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战略顺序优于同步,美国如何避免两线作战 | ||||||||
wforum.com 2025-10-03 11:15 战争岩石 | ||||||||
美国对伊朗6月核计划实施的毁灭性打击 ,为避开战略噩梦创造了短暂契机——即避免同时与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三线对峙。 随着伊朗威胁的消除,战略逻辑要求美国将目光转向俄罗斯。但阿拉斯加峰会上川普总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使这一进程复杂化。 普京已利用这一外交契机来加强对乌克兰的攻势 ,而莫斯科与基辅之间既无谈判前景,也难见美国更严厉制裁的威慑。 为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将和平进程武器化并逐步扩大在乌优势,美国应利用未来两年时间,主要通过外交手段系统性地削弱俄罗斯,同时加速欧洲防务自主进程——这将使美国最终能在陷入双线作战的必败局面之前,完成对中国的战略转向。 胜而不败 阿拉斯加峰会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川普对 "土地换和平"协议摇摆不定的立场 。直到后来与欧洲领导人举行的华盛顿峰会,川普才略微阐明了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并消除了怀疑者最担忧的情况 。 他既没有将战争归咎于乌克兰,也没有削减安全援助,更没有强加给基辅一个亲俄的协议 。相反,他重申了自己追求和平的立场, 支持由欧洲主导的乌克兰安全保障 ,同时敦促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责任 。 在试图整顿欧洲"防务体系"的过程中,川普政府希望推动战略再平衡,促使欧洲伙伴承担起欧洲大陆大部分安全责任,并在没有美国直接援助的情况下应对区域安全局势恶化的挑战。随着美国日益警惕地关注印太地区,这两个目标都至关重要。 这一策略反映了战略必要性。美国面临三个对手: 伊朗这个持续不断的不稳定因素 ,正致力于发展核武器;俄罗斯这个紧迫威胁 ,入侵乌克兰并威胁北约 ;以及中国这个国际领导地位步调一致的挑战者 。 这些相互竞争的威胁凸显了美国的"战略同步性" 难题 :如何在不过度消耗国家资源、力量和注意力的情况下,同时威慑并在必要时击败中国和俄罗斯?答案是无法做到。相反,应该对威胁进行排序处理 。 从拜占庭到威尼斯,从哈布斯堡奥地利到爱德华时代的英国,大国都通过掌握排序艺术得以存续。正如战略家韦斯·米切尔所阐释的,这一策略要求集中力量逐个击破:先针对一个对手的破坏潜力,再转向威慑或击败另一个更具威胁的对手。 以色列近期实践了这一策略, 有条不紊地瓦解伊朗的"抵抗轴心"—— 先哈马斯 , 再真主党 , 最后伊朗本土 ( 在美国协助下 ),而非同时在多条战线与多个敌人开战。 美国也面临类似机遇,面对其独特的一系列挑战,但机会之窗正在关闭。 伊朗已除,余下两强 在以色列和美国六月发动空袭后,伊朗的核计划遭到"严重破坏",进度被推迟长达两年 。这是数十年来美国首次能将战略重心从中东转移。按照"分步处理"逻辑,必须在冒险进行一场无法取胜的两线作战前,先削弱其中一个竞争对手。但该选择哪个对手? 俄罗斯是最明确的选择。莫斯科实力较弱且率先入侵乌克兰;理应首先受到惩罚。通过持续支持乌克兰来削弱俄军力量,或将威慑——至少能迫使其重新考量—— 莫斯科与北京未来的潜在行动 。反之,若俄罗斯带着领土收益及基辅亲克里姆林宫政府结束乌克兰战争, 侵略的价值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 。 分步处理的必要性 自2022年以来, 美国战略一直通过支持乌克兰来惩罚俄罗斯 。但随着俄罗斯逐步集结足够兵力和弹药以将消耗战引向对其有利的方向 ,乌克兰若不能解决自身在兵员 、 物资装备以及战略和作战层面的限制,将无法持续抵抗俄罗斯 。正如川普八月底所言 ,乌克兰"拥有出色的防御能力,却不被允许发动进攻"。 美国的限制因素加剧了这一挑战。 在未进行相应国防工业改革的情况下向乌克兰和以色列输送弹药 ,已危险地消耗了美国的库存 。鉴于美国实力的物质限制,应优先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应对俄罗斯威胁。短期经济外交施压可收立竿见影之效,而欧洲安全责任与能力的重大调整则需要中长期逐步实现。 华盛顿或许只有四年时间来实施正确的战略排序。第一年和第二年应聚焦于:通过持续情报支援与军事训练帮助乌克兰阻止俄军推进;放宽限制乌军对俄本土实施远程打击的 " 审查机制 ";夯实欧洲国防工业基础;同时对支撑莫斯科战争机器的两大支柱 ——俄罗斯金融体系与能源贸易 ——实施系统性打击。 足够强度的施压或将在2027年前瓦解俄罗斯的战时经济 ,届时专家研判莫斯科可能再无能力维持乌克兰战事。 第三和第四年应加速推进欧洲防务自主化,使美国能够将注意力和军事力量重新聚焦于迫在眉睫的印太挑战。 在此期间,乌克兰和欧洲可选择性接收弹药或先进武器 (在条件允许且必要时)的转让 ,前提是欧洲需承担更多安全责任 ,并对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进行实质性投资。 尽管欧洲可能需要长达十年才能实现全面防御自主,但这种分阶段推进的策略能确保转型进程启动 ,并在其他美国威胁警报最早于2027年拉响之前,使俄罗斯军事实力持续衰退。 无论出现哪种突发情况,欧洲各国都将处于更有利的态势——必要时可独自持续数年威慑或抵御俄罗斯的侵略。 因此,美国无法回避的战略困境要求在时序中再分时序:当下施压西方外交;来日构建欧洲防务自主。 排序策略(第一):切断俄罗斯的生命线 尽管自2022年以来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持续制裁 ,但漏洞仍使俄罗斯得以继续资助其对乌克兰的战争。为填补这些缺口,美欧应瞄准俄罗斯的两大战争资金支柱:金融业与能源贸易。欧洲领导人长期希望川普对俄采取更强硬惩罚措施 ,却同时为俄罗斯战争机器输血,这与其表态自相矛盾。 最近数周, 川普敦促欧洲人停止采购俄油、购买美国军火、动用冻结资产并强化制裁 ,以践行他们对美国提出的要求。此举完全正确——仅2024年,欧盟国家就进口了价值270亿美元的俄罗斯能源 。 法德意等主要经济体仍拒绝全面切断贸易,欧盟则回避次级制裁 ,并对动用冻结俄资产畏首畏尾。 首先 , 制裁所有俄罗斯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美国应与欧盟、非欧盟北约成员国及日本合作,禁止与俄罗斯金融机构的所有交易(对逐步减少俄罗斯能源采购的欧洲国家给予极短期豁免 ),同时华盛顿应协同盟国政府动用那笔3300亿美元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不仅限于这些资产的利息——用于资助乌克兰安全事务,包括欧洲对乌防御援助。 其次,西方应切断俄罗斯能源的流通渠道。去年, 石油和天然气占俄罗斯政府收入的30%,尽管俄罗斯以折扣价( 每桶60美元 )将贸易转向中国和印度等需求旺盛的进口国 。 与此同时, 主要抵制者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仍在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削弱了西方更广泛的施压努力。 欧盟宣称要在2027年前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这一目标尚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战略排序。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 冯德莱恩提出2026年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更雄心勃勃的目标更接近标准,但若能在2026年夏季前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将更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任何更早的时间表都将面临巨大阻力。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数十年来以俄罗斯进口为中心的能源政策,导致其缺乏进口替代能源的足够基础设施。 然而,在2026年夏季之前,欧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速这一转型:增加拒不合作国家对现有欧洲液化天然气终端和管道容量的使用权限,加快替代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为管道投资提供资金,并通过经济激励与战略压力相结合的方式迫使这些国家转向其他进口渠道。 具体措施可包括:欧盟优先向切实推进俄罗斯能源独立的国家拨付绿色转型资金(下一代欧盟计划),同时将凝聚基金拨款与能源多元化时间表挂钩。 7月,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定了新的价格上限 :比市场平均价格低15%。川普政府应同意这一新价格上限,说服剩余盟友和伙伴接受它,并制定计划每季度收紧价格上限。 政府应扩大对协助俄罗斯石油贸易企业的" 次级制裁 ",同时扩大对俄罗斯影子舰队油轮的制裁范围以与欧盟和英国的清单相匹配 ——这些清单规模近乎美国的两倍,且能有效遏制俄罗斯能源贸易。 最后,应当允许乌克兰打击维持俄罗斯战争行动的能源基础设施。五角大楼应放宽对廉价、可替换的远程武器系统的限制,例如新型增程攻击弹药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使乌克兰能够瞄准俄罗斯炼油厂和关键能源节点。 尽管川普已批准乌克兰接收3550枚增程攻击弹药——首批10枚将于2025年10月交付,第一批840枚将于2026年10月交付——但除非五角大楼解除近期对乌克兰使用美欧远程武器系统的限制(特别是针对能源基础设施打击的限制),否则这些交付将收效甚微。为维持局势升级管控,五角大楼仍可限制针对纯军事目标的远程打击。 这些措施将切断俄罗斯的资金命脉,加速其不可持续的战争经济解体,在莫斯科能够重整旗鼓并在乌克兰或其他地区取得优势之前削弱其力量。 排序策略(第二):欧洲防务建设 俄乌战争加速了欧洲的防务建设 。德国如今已成为全球军费开支第四大国 ,并将国防安全支出排除在宪法债务规则之外,从而为数十亿欧元的防务投资铺平道路, 彰显其承担更多欧洲防务责任的决心。 防务热潮已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北约盟国承诺到 2035 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5%用于安全和国防。欧盟拨款1500亿欧元用于联合防务采购。成果令人鼓舞:到2025年底,欧洲的年弹药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每年200万发,是战前水平的六倍。 欧洲领导人日益认识到和平需要实力支撑。正如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在8月所阐释的,欧洲唯有"以实力为后盾……在平等地位上,才能与俄罗斯探讨和平与缓和"。 要使欧洲与俄罗斯"平起平坐",美国应在三个领域展开合作。 首先,建立明确的分工机制:欧洲盟友负责主导常规作战力量 ,美国则在其优势领域提供" 托底 "支援。 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强国应在乌克兰附近前沿部署" 安抚部队 ", 随时准备在停火或局势升级时进驻乌克兰西部 ,既向乌军学习经验,也提供后方梯队支援。欧洲伙伴需在主导北约框架下的空中与海上行动 、以及巡逻应对俄罗斯灰色地带活动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与此同时, 美国将提供情报监视侦察覆盖、后勤运输保障、核威慑力量及前沿驻军。若实施得当,到 2027 年欧洲应能独立承担日常常规威慑与防御任务,而美国转为专业支援角色。 其次,加快国防工业合作,将欧洲伙伴从依赖美国军事装备的消费者转变为具备自主作战能力的生产者。 这需要共同资助工业产能建设,突破供应链瓶颈 ,并解决多年" 管理式衰退 "造成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同时意味着通过向关键盟友——尤其是德国、法国和荷兰等成熟军工国家——提供类似AUKUS协议的出口管制豁免延伸政策,共享155毫米炮弹、远程精确导弹和防空导弹等关键国防及两用技术。最终目标是将" 零散的各国[国防]工业 "整合为统一标准化的欧洲国防工业基地 。 第三,通过多年期批量采购合同从盟国政府激增战区弹药产量。欧洲各国应建立或扩大战争储备库存以补充弹药存量,向工业界发出持续需求信号。太平洋盟友可加入欧洲采购联盟 ,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对不堪重负的美国生产能力的依赖 。 这些措施虽不会让欧洲一夜之间实现完全防务自主,但将增强欧洲威慑俄罗斯的能力,使美国得以妥善转向太平洋。 精打细算的风险 这种分阶段策略存在风险,特别是在2027年关键的"戴维森窗口"期之前,美国对太平洋地区的关注度会降低。但北京方面持续发展着必要的军事能力,若发现美国在转向太平洋之前专注于欧洲,中国可能会加快其时间表。 太平洋盟友已对美国未来在该地区的承诺感到不安。 澳大利亚和日本抵制了美国要求增加军费的压力,日本甚至取消了部长级会议。 多个盟国对美国脱离亚洲的趋势表示担忧 ,并探讨了减少依赖美国的战略前景 。分阶段应对可能加深这些裂痕,给中国提供通过经贸手段加以拓展的机会。但若迫使太平洋盟友加强战备,也可能增强盟友的自主能力 ——只要他们做好更独立行动的准备。 分阶段策略还会限制美国的外交资源。将大量精力投入欧洲制裁协调与国防工业合作,势必削弱美国在亚太组建联盟的能力,以及为太平洋盟友提供必要军事培训与资金以强化其防御的力量。 伊朗核计划恢复时间表带来了另一重复杂因素。尽管美国空袭可能使伊朗的核计划倒退长达两年 ,但一些独立核专家评估其重建周期为六个月至一年 。 若伊朗在俄罗斯仍保持军事强势时获得突破性核能力,这种分阶段策略就会失败——反而会引发其试图避免的三线作战战略噩梦。 然而,这些反对意见恰恰强化了应快速执行而非彻底放弃分步策略的论点。 上述风险确实存在,但另一种选择——坐等中俄同时将美国拖入战争——则更为危险。分步应对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全美国的军火储备,为太平洋战事争取备战时间,同时通过外交手段惩戒俄罗斯并巩固欧洲威慑力量。 但选择分步策略必须承认:实施窗口比预期更为紧迫,容错空间也比历史先例建议的标准更为狭窄。 把握战略机遇期 随着伊朗被遏制、欧洲安全局势改善、乌克兰守住防线以及俄罗斯实力削弱,美国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短期内可削弱俄罗斯威胁,同时重建欧洲安全架构以实现对俄长期威慑,从而最终能将资源与注意力集中应对本世纪的头号对手——中国。 若美国能比对手更有效地利用未来四年,将彻底改变战略格局。这将使西方联盟从保护关系转变为平等伙伴关系。通过提升盟友能力与责任分担,成倍扩展美国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此举将避免美国被迫在欧洲与太平洋之间作出战略抉择。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