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别有用心?俄提议中国将新武器投入俄乌战场 | ||||||||
wforum.com 2025-09-06 15:09 俄语大世界 | ||||||||
九三胜利阅兵式上,解放军亮相的诸多新型武器装备让世界惊叹不已。 隔壁昔日的老大哥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俄知名军事评论员、退役上校米哈伊尔·霍达连诺克在观看了解放军阅兵式之后,按捺不住地大声疾呼,称中国应该效仿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武器投入俄乌战场,把乌克兰当作新装备的试验场。 霍达连诺克说,俄乌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国家持续向乌军提供武器设备。9月4日,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在巴黎举行线上会议,讨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基辅当局认定装备精良的军队才是最好的安全保障,因此决定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武器装备。当然,乌克兰现在一穷二白,资金得西方盟友给,武器也由他们提供。 俄专家指出,乌克兰有西方盟友,俄罗斯也有战略伙伴,而且军事实力不俗。在北京的阅兵式上,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展示了各种最新型武器装备,包括反舰导弹、作战和侦察无人机、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系统以及各种反无人机装备。但是,对于任何一种武器来说,真正的考验就是战争。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检验其技战术性能是否名副其实。无论工厂试验、联合试验还是国家试验,都无法给出明确、无可置疑的答案,不管它们如何逼近实战条件。
换言之,实战是最好的磨刀石和试金石。 霍达连诺克举例说,解放军在阅兵中展示了新型主战坦克ZTZ-201,这款装甲战斗车辆被认为体现了一种新的作战理念,即以机动性、对无人机的主动防御和数字化集成取代传统的厚重装甲。那么这种作战理念正确吗?这种思路合理吗?如何检验并确认其优异的战术技术性能?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把一批(大约1000辆)这样的坦克投入到俄乌战场,在那里经受实战的洗礼,并收集必要的作战应用统计数据。比如,在战斗中俄罗斯的一些坦克会同时遭到60架无人机的密集攻击,那么中国的ZTZ-201能否顶得住这样的蜂群攻击? 又比如,九三阅兵中展示了大量无人机,其中包括作战半径达1600公里的GJ-11“利剑”无人机。据称该机的有效反射面积极低,仅为0.009平方米,因此能够在空战中大显身手。但如何验证呢?只能让GJ-11参与到俄乌冲突当中,让实战来验证其卓越的隐身性能。 霍达连诺克还提议解放军派防空导弹部队,参与俄对乌空袭行动。他指出,解放军防空导弹部队并没有实战经验。阅兵中亮相的所有防空系统都未曾参加过实战。解放军空军参战,不仅能验证新型防空系统的实战性能,也能检验人员的训练水平。 最后,霍达连诺克向“中国同志们”喊话称,将新式武器投入俄乌战场,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不要再拖延不决了,再拖就来不及了。如果俄罗斯完全凭自己的实力击败敌人,中国阅兵展示的新武器只能停留在展品层面。而如果这些新武器能够在俄乌战场大放异彩,中国的国防工业出口潜力将提升几个数量级。 不得不说,霍达连诺克上述言论还是有一定的迷惑性和煽动性的。不过,在明知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秉持中立立场,希望各方和平解决的情况下,还出此“馊主意”,有居心叵测之嫌。众所周知,中国举行胜利阅兵,展示新型武器,是为了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是为了火上浇油,加剧世界动乱。中国新型武器自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霍达连诺克想让中国蹚俄乌战争这趟浑水,办不到。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