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的革命性发展
wforum.com  2025-01-20 15:11  阿隆随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大批新型武器装备作为新质作战力量登上海战舞台、担任海战主角,导致海战样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对战争演进和结局发挥了战略性作用,在世界海军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的建设运用实现了革命性发展

(一)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要武器,夺取制海权的作战行动由“巨舰大炮”舰队决战让位于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空立体决战

航空母舰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出现,但由于受技术发展水平和“巨舰大炮”思想的影响,一直被作为“战列舰的眼睛”来使用,主要担负侦察支援、火力校射支援、防空支援等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真正实现由辅助舰变为主力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新的核心作战力量。

随着1940年底英国航母编队空袭意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特别是1941年底至1942年初日本航母编队连续攻击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及美国、英国、荷兰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基地后,航母的巨大作战威力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各国海军纷纷将军备重心由战列舰转向航空母舰。

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将一半经费用于建造航母,新建各类航母104艘,战列舰仅建造了9艘;日本新建航母15艘,战列舰仅建造了2艘;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共有220艘航空母舰服役参战。而且航空母舰作战的成败得失成为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进而深刻影响整个战争的进程。在太平洋战区,著名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莱特湾海战中,作战双方都以航空母舰为主要兵力,进行海上、空中、水下的立体决战。在大西洋战区,英美海军组织了护航航母编队,在德国海军破交潜艇可能实施海上补给的海区进行搜索性打击,保交行动取得重大胜利。

战争实践证明,航母的作战威力主要体现在舰载机上,舰载机可用于执行攻击对方的水面舰艇、潜艇和大中型勤务舰船,袭击基地、港口设施和陆上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等诸多作战任务。为充分发挥舰载机的强大作战威力,要求在海战兵力编组上必须以航母为核心,配属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补给船等组成航母编队,实现攻防一体化,形成强大的对海、对空、对潜、对岸作战能力。在实际的作战行动中,要求以航空母舰的作战行动为基准,为海军兵力兵器分配作战任务、制订作战计划、实施作战行动。由此确立了航母在现代海战中的核心地位,航母已成为海战舞台上无可争辩的主角,海上作战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基本上以水面舰艇为主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作战。与此相适应,夺取和保持海战场的制海、制空权成为海军作战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役的中心内容,而夺取制海、制空权的作战行动也由马汉曾大力倡导的“巨舰大炮”舰队决战让位于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空立体决战。

图片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航空母舰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要突击兵力,从而取代了几十年来形成的战列舰的海上霸主地位。对此,保罗·肯尼迪曾深刻指出:“太平洋战争中,航空母舰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战列舰的衰落显得最为明显。”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则坦言:“对于维护一个国家的霸权而言,以战列舰为主力的舰队已经变成了一个脆弱的工具。”1945年7月英国海军部在给内阁的备忘录中指出:“航空母舰部队已成为海军的核心。”曾任苏军副总参谋长、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院长的伊万诺夫大将在《战争初期》一书中明确提出:“太平洋战争初期战役的经验,推翻了把战列舰当作海军主力舰艇的观点,而将航空母舰提到了首位。航空母舰能够把飞机运往远处,使其接近突击目标,能够在离己方海岸数千海里之远的地区建立空中优势。”一场伟大的海战变革就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

(二)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广泛投入使用,海战场演变为涉及水面、水下、空中、濒海地区、电磁等多个空间领域的立体化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理论的成熟,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成长为海军的重要兵力,使海军真正成为由五大兵种组成的综合性军种。而海军各兵种作战威力的显著增长,使海战的作战样式和手段进一步丰富,作战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海战的胜负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更大,海军也由此获得了“小三军”的称号。这就使得海战场由原来水面舰艇之间的火炮对决,演变为涉及水面、水下、空中、濒海地区、电磁等多个领域的立体化战场。其中,潜艇、航空兵甚至可以独立开辟海上战场,担任海战的主角,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在向海军部长的报告中坦言,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和潜艇部队是“海军的骨干”,摧毁日本海上实力才能达到“控制海洋”的目的。

潜艇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隐蔽性好,生存力强,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单独或与其他兵力协同完成战略、战役、战术任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就投入战斗,显示了不俗的作战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潜艇的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增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共有潜艇600多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取得了快速发展,共建成1600多艘,潜艇战术技术性能有很大提高,排水量增加到2000多吨(有的达到4000多吨),下潜深度100~200米,水下最大航速7~10节,水面航速16~20节,续航力达1万多海里,自给力1~2个月,装有6~10个鱼雷发射管,可携带20多枚鱼雷,并安装有1~2门舰炮。到战争中、后期,潜艇装备了雷达、雷达侦察仪和自导鱼雷,德国潜艇还安装了用于柴油机水下工作的通气管。潜艇战斗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各大洋,担负攻击运输舰船、水面战斗舰艇和侦察、运输、反潜、布雷及运送侦察、爆破人员登陆等任务。

战争期间,各国潜艇共击沉运输船5000余艘、2000多万吨,大、中型水面舰船300余艘。大西洋海战爆发初期德国海军潜艇规模有限,但随着新型潜艇的下水和航路截断学说的完善,特别是邓尼茨担任海军总司令后,德国将潜艇作为海军建设的重点,先后新造1188艘潜艇,14艘供应潜艇,采取狼群战术,在大西洋展开了贯穿战争始末的海上破交战。同盟国在大西洋海域损失的舰船高达2100万吨,其中68%是被潜艇击沉的。太平洋战争期间,仅占美海军总兵力16%的潜艇,击沉了日本商船总吨位的55%、日本军舰的29%。美军潜艇共击沉500吨以上的日本商船1113艘,总注册吨位达到532万吨;击沉日本航空母舰4艘、护航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42艘;对日本潜艇共进行43次攻击,击沉23艘,约占被击沉潜艇的19%。美军潜艇还先后对特鲁克群岛、中国台湾、日本本土及周边海域进行封锁,并在日本领海、日占海区、航道进行过35次布雷活动,共布设658颗水雷,击沉击伤舰船27艘,切断了日本从东南亚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线,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空中力量的作战威力越来越大,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海战中航空兵的运用越来越成为影响海战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说初期的飞机只能用于海上侦察、巡逻等辅助性任务的话,那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兵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海上突击威力,具有独立进攻能力,成为海战的主要突击力量。海军航空兵参加海上作战,其作用不仅在于夺取制海权,更重要的是还在于它改变了海战的形式及传统的海战方法和理论,改变了海战的兵力组成。有航空兵参加的立体化的海战样式已取代了过去舰对舰的平面海战样式,战列舰统治海洋的时代已经结束,任何坚持传统海战方式的理论和做法都可能导致海战的严重失利甚至失败。海军航空兵具有对舰艇的天然优势,是典型的不对称作战。水面舰艇如果缺乏空中掩护,就将完全被置于敌机的威胁之下,成为活靶子。

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除了1937年9月14日在虎门外海与日本海军进行过一次水面舰艇对抗外,其余都是与日本航空兵作战。由于没有航空兵的掩护,中国海军损失的舰艇除自沉外,几乎全是被日本飞机击沉的。如:国民党中央海军的舰艇在抗战中自沉13艘,被敌机炸沉32艘,只有1艘是被敌舰击沉的;广东海军仅“平西”号炮舰幸免,其余34艘全被日机炸沉;电雷学校20多艘舰艇也仅剩2艘炮舰及5艘快艇。其他战场也是如此,意大利在地中海遭受同盟国空中武器突击损失130多艘舰艇,占损失总数的38%;英国在地中海被对方航空兵击沉63艘,占总数的26%。在太平洋战场,美日航母舰载机的对决始终是双方作战行动的主轴,航母特混编队的海上决战和兵力投送作战对于美国1943年至1945年攻占日本人控制的岛屿、摧毁日本的军事力量和将日本的战争能力扼杀在其本土等发挥了关键作用。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美国拥有一支约100艘航空母舰(其中有20艘大型甲板航母、9艘轻型航母和约70艘小型护航航母)、4.1万架舰载机和6.1万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所组成的强大海军力量。

(三)海空立体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破交与保交作战、封锁与反封锁作战大放异彩,海上作战样式发生了革命性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战样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仅传统的接舷战、撞击战难见踪影,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列舰近距离火炮对决作战也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海空立体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破交与保交作战、封锁与反封锁作战。

关于海空立体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投入使用,使海战由平面变成了水下、水面二维作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航空兵的大规模投入战争,使海战进一步演变为水面、水下、空中三维立体化海战。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注重发挥海空总体优势,实施海空立体作战迅速获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在偷袭珍珠港时,日机首先对珍珠港周围的机场进行了空中攻击,仅几分钟几百架美机就成为残骸。从台湾起飞的日机对驻菲律宾的美空军基地实施突袭,仅半小时就赢得了入侵菲律宾所需要的制空权,为后续登陆创造了条件。日本海军第1航空舰队飞机将英国的“反击”号、“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击沉,使英国彻底丧失了东亚制海权,最后导致驻守新加坡的13万英联邦军队投降。太平洋战争中、后期,美日双方利用航母编队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海空立体决战。中途岛海战中双方出动11艘航空母舰展开殊死博斗,日本损失4艘航空母舰,成为日本攻势作战的顶点,从此日军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战争实践充分证明,现代海战是立体化战争,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

关于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登陆战运用的鼎盛时期,登陆战规模之大、次数之频繁、战术之多变、组织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战争期间,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登陆行动,平均每月有一次大规模的登陆战。世界各国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和运用,也达到了巅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41年大战开始时为66000人,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发展到485000人,增长了6.4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陆战队。战争期间美英海军陆战队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区进行了60余次较大规模的登陆战。在欧洲战区,诺曼底登陆战役宣告了德国的灭亡已成定局;在太平洋战区,美军对日占诸岛的登陆战是太平洋战区战略反攻的主要内容。苏联海军陆战队在大战开始时共约100000人,到大战结束时发展到367000人,增长了2.67倍。战争期间,苏联海军共进行了113次中、小规模的近程登陆战,它对苏军在稳定濒海方向的防御和展开全面反攻发挥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也有一系列成功的登陆作战行动,尤其是战争初期,德军在挪威登陆,日军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爪哇的登陆等。从1942年起,德国和日本着眼抗登陆作战需要,在海岸防御地带开始布设各种水下障碍,包括专门的抗登陆水雷,与同盟国展开了激烈的抗登陆作战,然而在盟军的猛烈攻击下,大多以失败告终。

关于破交与保交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参战国家大多为沿海国家甚至岛屿国家,如:英国和日本为典型的海岛国家,美国、苏联、中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其他主要参战国则为沿海国家,这些参战国与其他国家的力量投送、经济联系、物资援助等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因此,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保持己方交通线畅通,破坏对方交通线,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使得保交与破交作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海战样式,双方围绕保交与破交展开了激烈争夺。德国在大西洋展开了贯穿战争始末的海上破交战,其目的就是要断绝英国的物资供应,窒息英国的战争经济。德国潜艇的主要攻击对象不是对方的海军作战力量,而是装载各种物资的商船船队。在这场被丘吉尔视为“生死攸关的斗争”中,英国等同盟国损失惨重,英国曾因此而一度陷入难以为继、无法进行战争的困境。同盟国为保护海上运输线,建立了由潜艇、岸基航空兵、水面舰艇组成的具有一定纵深的立体护航体制。1942年5月美国海军开始采取护航制度,并逐步健全完善护航船队体制,扩大护航海域,采取海空协同反潜战术,逐渐扭转了不利态势。到战争结束,德国共损失潜艇778艘,其中719艘被盟军击沉、59艘因事故原因损失;在德国潜艇部队服役的官兵共约4.1万人,阵亡和失踪2.8万人、被俘0.5万人,损失率高达80.5%,是德国陆海空三军诸军种中损失率最高的部队。英国、美国等同盟国为支援苏联抗击德国的入侵,建立了从冰岛到苏联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北方航线,战争期间共输送1700万吨物资,为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确保侵略东南亚期间本土与东南亚国家之间海上交通线的畅通。美国针对日本高度依赖海外能源资源的致命弱点,利用海空力量打击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和商船队。到战争结束时,日本的海上交通线被完全切断,战前拥有的600万吨和战时新造的910万吨商船,仅剩下181万吨,日本从事战争的能力遭到重创。

关于封锁与反封锁作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出动“支那方面舰队”及其所属第三、第四舰队,在海上实施封锁作战,缉拿、扣留中国舰船,封锁中国基地、港口,并于1937年至1942年先后在大沽口、淞沪地区、舟山群岛、杭州湾、连云港、大亚湾、海口、三亚、钦州湾及雷州半岛登陆,还侵占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封锁中国沿海,切断了来自海上的外部援助,企图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中国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滇缅公路,并在盟军的支援下开通驼峰航线,从陆上、空中输送援助物资。战争末期,美国对日本发起“饥饿战役”,海军航空兵向日本沿海港口、航道布雷约12000枚,共击沉击伤日本舰船670艘。在“外线作战”中,美国先后对日本占领的150多个港口及其接近航路上布雷约13000枚,击沉击伤舰船355艘。日本对外海上交通线的中断,加速了日本的彻底崩溃,在促使日本最终无条件投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演进过程中发挥了战略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海军围绕夺取并掌握制海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其成败对陆上战争的胜负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战争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海军充当急先锋,始终冲在第一线,打通了走向侵略扩张巅峰的道路

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之所以能取得战略主动权,侵略图谋暂时得逞,骄横一时,与其拥有较为强大的海军,并注重充分发挥海军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中国海军无法在海上抗击日军,不得不退缩到黄埔江和长江,这使得日本侵略者如入无人之境,在中国沿海肆意登陆入侵。淞沪会战中,在正面作战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日军动用海军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3艘)于11月5日运送兵力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登陆,包抄了国民党军队的后路,使国民党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不得不撤出上海,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作战失利、付出重大伤亡后退出上海及外围阵地而告终。紧接着,日本沿长江方向长驱直入,占领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赤城”“加贺”等6艘航空母舰上的360多架舰载战斗机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击沉、击伤战列舰8艘,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沉重打击,日本由此掌握了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随后,“日军通过马来战役、菲律宾战役、荷属东印度战役、缅甸战役以及西南太平洋岛屿诸战役,消灭了英国远东舰队,击溃了盟军的联合舰队,把占领区推进至北起千岛群岛,东经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南经所罗门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帝汶岛、爪哇岛,西经安达曼群岛、抵缅甸一线,夺取了3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1.5亿”,实现了战争初期的战略目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巅峰。

欧战爆发时,德国海军编有战列舰舰队、侦察(巡逻)舰队及潜艇舰队,共计15.95多万人,舰艇排水量35万吨;海军航空兵编有14支岸基航空中队,约150架飞机。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陆、海、空三军大举入侵波兰,波兰陷入灭顶之灾。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当晚德国海军“U-30”号潜艇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约200海里击沉英国客轮“雅典娜”号,拉开了大西洋海战的序幕。随后德国逐次投入大型水面舰艇、辅助巡洋舰、航空兵和潜艇各种兵力进行大西洋破交作战。从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3月,德国击沉英船115艘,计39.4万吨。1940年4月德军出动11个大队,234艘舰艇、1300多架飞机进攻丹麦、挪威,在挪威的奥斯陆等8处实施登陆,迫使英、法联军退出了挪威,德国在挪威沿海建立了多个海空军基地,进而控制了北海大部分海域,使其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北海和大西洋,从北面威胁英国,并保证了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安全顺利地运回德国。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英、法军队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德国随即占领了法国沿海港口,并以此为基地直接进入大西洋袭击英国的海上航线。针对英国加强护航措施,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发动了狼群战术对英国运输船进行集中袭击。德国的破交战使英国遭到重大损失,到1941年底,英国共损失商船700多艘,计500多万吨,海上交通线几乎被德军完全破坏,陷入了被动防御的困境。

(二)战争中期同盟国海军奋力夺取各大洋制海权,扭转了开战以来的被动局面,促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

各同盟国海军通过打击歼灭侵略者的海上有生力量,有力扼制了敌人的凌厉攻势,稳住了阵脚、控制了局势的不断恶化;通过破坏侵略者的海上交通线,截断了其国内外战略物资和大宗商品的进出,削弱了其战争潜力;通过对侵略者本土的战略轰炸,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狂妄心态,初步掌握了各大洋制海权,太平洋战场、大西洋战场、北非中东战场、欧亚内陆战场相继出现转折点,彻底粉碎了轴心国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对进、会师印度洋、进而霸占全世界的战略图谋,使战争进程开始朝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是中途岛海战。1942年5月,美日双方进行了珊瑚海海战,美军挫败了日军进一步扩大战略进攻的企图。6月4日爆发了中途岛海战,日本被击沉航母4艘、重巡洋舰1艘、各类飞机332架。日本不仅没有达成战役企图,而且在中途岛方向参战的4艘航母全部被消灭,元气大伤,攻势势头锐减,从此以后,联合舰队再无过去的辉煌,风光不在。而美军则由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此役也被看成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大西洋战场的转折点是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破产。为应对德国的“狼群”战术,改变大西洋海战的被动局面,美、英两国通力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按照租借法案,英国用加勒比海地区的8个基地换取了美国50艘老式驱逐舰,用于反潜护航。美军进驻冰岛,拥有了通向欧洲大陆的跳板。美英两国海军进一步加强护航体系,开始使用声纳、磁力探潜仪和刺猬弹等武器装备,并将空中巡逻的范围扩大到北起格陵兰、南到弗里敦,在大西洋所有基地周围800海里以内都可得到远程轰炸机的掩护。1943年3月下旬,由于同盟国以护航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反潜兵力和新式反潜技术装备发挥作用,加上冰岛基地也可提供空中支援,使德国海军潜艇受到严重打击,活动日益困难。5月23日,德国海军除留下少数储油量不大的潜艇外,被迫将其余潜艇撤至亚速尔群岛以西海区。至此,大西洋战场的形势开始发生转折。

北非、中东战场的转折点是阿莱曼战役。1941年春,德军为援助意大利而进入北非,与英军展开了拉锯战。德国、意大利受制于难以完全控制地中海的制海权,缺乏对在北非作战的隆美尔军队持续有力的支持保障,石油、弹药、粮食等时断时续,北非战场遂形成了相持局面。1942年8月初,丘吉尔亲抵埃及开罗视察,改组了英军中东司令部,任命亚历山大上将为中东英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中将为第8集团军司令,并要求英军发动攻势,歼灭德意非洲集团军。英国通过大西洋、印度洋航线对在埃及作战的英军进行了全力支援,提供大批的兵员和物资,对取得阿莱曼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德意军在阿莱曼的失败,使之丧失了非洲战场的战略主动权。英军按预定计划,将德意军逐出利比亚、埃及,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全面胜利。它宣告了轴心国企图占领北非、建立地中海帝国的愿望的破灭,对北非的形势乃至整个地中海战区的形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阿莱曼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该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转到盟军方面。”正如丘吉尔所言,阿莱曼战役之前,我们没有打过一次胜战;阿莱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

欧亚大陆战场的转折点分别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相持向战略反攻的转变。同盟国通过海上航线对苏联、中国等以陆上作战为主的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对中国坚持长期对日抗战、由战略相持走向战略反攻,对苏联顶住希特勒的猛攻、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扭转苏德战场的战略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对中国的物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通过香港对中国进行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辟西南陆上大通道和驼峰航线,英美物资通过海运输送到印度,然后通过陆上、空中运输到中国战场。其中仅“驼峰航线”,就向中国输送战略物资80多万吨。对苏联的军事援助,一方面通过北方航线,经冰岛到苏联北方港口运送援助物资,另一方面通过印度洋至波斯湾,经伊朗、高加索方向进入苏联境内。

(三)战争反攻期同盟国海军全线出击,大举歼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海军,为向其沿海和本土发起进攻、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扫清了障碍

经过一系列海上决战,各同盟国沉重打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海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上的制海权,彻底掐断了侵略者的海上交通线,截断了其兵力调动和物资流动,摧毁了其国民经济和战争机器,涣散了其军心士气和抵抗意志,同时也有力地保证了同盟国自身海上战略机动、大规模登陆行动的顺利实施,为解放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一步一步地压缩侵略者的占领区,直至向其本土发起猛烈进攻,最终迫使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占领其全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太平洋战场,莱特湾海战吹响了日本军国主义彻底覆灭的号角。从1943年5月开始,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北、中、南三个方向先后发起全面反攻。首先在北、南两个方向拉开战线,从北太平洋方向将日军驱逐出阿留申群岛,从南太平洋方向突破日军在所罗门群岛、新乔治亚群岛等密集岛礁构成的防线,直逼日军在南太平洋的核心军事基地腊包尔。然后于1943年11月从中太平洋方向发起强大攻势,陆续发起了吉尔伯特战役、马绍尔战役、马里亚纳战役,锋芒直指日军的内防线,压迫日军收缩。1944年10月美日在菲律宾莱特湾及附近海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日军共损失4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7艘潜艇、500多架飞机,伤亡约1万人。日本海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丧失了进行大规模海战的能力;而美军完全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制海制空权。紧接着,美军乘势转入战略进攻,集结强大的海陆空力量,发起了菲律宾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封锁和战略轰炸。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太平洋舰队向朝鲜半岛北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进军。日军最终被迫宣布停战,接受《波茨坦公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协约国把签字仪式选择在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火车上举行一样,日本战败时,同盟国把签字仪式选择在日本人引以为荣的军舰上。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是凭借强势的海军从海上出发侵略邻国,而今一切退回到原点,被迫在位于家门口的胜利者海军军舰上——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在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敲响了德国法西斯彻底覆灭的丧钟。盟军在北非登陆、掌握地中海制海制空权的情况下,于1943年7月至8月盟军采取海空封锁、多方式立体上陆和分进合击等战法,经过激烈作战,成功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的南大门被打开。9月3日盟军在意大利本土登陆,迫使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与此同时,在大西洋战区,德军的形势日趋困难。1943年10月,英国接管葡萄牙亚速尔群岛的两个基地,使德国海军潜艇在北大西洋的活动进一步受到限制。1944年前3个月德国海军潜艇损失30余艘,邓尼茨被迫放弃对横渡北大西洋护航运输队的袭击,盟军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权,为诺曼底登陆的准备和实施创造了条件。1944年6月盟军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渡海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它对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决定欧洲战区形势、推动西欧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武装斗争、加速纳粹德国的灭亡具有重大作用。”随后,盟军势如破竹,向德国腹地发起了猛攻,最终于1945年5月占领了柏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同盟国的最终胜利与夺取制海权紧密相联,而轴心国的最终失败也与丧失制海权有直接的关系。对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尼米兹曾深刻指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确实是世界性的,因而它基本上是一场海上战争。战争中,同盟国的海军越过大海,将同盟国的陆军运送到敌方海岸;它们在封锁预定的登陆点方面起到了主要的(经常是唯一的)作用;它们驱逐并削弱对方的舰队;它们面对敌人顽强抵抗遣送登陆部队上岸,并以舰炮火力和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相支援;它们还不顾敌人从空中、水面和水下发动的攻击,保障了登陆部队的后勤补给与兵力增援。”“假如我们的海军没有取得对敌舰队、对敌海上袭击舰,特别是对敌潜艇作战的胜利,同盟国的陆军便失去了取得陆战胜利的保障。”

三、结语

海军作为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向来被看作是世界性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和实力象征。正如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所言:“海军的强大是促进某些国家进入强国行列的诸因素之一。如果没有海上军事力量,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霸权掌握在英国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伴随这一进程的,正好是英、美两国海军发展的一盛一衰,呈现出正向的契合关系。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的舰艇及飞机都扩充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到战争结束时英国海军拥有近9000艘各种舰艇、1300多架作战飞机、86.4万名官兵。但与美国海军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100多艘各类航母,10个海军舰队,1万余艘舰艇,4万余架飞机,海军人数达到380万人,成为世界第一大海军。

近代中国由于海军力量弱小,导致有海无防、任人宰割,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多次从海上入侵,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弱小,无法于深海大洋抗击日本海军,不得不进行收缩退入长江,在江阴自沉形成了一道防线,但最终也没能阻挡住日军溯江而上,国都沦陷,半壁江山惨遭日本铁蹄蹂躏。历史一再昭示人们:强大海军的确关乎国运兴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人民海军快速发展,但目前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的安全威胁仍来自海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维护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又日益紧迫。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特别是习主席关于加强海军建设运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飞跃的历史性机遇,自觉站在国家大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大对海军建设运用的战略关注和投入力度,促进海军整体转型、加速发展,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强的力量保证和战略支撑。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西方为何不惧怕俄罗斯核弹?
俄专家:中国10年后追平俄 25年后比肩美
俄后院起火,核心盟友倒戈北约
六代机之后,轰-20疑似现身
菲律宾喊话中方:把船撤走、不许填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