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 坠毁的不只是战机 更是印度虚妄的"强国梦" | ||||||||
| wforum.com 2025-11-21 23:51 环球译视 | ||||||||
迪拜航展最后一天,印度光辉战机当着全世界的面坠毁了。这不是意外,是40年积弊的总爆发。从购物袋接油到航展坠机,这款被印度吹上天的"国产骄傲",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就在四天前,同一架光辉战机在静态展示时,机身漏油,印度地勤手忙脚乱用购物袋接油。这一幕被全球媒体拍下,成了本届航展最大的笑料。印度国防部事后辩称那是"排出冷凝水",但全世界都看得明白:那不是水,是油。而四天后的坠毁,不过是这场荒诞剧的高潮。 40年研发,超百亿美元投入,结果呢?一款空重超标的"超重轻型战机",推重比低下、载弹量有限、航电系统拼凑。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组装的这款战机,核心部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美国通用电气的发动机、以色列的雷达、英国弹射座椅、法国航电接口。这不是国产,这是万国牌缝合怪。 光辉战机项目始于1983年,初衷是取代老旧的米格-21。但从立项到2001年首飞,用了18年;从首飞到2015年正式列装空军,又用了14年;直到2019年才获得"最终作战许可"。整整40年,磨出来的不是利剑,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片。 所谓"国产",不过是政治宣传话术。HAL虽然负责组装,但核心部件没有一样是自己造的。发动机依赖美国许可,雷达靠以色列,弹射座椅靠英国,航电靠法国。这就像一个厨子,食材全是买的,只负责切菜装盘,却宣称这是"原创菜系"。 印度空军内部,光辉有个外号叫"机场装饰机"。因为出勤率太低,多数时间停在机库"保养"。2023年迪拜航展,该机因航电黑屏紧急返航;2024年3月,一架在训练时坠毁。问题不是某个环节短板,而是系统性溃烂。 光辉战机之所以拖了40年还不死,背后是印度独特的政治生态在作祟。政客需要"国产神机"来证明"印度制造"崛起;军方需要项目维持预算与就业;HAL需要订单维系生存。三方各取所需,唯独没人关心战机到底能不能打。 技术问题被政治掩盖,失败被包装成"阶段性成果",坠机被解释为"偶发事件"。这种操作,在印度军工圈是常态。但世界不会配合印度的自我感动。高技术军工领域,一个螺丝的松动、一行代码的错误,都可能酿成惨剧。 印度政府曾雄心勃勃要将光辉打造成国防出口旗舰,目标2024年军售额达50亿美元。但现实是:全球无一国家下单。2023年向阿根廷推销,对方转头买了二手幻影;2024年博茨瓦纳、尼日利亚考察后放弃;越南、印尼也婉拒试用。国际买家看得明白:光辉不是战斗机,是政治项目。 迪拜的浓烟,烧穿了印度"大国军工"的幻象。与其继续在"国产""自主""突破"等口号中自我催眠,不如直面现实:工业能力不是靠口号堆出来的,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光辉战机40年的荒诞剧,该落幕了。印度需要反思的不是为什么坠毁,而是为什么要让这样一个失败项目拖40年。资金、时间、人才,这些宝贵资源本可以创造真正价值。 对其他国家而言,印度的教训是一面镜子。民族主义可以激励人心,但替代不了工业基础。政治口号可以赢得选票,但造不出合格的战机。 坠毁的不只是战机,更是虚妄的"强国梦"。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