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先重击,再谈判:川普对等关税战略解读
wforum.com  2025-04-03 12:19  印象与逻辑

  2025年4月2日,川普总统在白宫玫瑰园正式宣布美国将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最低10%的基准关税,并将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 “对等关税”。这一天被白宫正式命名为“US贸易政策的解放日”,而川普称之为“US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并称该计划为“经济独立宣言”。

  此次宣布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发生根本转变。川普提出的对等关税结构性地重构了美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他说:“我们将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强调这只是美国在多年贸易关系中“他们对我们收取的费用的一半”。白宫同时公布,自4月5日起,所有进口商品将被征收10%基准关税;而自4月9日起,日本与欧盟将分别被征收24%和20%的更高关税。

  最引人注目的是,CH将面临新征收的34%关税,而这将与川普此前征收的20%关税叠加。也就是说,自4月9日起,CH进口产品的基本关税税率将高达54%。如果包括拜登任期或川普第一任期已经存在的附加关税,可以高达73%。

  川普宣布,美国将利用关税所带来的巨额收入用于减税和偿还国债。他表示:“多年来,其他国家变得富有和强大,而这些国家大部分是以牺牲我们为代价的,而辛勤工作的美国公民却被迫袖手旁观。但现在轮到我们繁荣昌盛了。”他强调:“我们终于把美国放在第一位了。”

  他进一步指出,美国长期在全球贸易中“照顾所有人”,而“当你想稍微缩手,他们就会生气”。现在,“我们首先要照顾我们的人民”,“我们确实可以变得非常富有”。他认为,这一关税政策将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并最终导致“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低的消费者价格”。

640 (36).webp

  在玫瑰园当天的仪式上,川普身边站着来自钢铁、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工人,以及卡车司机等代表。他们象征着这项政策所指向的真正受益者——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的美国劳动阶层。

  与此同时,市场反应复杂。由于川普将征收高于预期的关税,市场下跌。股指期货在周三晚间盘后交易中下跌逾 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下跌 2.3%,约 1,000 点,纳斯达克 100 指数期货下跌 4.2%,标准普尔 500 指数期货下跌 3.4%。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这项政策的最终反应取决于川普政府的真正意图。如果这是一次结构性重建,旨在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提升本土产能、长期减少对其他低成本国家的依赖——也就是说,如果关税是长期性的,意在“重构美国制造”,那么市场的反应将会剧烈,投资者将重估全球供应链与企业利润模型。

  但如果关税只是作为谈判筹码,用于迫使其他国家重新签署更有利于美国的协议,那么其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将更可控,市场波动也将相对有限。

  目前来看,市场普遍判断川普会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保留战略强度,又避免引发不可控的经济与通胀冲击。

  川普政府的核心官僚团队,尤其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明确表示对等关税有三大目标:其一,纠正长期不对等贸易规则,尤其是那些对美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但自身享受零关税待遇的国家;其二,作为减税之后新收入来源,用于弥补联邦预算赤字并削减冗余开支;其三,是作为战略谈判筹码,迫使主要贸易伙伴在其他议题上作出让步,包括Fentanyl流入、知识产权保护与非法移民合作等。

  尽管政策方向明确,反对声音亦不绝于耳。自由贸易派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迅速表达不满。反对者普遍认为:第一,关税是对消费者征税,最终将导致物价上涨,伤害中产阶级;第二,这会引发贸易战,导致出口行业遭受报复性打击;第三,将扰乱全球供应链,加剧通胀风险,甚至引发经济衰退。

  此外,一些民主党议员公开抨击川普“攻击盟友”,尤其对欧盟、日本等传统伙伴施加高额关税。他们的批评集中在美国与全球盟友关系的紧张与可能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而对这些措施可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国内制造业压力、改善就业状况则反应冷淡。

  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党曾经以工人阶级政党自居,在20世纪的多数时期中代表着钢铁工人、装配线工人和劳工联盟的声音。然而面对这场关税改革,一些民主党领袖更强调“全球合作”“国际规则”和“联盟稳定”,却鲜有声音认真探讨美国本土制造业长期萎缩的现实。

  批评者指出,这种倾向反映出民主党在全球化时代身份的变化——从一个代表工人利益的政党,转向更加关注金融、科技和外交领域精英利益的联盟。这也是为何对等关税政策在部分产业工人群体中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支持。

  从政策本身来看,此次关税改革旨在通过调整进口商品成本结构,促使制造业投资更多向本土转移,同时提升政府财政收入和谈判筹码。无论成效如何,其目标是在当前的全球分工体系中,增强美国在部分关键领域的产业主导力与应对能力。

  而这场政策革命的背后,是三十年来美国制造业外移、产业空心化、工人阶层被抛弃的深刻反思。从匹兹堡到底特律,从钢铁厂到装配线,无数家庭的希望与尊严被挤压殆尽。这项关税调整,能否实现制造业回流、提升产业就业,还需依赖更多后续政策的配合与市场反应。但它确实反映出政府对长期制造能力外移、供应链依赖外部的不平衡现象的重新评估与应对。

  这就是4月2日的意义。它不仅是政策层面的调整,更标志着美国在面对全球贸易结构和本土产业能力问题上,试图进行方向性修正的一次尝试。

  展望未来,政策的后续走向将取决于川普政府下一阶段的战术安排。可以预期,这轮强势的对等关税更像是“先猛击一棒”的开场,其核心目的仍是推动贸易谈判。正如川普在过去处理贸易协议时所展现的策略,这一系列关税,很可能是为与各主要贸易伙伴重新协商条件争取筹码。

  未来几周内,我们有望看到美国与欧盟等国展开双边谈判,越南,柬埔寨,泰国非常可能单方面大幅减低关税,个别商品或行业可能获得临时豁免,类似于当前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安排。财政部长已经明确警告各国不要采取报复措施,其实也隐含谈判空间的存在。这一政策的真正考验,不仅在于施压的有效性,更在于美国能否通过谈判实现产业回流与经济利益的再平衡。US-CH之间的“煮酒论英雄”时刻估计也指日可待。

  曾在乔治·W·布什总统任内担任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的访谈对话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当前这些关税措施,以及它们对美国经济和贸易的最终影响?

  古铁雷斯:我会说,就像大多数人一样,这次的力度比我们很多人预期的要强一些。但这只是第一步。所以我预计,也可以说我假设,这些关税不会持续太久,不会维持到一个月、两个月之后,肯定不会延续到今年下半年。因此我属于认为这是一场大谈判开端的那一派。

  我会把这些关税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汽车,其实主要涉及的是墨西哥、加拿大和德国。韩国和日本如今对汽车已经不再征收关税了。所以关于墨西哥和加拿大,很可能会通过《美墨加协定》(USMCA)来解决。虽然该协定正式定于2026年审议,但希望在接下来一两个月内就提前推进。汽车问题将会被纳入到那场讨论中。至于德国,目前是他们对我们的汽车征收10%的关税,而我们只对他们征收2.5%。这点是可以通过谈判调整的。而这不仅仅是要把生产带回美国,还涉及到市场准入。如果德国降低他们的关税,美国企业就可以更好地进入德国市场。

  第二类是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这完全是为了谈判服务的。所以我们接下来会不断听到关税的消息,总统已经为他最擅长的事情设定了舞台——他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每天与这些国家进行一对一的谈判。

  这点很有意思。我们要思考,这些关税到底是为谈判准备的工具,还是永久措施?例如昨天,越南就大幅度下调了他们的关税制度。但总统并没有提到这一点,而且他仍然把越南列入了那些被征收高额关税的国家名单中。这在我看来说明,总统可能会利用越南本来就打算做出的调整,来宣称这是一场胜利。而总统正在寻找胜利,有这么多国家参与,我相信他最终会拥有一连串可以用来宣传的胜利成果。

  第三类关税,是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的10%关税。这一类很有意思。我不会简单地认为它只是为了阻止供应链转移而设下的。

  第四类,我会单独列出,就是CH。我不会把CH和其他这些国家归为一类。CH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议题,它需要特别的谈判。这不会只是打一通电话谈谈汽车的问题。那将是一场更重要、更具影响力的交涉,未来走向也很难预测。它可能是一个贸易协定,也可能是一个更大规模的议题。但毫无疑问,这次的力度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大。

  不过每一类都有它的组成部分,也都有它的解决路径。我不认为这些关税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歼-36五天三飞!洛马终于看不下去了
惨遭出局 北京又丢大单
歼-36!是中国重新定义空战的怪物
中国罕见高调炫耀歼-16 十年生产350架
看了成飞六代机的设计细节后,西方发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