策清晰度。 在商言商,这不只是道德选择,更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现实考量。

台湾政府与产业界应更积极理解美国的“选择性开放”原则——过去全球化时代的市场自由流动逻辑,正在被带有国家安全、产业回流、就业本土化概念的“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逻辑取代。 现在的美国,不是欢迎所有资本,而是欢迎愿意与美国经济共同成长的资本。

总结来说,这项法案让川普得以对选民说“我做到了”,共和党也有理由庆祝其经济议程的落实,甚至外资也有清楚的方向。 但是,美国社会将如何面对川普这场胜利背后的代价与分裂,应该是未来好几任总统必须承担的历史共业了!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相关新闻:
普京给川普上了一堂历史课
川普最快7月4日开始通知各国新关税税率
这些人最亏 大又美法案让顶端20%年增收逾万
重大转变 10类人恐失去美籍 入了籍也不保险
川普发狠话:立即辞职!
“川普”
48小时新闻:
歼-20较之F-35的短板在于性能技术与作战文化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中国要建军事基地 被这国总理拒绝了
匪夷所思!乌克兰F16如被俄罗斯无人机击落
巴国防部长为何质疑歼-35战机的采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