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九三大阅兵到底要释放什么信号? | ||||||||
wforum.com 2025-08-30 22:35 世界军事网 | ||||||||
国家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阅兵? 你看看最近几年都发生了啥: 疫情刚过去,供应链在重构,俄乌战争还没结束,中东那边又开始热闹,再往咱们周围一看,台海、南海、朝鲜海峡全成了地缘高危区。 大家嘴上说和平,结果军费一个比一个高。 德国血脉觉醒,军费直接翻倍,日本撕下伪装悄悄松动了“和平宪法”,就连宇宙无敌泡菜国都整出了航母发展蓝图。 如果你对历史稍微有点了解,就能发现,这一幕是不是有点眼熟? 01 没错,一战爆发前的世界,就跟现在,一毛一样。 当时的欧洲也是一片岁月静好,科技突飞猛进,像什么电报、火车、钢铁全部上线;各国之间的贸易额在不断创下新高,英德法奥之间的资本流动比现在的中美还频繁;更不要说,德皇、英王、沙皇都是一个祖母,没人觉得这几个国家会打仗。 那为啥还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呢? 可能有的人会说,是大鹅挑事、德国人好战、塞尔维亚的中二少年触发了萨拉热窝事件。 这些都只是表现,要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的背后是经济捆绑着社会。 咱们看看当时欧洲都发生了啥? 德国正在经历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边拼命发展重工业,一边在疯狂爆兵,军事预算每年上涨10%以上。 后果就是,工业跑的太快,债务根本追不上。 1913年的时候,德国的国债余额已经逼近20亿金马克,占到GDP的60%,而且越来越依赖短期国债,也就是债务利息非常高。 德国还搞了大量的铁路、港口、殖民地扩张,都是些长期烧钱项目,政府财政已经严重透支。 再看奥匈帝国也是一团浆糊,他们本来就地广人杂,内部民族矛盾一大堆,税收体系落后,货币长期贬值,财政收支连年赤字,完全就是靠着外债和贵族捐款勉强支撑。 更关键的,他们这些烧钱国家,大多都是借的英国人的钱。 当时的大英金融业遥遥领先,伦敦资本遍布全球,从南非矿山到沙俄铁路,从奥斯曼军港,到德国的制造业债券,英国人几乎把全球的优质项目全投了一遍,是世界最大的债主。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债务的雪球是越滚越大,但英国想要收帐,德国和奥斯曼却根本还不起。 尤其到了1912年以后,德国的财政濒临崩溃,债务利息已经超过军费开支,德皇干脆摆烂,迟迟不肯还款。而奥斯曼那边直接耍流氓,宣布暂停支付部分外债本金。俄国则因为国内动荡,黄金储备骤降,也拖欠了一部分国际借款。 这仨国家,几乎同一时期搞了个“连环违约”,英国人看着几十亿的贷款可能血本无归,就开始慌了。 那英国人都干了点啥? 为了要钱,他们发挥地缘大师的微操手段,不仅加强了对埃及和中东的控制,还偷摸在全球扩大军事部署。意思很直白,你不还钱,我就在你的贸易通道上搞点事情。 这在德国人看来,等于锁死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庞大的工业产能没办法向外输出,贸易通道还被英国人掐得死死的。 也就是从那时起,德国开启暴兵模式,准备在海上教训英国老地主。而法国和德国有世仇,他们一看机会来了,就跑到俄国煽风点火,一番相互影响下,欧洲开启军备竞赛。 这种你不让我发展,大家就都别发展的搏命型思维,也成了很多国家的集体共识。 所以你会发现,一战前的紧张局势,其实不是从枪杀斐迪南大公开始的,而是从各国的财政撑不住开始的。 再看今天的世界是不是也一样? 美国国债超过了37万亿美元,光是还利息就要花掉全年财政收入的1/4。虽然每次债务上限谈判都跟个肥皂剧一样,但民主党和共和党谁都清楚,光靠印钱,是没办法清掉债务的。 所以川总一上台就要打贸易战,美国关税已经来到了1933年的水平,那时候的美国正在经历大萧条,随后就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然而其他国家的债务也不比美国好多少,欧元区的债务占比是88%,日本的公共债务大概在235%,而咱们不算地方债也超过了60%。 就这么说吧,全球没有一个正常国家能通过经济增长清掉债务,要么继续印钱,要么重启系统,而战争就是最直接、也是最高效的系统清算方式。 一场战争,可以让政府开启战时经济模式,很多平时做不了的事情,都能一口气搞定,比如强制购买国债,推动产业重组,利用军工带动制造业升级,战后还能发一轮债、印一轮钱、再搞一波基础设施刺激计划,让战败国分担建设成本。 你可能觉得太魔幻了,但别忘了,美国就是靠二战起家,战前经济一塌糊涂,战后GDP翻倍,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顺便还用马歇尔计划收编了半个欧洲。 俄罗斯打到现在,军事拉跨,但石油收入反弹、军工订单暴涨,西方冻结了它的海外资产,它也赖掉了欧美债务,还成功完成了产业和资本的重新洗牌。 就这么说吧,当经济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想按重启键。只不过,有的人是扔导弹,有的人在打贸易战,不管你参不参与,最后都会被卷进去。 02 当然,国家打仗除了要清掉债务,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动机,争夺资源,说直白点,战争就是一场资源的重新分配。 你想啊,国家要发展,得有能源、有港口、有稀土、还要有航道。可这些东西可不是你花笔钱就能买到的,特别是那种地理位置卡脖子的地方,比如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通道,还有红海航线、黑海粮仓,这些地方不去抢,是不可能有的。 你看一战前,也是这么一种情况。 当时,英法作为传统老牌帝国,已经把非洲、亚洲瓜分得差不多了,就连比利时都分了一块刚果。 而德国作为后发国家,殖民地还不到英国的10%,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有地方卖,所以他们就想在非洲和中东搞点事情,建一条贯穿奥斯曼的柏林-巴格达铁路,直通波斯湾。 大家看下地图就能明白,一旦这条铁路建成,德国就能绕过大英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一杆子杵到中东和印度洋,相当于把枪口对准了英帝国的喉管上。 而奥斯曼之所以倒向德国,那是因为他们的财政和军队烂得不行,只能靠德国贷款勉强续命,对于建铁路这件事也就没啥抵抗力了。 所以一战还没开打,英国人就开始给阿拉伯人画饼,战争后期,还派出劳伦斯搞了一场阿拉伯大起义,顺便把奥斯曼的地盘给分了。 战后,英法美三个老六坐在谈判桌上画线,像什么伊拉克、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全都是列强分赃搞出来的国家名字,说是民族独立,其实是一种资源托管。 后来,这种套路被玩得越来越溜。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没直接抢地盘,他们玩的是控制关键节点。 亚太这边,美军进驻冲绳和横须贺,把太平洋门户牢牢守住;韩国成了第一道缓冲;菲律宾新加坡则是备用港口。 欧洲那边,马歇尔计划让各国经济绑定美元,建立北约,实际上是美国掌握了欧洲的军事指挥权。 这就是新时代的分地盘,不是看谁拥有领土,而是看谁控制交通咽喉、资源通道和军事节点。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又吃了一轮红利。 东欧集体倒向西方,乌克兰自我阉割,俄罗斯手忙脚乱处理国企私有化,一堆石油和天然气资产被西方企业悄悄接盘。 20世纪90年代,BP、埃克森、美孚这些石油巨头跑到俄罗斯,和当地寡头联合割韭菜,那场面,就像是资本版的诺曼底登陆。 而现在的情况也差不了太多。 你以为大毛打二毛只是因为“北约东扩”? 实际上,乌克兰是欧洲粮仓、俄罗斯的缓冲地带、天然气管道的关键中转站,一头连着欧俄能源,一头卡着黑海出海口,这地方不出事才怪。 再看红海,那条航线掌握了欧洲30%的外贸通道,谁控制住也门就能堵住喉咙,现在胡塞武装敢用弹弓打航母,不是因为头铁,而是背后有大国在打代理人战争。 03 讲到这儿,大家就能明白,现代战争不是占你家房子,是要控制你的系统资源,也就是粮食、能源、航运、稀土、甚至是云上的数据库。 这些资源决定了一个国家有没有制造能力、有没有议价权、能不能独立自主,谁掌握了这些,谁也就掌握了下一个经济周期。 而战争,就是把这些资源重新洗一遍。 以前靠市场谈判、外交磋商没啥问题,但现在全球贸易重置,很多事情是没办法谈的,于是打仗成了效率最高的解决方式。 一仗打完,地图重画、港口重分,还能用战后重建的名义把产业链升级一轮,即洗牌又洗脑,核心目的就一个,改变游戏规则。 你也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牌桌,谁当老大,谁就制定规矩;谁能打赢,谁就拥有发牌权利。 回顾二战后这几十年的和平时期,大家基本是在美国的规则下博弈,但时间长了,老大德不配位,旧秩序也明显守不住了。 新兴国家不想被美元收割,中俄开始本币互换,阿拉伯国家研究“石油人民币”,非洲国家搞起了数字货币联盟; 而联合国形同虚设,WTO越来越像个菜市场,一带一路、金砖扩容、去美元化正在全球蔓延…… 如果按照正常的剧本往下演,美国地位被取代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很明显,他们是不想主动退位的。 乌克兰战争不仅是地缘冲突,也是美元秩序与“多极结算”的冲突,欧元经此一战,肯定是没啥出头之日了。 而中美的博弈,不光是芯片卡脖子、科技围堵,更是规则主导权的战争。AI、绿色能源、碳市场、数字货币……所有新产业背后,都藏着一场“谁来写下一轮游戏规则”的大赛。 战争未必是全面开火,它可以是一个规则体系对另一个规则体系的全面封锁,也可以是一场制度之间的降维打击。 过去是靠导弹赢得战争,现在是靠规则赢下世界。可一旦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只剩下一个方法,把规则打烂。 你今天听说谁被制裁了,其实就是被“系统打断”了。 比如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美国不让咱们买芯片、光刻机,那产业升级就被卡在路上。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很多国际交易就没办法进行。 你以为大家还在吵吵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实际上这已经是战争的一部分,真正的剧本早在深水区里展开了。 那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咱们为啥要在这个时间点搞一场大阅兵? 答案很简单,就是要明确对外释放一个信号:中国有足够强的实力和决心,维护周边的安全红线。 战争可以在欧洲、在中东,但绝不能在亚太!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同一个套路。 真正的大变局,往往不是从一颗子弹开始的,而是从一张债券、一条航线、一次脱钩,悄悄展开。 战争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但世界已经开始重新洗牌。 此文完。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