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舰载无人机会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吗?
wforum.com  2025-10-01 12:29  央广网

为提升航空母舰在现代战争中的适应能力,目前多国正在重新设计舰载机联队,积极推进以无人机逐步替代有人飞机的装备发展计划。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无人机因其发展速度更快、研发与制造成本更低,可在训练和实战中更大胆地投入使用。不过,这一趋势也将不可避免地对未来海军战术运用乃至海军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无人化是最大优势

如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舰载大型无人机的研发和部署。今年8月,美国海军表示已与四家大型国防公司签订合同,授权其设计大型作战无人机,未来可随有人飞机从航母起飞。本月,土耳其在“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部署了武装无人机。11月,载重能力达1600公斤的大型无人机“莫哈韦”预计将从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上起飞。法国方面此前也表示,计划于2038年在其未来的航母上搭载小型无人机,到2040年将搭载大型武装无人机。那么,为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舰载大型无人机的研发与部署?与舰载有人机相比,舰载大型无人机具备哪些优势?军事观察员邵永灵对此进行了分析。

邵永灵:首先,无人机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执行高风险任务,无需考虑飞行员安全问题,从而大幅拓展海军的作战范围。其次,无人机研发不受人员安全因素限制,试飞和系统升级更为灵活,迭代速度更快。此外,无人机因无需配备生命支持系统,节省下的空间和重量可用于增加燃油、武器和探测设备,从而显著提升作战能力。

高风险空中任务仍需探索

资料图:美国“莫哈韦”无人机(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舰载无人机加快部署应用,有分析认为,这将对未来海军战术运用乃至海军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那么,舰载无人机最可能在哪些具体作战场景中率先颠覆传统战术流程呢?邵永灵认为,目前在运输补给、空中加油、预警侦察等相对固定或低对抗性的任务中,无人机已展现出可靠潜力,但在短期内仍难以执行高风险的空中格斗等任务。

邵永灵:无人机可承担运输、空中加油等任务,也完全能够执行长时间滞空且相对安全的预警作业,远程对海对地打击更是其常规应用方向。理论上,无人机还可作为有人机的“忠诚僚机”协同作战,但仍需有人机提供指挥控制。

目前来看,虽然无人机理论上能胜任多项任务,但作为舰载无人机,尤其在航母环境下的实际应用仍需逐步探索,研发过程需不断积累经验。尤其是在空战格斗等高风险对抗场景中,无人机短期内难以取代有人机,这类复杂任务仍需依靠人工操控。

完全取代人类仍有争议

资料图:MQ-9B舰载无人机(来源:中国军网)

那么,随着舰载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未来是否会出现“有人舰载机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对此,邵永灵进行了以下分析。

邵永灵: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实现无人作战并无障碍,但最大的制约来自心理与伦理层面:人类始终希望保留最终决策权,不愿将作战流程完全交由人工智能掌控;而在道德层面,由机器执行杀伤行为是否合理也存在争议——当战斗者自身也面临风险时,决策会更加审慎。若能在完全规避自身伤亡的情况下肆意造成伤害,战争的门槛或将大幅降低。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细节曝光 中共首艘核航母004动工
普京签字20天不到 黑瞎子岛有了大动静
大群美女围观101空降师M119榴弹炮开火
土耳其五代机梦碎 中国或成“救命稻草”
俄乌战局突变 “多打一”已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