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 ||||||||
考古新证!以国出土文物,圣经战役记载或非虚构 | ||||||||
wforum.com 2025-04-03 10:31 译言 | ||||||||
近日,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北部古城“米吉多”(今称特尔·米吉多,Tel Megiddo)的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可能证实《圣经》中关于古代战役记载的关键证据。 这一遗址在《圣经·启示录》中被描述为“末日战场”(Armageddon),预言其为善与恶最终决战的场所。而根据《圣经·列王纪》和《历代志》的记载,公元前609年,犹太王国最后一位贤君约西亚王(King Josiah)正是在此地被埃及法老尼哥二世(Necho II)所杀。此次发现的文物为这段充满争议的历史提供了新的科学支持。 埃及驻军痕迹与希腊雇佣兵线索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考古学家阿萨夫·克莱曼(Assaf Kleiman)与团队在米吉多遗址的行政区域附近,发掘出一座建于公元前7世纪末的大型建筑遗迹。该建筑内出土了大量产自埃及的粗陶器与草拌泥陶罐,以及少量来自东希腊地区的陶器。克莱曼表示,这些发现令团队“极为意外”,因为此前在米吉多从未发现此类文物。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希腊陶器——考古学家认为,它们可能与埃及军队中的希腊雇佣兵有关。历史文献显示,当时的埃及军队中确有来自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的希腊雇佣兵,而《圣经》的《以西结书》和《耶利米书》也隐晦提及吕底亚人(西安纳托利亚居民)参与了约西亚王之死。
争议中的约西亚王之死 约西亚王在《圣经》中被描述为一位虔诚的改革者,他废除了对耶和华之外其他神灵的崇拜,并被《马太福音》列为耶稣的直系祖先。然而,其死亡细节在《圣经》不同篇章中存在矛盾:《列王纪》称他在米吉多与尼哥二世的冲突中被杀,而《历代志》则模糊描述为“与埃及人的战役”。海法大学考古学家伊斯雷尔·芬克尔斯坦(Israel Finkelstein)指出,《列王纪》的记录更接近“实时”事件,而《历代志》的叙述可能包含后世解读。此次发现的埃及驻军证据,尤其是希腊陶器,为公元前7世纪末埃及势力在米吉多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物证,或能解释约西亚王在此遇害的历史背景。 “末日战场”的历史渊源 米吉多的希伯来语名称“哈米吉多”(Har Megiddo,意为米吉多山)在希腊语中被译为“哈米吉多顿”(Harmagedon),后演变为“末日战场”(Armageddon)一词。关于约西亚王在此被杀的原因,学界存在两种推测:其一,他率军阻挡了埃及军队北上叙利亚的路线;其二,他因未能向埃及缴纳足够贡品而被处决。此次发现的陶器残片虽未直接揭示约西亚王死亡的细节,但证实了尼哥二世军队在圣经所述时期的活动范围,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可信度。 考古与文献的交叉印证 尽管米吉多遗址的大部分区域已被发掘,但此次新发现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克莱曼与芬克尔斯坦等学者在《斯堪的纳维亚旧约研究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强调,这些证据不仅支持《圣经》中埃及军事存在的记载,还揭示了古代近东地区复杂的政治与军事网络。基督教网站分析人士霍普·博林格(Hope Bolinger)认为,米吉多作为多次重大战役的发生地,其“末日”象征意义或许正源于约西亚王在此的悲剧性结局。 此次考古发现为《圣经》中关于古代战役的记载提供了关键物证,凸显了历史文献与科学发掘交叉印证的重要性。尽管约西亚王之死的具体细节仍存争议,但米吉多遗址的埃及驻军痕迹无疑为理解公元前7世纪末的地缘政治格局打开了新的视角。随着进一步研究的展开,这片“末日战场”或许还将揭示更多跨越千年的历史谜题。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