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 日韩核潜艇“双簧”背后藏着什么? | ||||||||
| wforum.com 2025-11-08 22:07 世界军事网 | ||||||||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东亚的海底,开始暗流涌动了?一边是韩国,借川普访韩之机,火速敲定“美韩联合造艇”;另一边是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高调宣称:我们也要造核潜艇了。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协奏。借美国“打火机”,点燃东亚的深海博弈。 表面“护航”,实则试探底线:日本动机绝非防御 小泉进次郎打的旗号,是“周边国家都有,我们不能落后”。听起来像是在维护安全,其实是一步步突破“和平宪法”红线的借口。日本真正的算盘,是三步棋: 扩张军力:核潜艇不是“护航船”,是远洋作战利器。它不是要守日本,而是要走出去,“下潜千里,打击千里”。 突破核门槛:日本手上握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民用钚库存,造不造核弹,不在技术,而在政治选择。一旦核潜艇项目开闸,核能力将全面实质化。 海上制衡中国航母:日本军方明言,福建舰让他们“夜不能寐”。核潜艇的目标,就是悄悄尾随、精准锁定。不仅是战术试探,更是心理战升级。 别忘了,70多年来,日本的“军国基因”从未彻底清除,只是压制在美国的“枷锁”之下。如今,美国自己松手了,日本当然要试探这根锁链还能拽多紧。 韩国这步棋,更像“美制主权租赁” 韩国这回,也不简单。李在明当着川普的面提出请求,川普立马拍板同意,但加了一句:“在美国建造”。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帮韩国,实则是拿着技术做交易、牵着建造当人质。韩国当然不傻,立即反击:我们要自己造。但美方态度立马变冷。 这就是美国的“科技绳索外交”。你可以拥有产品,但你别妄想拥有技术;你可以当盟友,但你别妄想当对手。韩国与其说是获得了“核潜艇许可”,不如说是进入了一个“受控自主”的陷阱:表面自由,实则被紧紧绑定在费城的船厂图纸上。 中美博弈背景下的核潜艇热潮:中国该警惕什么? 日韩的核潜艇野心,说白了,是搭着美国的“去中国化东亚再平衡”战略顺风车。但问题是,中国准备好应对这种深海对抗了吗?中国在工业链、造舰速度、反潜体系上,确实远胜日韩,但也面临三大挑战: 信息战与认知战:日韩若以“地区防御”之名强化军备,舆论场是否会倒向他们? 战术压迫感提升:核潜艇更隐蔽、更持久,一旦成规模部署,将对中国航母形成“无声围猎”。 战略误判风险加剧:多方核潜艇游弋在东海、南海,误判一旦发生,后果比常规军备冲突更难控制。 别低估日本的战略耐心,更别高估美国的控制力 有观点说,美国不会允许日本真正拥有核潜艇,以免“养虎为患”。这话听着有道理,但你要知道,美国不是不能控制日本,而是在战略上需要日本“适度不听话”。就像一条猎犬,你想让它咬人,就得让它觉得自己能挣脱链子。 所以,美国一方面以“技术转让”为诱饵,吊着日韩;另一方面又以“生产控制”为手段,掌控主导。这种不对称的同盟关系,注定让日韩既有野心,也有怨气。而一旦控制失手,美国面临的,可能不是“副将出逃”,而是“盟友裂变”。 中国不该只是“应对”,而要“定义规则” 当前中国在核潜艇、远海反潜、战略防御上有足够底气,但更关键的,是要在地区秩序中主动塑形,而不是被动接招。 外交上,要构建“去军事化航道联盟”,聚拢更多不愿被美日裹挟的东南亚国家。军事上,要加强远海联动演习,用实力塑造底线。舆论上,要主导话语,不再让“防御性建设”被污名化。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