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 ||||||||
俄乌冲突会有第2000天吗? | ||||||||
wforum.com 2024-11-23 21:15 观察者网 | ||||||||
本周,二战以来欧陆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俄乌冲突,度过了第1000个日子。尽管第1000天看上去是个值得纪念的数字,在参加战斗的诸方中,只有乌克兰一方纪念了这一天,其他几方基本以沉默回应。 其他几方的沉默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漫长的冲突让参战各方都感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尴尬。俄罗斯的希拉维克们曾经傲慢地以为一场基辅突击作战就能解决乌克兰问题,而北约方面的布鲁塞尔老爷们则更加傲慢的认为西方装备武装起来的“天兵”会轻而易举地将俄罗斯人从乌克兰的土地上逐出。 但现实是,他们都错了,并且付出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作为代价。没人会在2022年2月23日预想到这场冲突将演变成一场长达千日的血腥消耗,但当数十万人凋零在东欧广袤平原后,俄乌双方依然精力充沛地在这片黑土地上互相杀戮,继续着这场血腥的总体战。 对读者而言,这漫长的战争不知伊于胡底,笔者还是就事论事分析一下目前的战局。毕竟持续时间再长,对于资源都有限的双方来讲,战争并不会是永恒的,终究有其结束的一天。 借用邱世卿一张图 俄军目前的态势,俄军在库拉霍沃水库北、弗勒达北方和大诺我希尔卡形成了三个“小饺子”,而小饺子的背后则是“大饺子”社交媒体 战线 过去3个月,战争的天秤继续向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倾斜。俄军抓住了乌克兰军事冒险进攻库尔斯克导致机动部队受损这一有利机会,利用整体的兵力优势频繁调动乌军,不断创造进攻窗口,在整个战线都取得了进攻成果。进入11月,俄军的进攻速度达到了2022年3月的水平。 首先是库尔斯克地区,乌军在攻势初期投入主力,打出了漂亮的运动战,但由于乌军在8月夺取苏贾以后未能进一步夺取西北部的科列诺沃,导致缺乏立足点。之后进一步冒进的乌军被俄军伏击,在东西两个方向的运动途中成建制地损失了5个以上的精锐机械化连。由于缺乏载具,乌军被迫在缺乏防御阵地和侦察条件的村庄和森林里头防守。 随后,补充了机械化兵力的俄军第106空降师、第810及第155独立海军步兵旅,以及配属的格鲁乌和车臣人,很快就在库尔斯克州实施了连续的攻势,歼灭并俘虏了大量立足未稳的乌军,收复了大约500平方公里的境内领土,让乌克兰的控制区域从最多时候的1100平方公里下降到大约500平方公里。 面对库尔斯克地区可能的全面失败,乌军在进入9月以后被迫向库尔斯克战区调动更多资源,包括第21机械化旅、第82机械化旅、第92领土防卫旅、第47机械化旅和第115机械旅等刚刚获得补充的精锐部队。 除了番号以外,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调动了手头里的一切资源。根据俄军发布的视频显示,乌军投入M1A1坦克、豹2A6坦克、“斯特赖克”装甲输送车、“布雷德利”战车、“黄鼠狼”1A3步兵战车、CV-90步兵战车等昂贵的西方载具,以及“凯撒”“弓箭手”和2S22自行火炮等高价值自行火炮的支援。除了载具以外,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还大量补充了无人机连,并得到几乎全部“海马斯”火箭炮和残存航空兵力量的助阵。 被热成像FPV锁定的M1A1坦克和被摧毁的布雷德利 乌军这种不遗余力地补充也取得了一定成果,10月,乌克兰的防守部队成功阻止了俄军的几次机械化推进,摧毁俄军一定数量的机械化载具。进入11月以后,俄军的推进速度慢了下来,在夺取柳比莫夫卡以后未能进一步向东进攻,仅仅是拿下了奥尔戈夫卡附近林带的阵地,包围并俘虏了几个连的乌军(对此普京宣称乌军有“2000人”被包围,显然是一种夸大其词)。 总的来说,随着乌克兰的援军抵达,库尔斯克的战线——正如其他地区的战线一样,进入到一种缓慢而血腥的消耗战状态。根据美国方面的说法,拜登看守政府希望乌克兰方面在明年1月份政权交接前进一步守住库尔斯克;而俄罗斯人也大有将战斗交接给朝鲜人的态度,看起来这场围绕俄罗斯领土的残酷争夺战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尽管投入巨量资源以后缓和了局势,但从宏观战局角度看,乌军为库尔斯克地区的过度投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乌克兰人尽管在第一阶段的推进中夺取了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付出了超过200辆步兵载具和50余台主战坦克的惨痛代价。随着库尔斯克地区的消耗战成为一种无法止血的伤口,在俄军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下,乌克兰已经在该地区损失了超过500辆超过5个旅的步兵载具。 乌军本就是一支载具不太富裕的军队,而库尔斯克地区的载具损失又被迫榨干了其他战区的载具。由于其他战线的载具进一步下降,这种字面意义上拆东墙补西墙带来的全战线的恶果:乌军的散兵线得不到疏散,也缺乏对立足未稳的俄军进行反冲击的能力。这使得乌军前线的士气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下降——在俄军进攻以后,明白“不会有人来救我”的乌军往往会选择撤退或投降,间接导致俄军在9月和10月的快速推进。 比起载具损失,乌军远程火炮力量的下降更加致命。曾经叱咤风云、被乌克兰支持者认为永远不会损失的“海马斯”火炮,在库尔斯克地区遭受了可能有两位数的损失。俄国防部从8月6日起发布了15部纵深攻击乌军高价值远程火箭炮的视频,其中确认殉爆的2部,拍摄到车辆进入掩体的8部,拍摄到车辆隐蔽地的9部。俄军共宣称击杀了6台M270、8辆M142“海马斯”。 尽管目前无法我们无法确认俄军总体的战果,但随着库尔斯克地区乌军主要弹种从227毫米M31A火箭弹变成了射程更远ATACMS,以及其他地区“海马斯”火箭炮的缺位,可以判断出乌军远程火炮部队确实因为库尔斯克的攻势遭受了重大损失。 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过量投入的恶果最终需要让其他战线来承担,尤其是顿涅茨克战区。在过去3个月内,从扎波罗热库班方向到最北段的塞维尔斯克方向,俄军在几乎所有方向都发起了进攻作战,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战果。仅仅11月,俄军就夺取了7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9月和10月,也夺取了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进攻速度已经回到2022年3月的水平。 具体到顿涅茨克战区,几乎在乌克兰发动库尔斯克攻势的同时,俄军利用乌军前线缺乏预备队导致的兵力空缺,迅速夺取涅韦尔斯克、诺沃罗迪夫卡、诺沃赫迪夫卡等重要村庄和小镇,这些以往会防守数周的村庄在俄军突入村庄以后就崩溃了。 由于战线出现结构性垮塌,俄军随后快速抵近沃夫恰河西岸,破坏了乌克兰围绕水障布置的防线。乌克兰的集群放弃了沃夫洽河的防守,并将重要枢纽乌克兰斯克在内的几个村庄丢给了俄军。在夺取乌克兰斯克以后,俄军既可以向北攻击谢利多沃,又可以向南攻击库拉霍沃,形成了较为有利的态势。由于战线垮塌,导致乌克兰不得不从其他战区紧急抽调兵力前来堵住俄军。 尽管乌克兰在9月的反击短暂地将俄军从谢利多沃方向赶了出去,但这次反击并没有阻止俄军攻占诺沃赫迪夫卡。随后由于乌克兰斯克和诺沃赫迪夫卡的丢失,加上乌军兵力进一步不足,俄军在9月和10月通过乌克兰斯克和诺沃赫迪夫卡的卷击,将乌军赶出了谢利多沃。 乌军在9月份没有足够的兵力挡住克拉斯格诺夫卡方向从东方进攻的俄军 在夺取谢利多沃-诺沃赫迪夫卡-格罗集福卡以后,俄军距离红军村不到6公里。而俄军的火力基本上切断了红军村的中央后勤枢纽功能——俄军的火箭炮和身管火炮可以常态化轰击红军村,苏多普拉托夫中队的视频里,拥有中继功能的FPV无人机可以在红军村方向游猎乌军的后勤车辆。俄军现在基本中断了红军村长达10年来作为乌军在顿内茨克地区行动中枢的功能,因此并不急于在这个方向进行进一步推进。进入10月份以后,俄军停留在谢利多沃以西的格里霍里夫卡和佩特里夫卡。 笔者推测,俄军的想法是,对红军城的进攻不选择“瓦格纳式”的正面强攻。俄军可能认为,红军村往西没有南北向的工事,可以通过和大诺沃希尔卡战线和库拉霍沃战线联动,在弗乐达以北发动攻势,通过将战线压到库班和胡里艾伯勒,迫使乌军进一步分兵,然后再回头向东进攻红军城。 借用@蜗牛柯基 一张图 而在红军城的南方,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库拉霍沃方向更大规模的战线垮塌。首先进入9月以后,顿涅茨克人民军第110旅利用乌克兰预备队数量不足的劣势,终于解放了马林卡以北的克拉斯诺戈罗夫卡,为库拉霍沃方向的战线开辟了立足点。乌军从沃夫洽河撤军以后,被迫防守库拉希夫卡和郝尼克。然而,由于顿涅茨克人民军的主力并没有在攻城中遭到显著损失,因此俄军的进攻很快,在乌克兰斯克和库拉希夫卡方向两大战线均实现了显著的战略推进。 因为北部战线的垮塌,乌克兰在9月尝试利用手头兵力和俄军在马林卡正东的马克西米利安尼夫卡进行攻防战,双方损失惨重,乌军在此地损失了不少西方装备以后被迫撤退。 乌军尽管进行了增兵,但俄军进攻库拉霍沃的攻势已经成型,坐拥兵力优势的俄军开始从北方和东方两个方向进攻库拉霍沃。至此,乌克兰在2014年仰仗的库拉霍沃-红军村防线已经失去功能性。尽管乌军调动了包括33旅的“豹2A4”坦克在内的力量尝试反击进攻库拉霍沃的俄军,并在该地区爆发了俄乌冲突以来第一场确认的“甲弹对抗”,但少数几辆豹2A4坦克并不能阻止俄军的快速推进。乌军在此地损失了超过5辆豹2坦克,取得了击杀俄军3辆坦克和7辆步兵战车的成果,随后推入库拉霍沃。 到10月末,俄军抵达了库拉霍沃水库北边,并通过一次大胆突击突入库拉霍沃城内。目前,俄军已经在库拉霍沃地区实现东北南三面的半包围,阻断了乌军对城内的增援补给,且开始大量投掷FAB航弹。由于兵力充沛,俄军的114旅甚至尝试从库拉霍沃以东的地区进行彻底包围作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库拉霍沃的丢失已是时间问题。对于中央集群来讲,夺取库拉霍沃至少完成了红军城-库拉霍沃攻势一半目标。 被豹2伏击的T72车队 俄军在库拉霍沃的快速推进,离不开乌克兰在弗乐达战线上的垮塌。俄军在过去3个月内最大的进展出现在弗乐达——大诺沃希尔卡方向。这一方向的乌军是库尔斯克攻势的直接受害者。 由于乌克兰方面将所有预备队都抽走调入库尔斯克地区,因此该方向的乌军依然是2023年11月乃至2022年11月的“老面孔”——72机械化旅,33机械化旅和37海军陆战队旅。而9月份俄军的快速推进,导致乌克兰不得不抽调弗勒达和库普扬斯克的无人机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去反攻谢利多沃城区内立足未稳的俄军,但这导致了恶果。 在经历2023年1月的失败后,东部战区的摩步旅们决定在19个月以后一雪前耻。在双方持续19个月的炮击过后,俄军的火力破坏了弗勒达的雷场,并且在双方互相丢垃圾的过程中基本磨碎了弗勒达当面的火炮和72旅的机械化装备。9月中旬,东部军区的部队快速推进到沃达尼和米基尔斯克,并重新进入弗勒达郊区的别墅区,三面包围了弗勒达的守军。 由于缺乏预备队,在哈尔滨旅的海军步兵的压制下,弗勒达留守的部队士气尽失,被迫撤退,并在撤退途中遭到了FPV火力和炮兵的进一步杀伤。由于弗勒达地区的守军未能及时撤离,乌军没有预备队及时堵住弗勒达北方漫长的缺口。因此到10月末,俄军在拉平战线以后,东部战区的小伙子们一口气在弗勒达方向推进8公里,推进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推进速度逼近2022年3月。 由于快速推进,俄军直接将弗勒达方向和大诺沃希尔卡和库拉霍沃方向的战线连线成了一片,实现了战线间的联动效果。到11月下旬,俄军利用弗勒达方向的大幅度推进,将战线形成了博霍亚夫伦卡-达尼耶口袋,从南部逼近库拉霍沃,同时从东面向大诺沃希尔卡方向快速卷击。 弗勒达城下折戟20个月以后,海军步兵们重新占领了这座战略城市 当然,由于红军村方向牵扯了更多的预备队,俄军开始“四处开花”,首先就是捷尔任斯克方向。8月末,顿内茨克第9旅攻占“纽约”镇,并越过该镇进入捏利皮夫卡镇;随后,该旅在一次大胆的突击中进入捷尔任斯克,并实现立足。捷尔任斯克的丢失导致乌方动用了最后一点预备队,牵扯了大量兵力。而在捷尔任斯克的北方,恰索夫亚尔地区的乌军缺乏补给和兵力,开始逐步被恰索夫亚尔集群的瓦格纳和空降军们蚕食。 而在一个不显眼的区域——红利曼方向,西部军区在时隔近一年后终于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推进。9月,随着库皮扬斯克方向的乌军被抽调进入顿涅茨克,西部军区在一次成功突击中,俄军突破了佩特罗帕夫利夫卡西北部的防御,随后夺取了辛基夫卡。进攻是在乌克兰武装部队轮换期间开始的,人手短缺导致无法组织防御并迅速转移预备队。这次袭击成功后,整个森林地区和火车站都落入了俄罗斯的控制之下,随后的进攻也依靠这支部队向库普扬斯克推进。 在火车站解放后,俄罗斯武装部队开始沿铁路线进攻。很快,先头装甲纵队进入库普扬斯克东北郊,并在住宅区站稳了脚跟。目前,由西部军区主导的库普扬斯克进攻作战已经打响,俄军重新控制了库普扬斯克的糖厂、奶制品罐头厂和金属回收厂。俄罗斯军队在城市北部森林也站稳了脚跟。西部军区大有夺回奥斯基尔河,重回库皮扬斯克,兵峰直指红利曼的势头。 总的来说,由于乌克兰人缺乏预备队,俄军的进攻较为顺利。到11月中旬,俄军已经基本越过了乌克兰经营10年的乌东防线群。而几个战区的缓慢推进几个月以后,量变终于引发了质变。目前在乌克兰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将恰索夫亚尔-捷尔任斯克-红军村-谢利多沃-库拉霍沃-大诺沃希尔卡等几个战线连成了一片,进行一种整体的消耗战。 战争会有第2000天吗? 俄军目前掌握了乌克兰战场上的主动权,俄军过去3个月的进攻特点就是频繁调动敌人,迫使乌军在分配兵力的过程中犯错。而各个战区的俄军发现敌军薄弱点,就迅速申请增援,然后在得到加强以后发动攻势,从而取得战果。在这个状态下,可以说俄军没有主要进攻方向,因为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可能因为乌军的兵力匮乏成为新的主攻方向。 如果打比方的话,俄罗斯现在在进行一场5个人打4个人的篮球赛,俄罗斯坐拥5人优势,其场上的第5个人作为自由人,会自由地去任何位置辅助进攻——他可能挡拆,可能投三分,也可能上篮。在此情况下,乌克兰的战线崩溃并不会发生在西方媒体关注的方向。 举例而言,就是乌克兰在守住恰索夫亚尔和红军城的情况下,捷尔任斯克防线出现了垮塌。而当乌军增援捷尔任斯克方向时,库普扬斯克方向和弗勒达方向的又经历了快速崩塌。而弗勒达方向的快速溃败又导致库拉霍沃和大诺沃希尔卡侧翼卷击作战连线成一体,进一步加大了乌军在整个顿内茨克方向的战线压力。 可以说,这种情况是目前乌克兰和北约悲观的原因。在经过库尔斯克短暂的挫折以后,俄罗斯人又重新回到了胜利的道路之上。而对于北约来讲,这样的势头持续下去,乌克兰和北约将面临失败。俄罗斯的优势已经无人质疑,外界更加关注的,是俄罗斯能否保持这样的优势。换句话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俄罗斯能否持续这样的作战? 俄罗斯人依旧能保持持续进攻的士气 对于这类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国家没有“血条”之说,一个国家的战争承受能力多少是一个黑箱。但就开源能够观测到的人力和经济数据来讲,俄罗斯的战争目前看是可持续的。 先说说人力情况,自去年10月发动阿瓦迪夫卡战役以来,俄军在持续进攻整整12个月以后,的确付出了较高的人力代价。具体到阵亡数字,去年12月30日,俄罗斯反对派媒体Mediazona发布俄军可确认的死亡数据为40695份。而到了2024年11月8日,Medizona发布俄军可确认的死亡数据为77143人。在长达一年的血腥战斗中,俄军新增讣告37000人以上,由于今年还剩下40天,因此在这样的势头下,到年底俄军的确认死亡人数将达40000人。如果加上卢顿两州的民兵和瓦格纳未登记造册的1万名囚犯,俄军的总体阵亡已突破10万人。考虑到及时发放抚恤金对于俄罗斯维系民意的重要性,这一数字基本上属实。 尽管西方国家继续宣称俄军遭受更大规模的伤亡,但俄军的损失数字,可以通过乌克兰对战场人力的观测和俄官方宣布的征兵数字进行变相证实。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消息人士11月22日的最新消息,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队人数已达57.5万人。预期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9万。 迄今为止,俄罗斯军队每个月征召超过3万人,到2024年10月份累计签订合同人数累计为70万,如果根据俄罗斯目前10万人整体阵亡的情况计算“永久性损失人数”之后,战线上之兵力人数与乌军通报的俄军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俄军参战人数整体为90万,目前兵力60万,且每个月征召3万人)。俄军在长达3年的激烈作战中确实如北约所言“伤亡40万”,但时至今日俄罗斯人依然是兵力富裕的一方。 这种兵力富裕也体现在当下俄统帅部的战法上。在这场以士兵生命作为“货币”的进攻算账学中,俄罗斯统帅部的“算账方法”是非常明确的,其能接受的“底线”依然是“一天100人”,如果每天俄军付出100条人命且达成战斗目标,那么是“死得起的”。如果今天的进攻没有达成战斗目标,或者死的人超过100人,那就需要反思并对局部的战斗进行改进。总之,在这种堪比“计算生活费”模式的战争逻辑下,俄罗斯统帅部的指挥模式进入了一种“舒适区”——俄军只要维系现在这种进攻势头,就能夺取胜利。 人力资源之外,外界更加关心的是兵器。根据笔者统计,俄军的载具损失已大幅度下滑——乌军在年中2个月时间里就有超过1000台俄军载具的命中记录。但在过去3个月,乌军所有的载具命中记录加起来也没有超过1000台。这首先说明俄军的载具保有情况不慎乐观,同时俄军加快的进攻速度也说明其现在不完全依靠机械化载具来进行作战。尽管如此,俄军愈发依赖“山东猫”等装备进行进攻作战,或许说明在步兵载具数量以及机动进攻手段上,依然面临着瓶颈。 俄军能够仰仗的外援,依旧以炮兵武器和导弹武器为主 但现在的俄军已经不是开战初期那支依靠装甲部队横冲直撞的军队,而是一支依靠身管火炮、航弹和攻击无人机作战的军队。这些武器的供应不仅稳定,还在逐步增强。乌方记述说,俄军的炮兵一直能以每天1万发的火力水平轰炸乌军。美国人宣称朝鲜人供应了其中30%的弹药,胜在稳定。而西方此前一直以“俄军会耗尽火炮身管”进行自我安慰,却从来没想过来自咸安北道的几个小小厂房能够生产足以供应这场欧陆大战的火炮身管。同时,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俄军对KAB滑翔航弹日均使用量依然超过100枚。 这些传统武器和新式武器的持续供应,正如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内说的那样:“……俄罗斯现在拥有朝鲜的炮弹和人员,伊朗的无人机,东方大国的导弹和炮弹,他们用这些武器攻击乌克兰……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开始了。” 一旦俄军的火力能够维持,乌军的伤亡就变得不可持续。根据乌方通报,俄军每天保守计算,要向乌军阵地投掷10000发炮弹,1500架FPV和“柳叶刀”无人机以及100发航弹,如果按照俄军炮弹数量的平均杀伤效能推算,乌克兰每天要承受超过500人的伤亡。由于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以及筑垒地域的逐步丢失,乌军的伤亡总数在2024年下半年只增不减,远超其征兵人数。 这一点也可以从俄国防部的通报中看出来:自4月起,乌军的周伤亡人数从约5000人激增至八月份的19000人。从3月至10月,乌军伤亡人数累计达46万人,平均每月伤亡接近6万,10月的伤亡就达到7万余。尽管俄国防部的数字有一定的注水,但从伤亡趋势看,乌军的伤亡是在逐步增加。这一点也体现在前线兵力上,到目前为止,乌克兰整体战线的人数不足35万,已经比开战高峰期的50万减少了15万以上。这种直观的一线兵力减少更能说明乌克兰的困境。 由于伤亡过于惨重,新动员的士兵无法填补损失,乌军全线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进入11月,乌克兰的战线因为兵力匮乏,到了1000天以来最危险的地步。根据纽约时报对乌克兰前线的采访,当下乌军75%的士兵来自于征召,志愿兵的数量已经降低到25%。而由于火炮和弹药的匮乏,越来越多的战线需要独立的无人机连来稳定战线。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很多时候发现,大部分没有战意的士兵很容易投降或逃跑,留下无人掩护的无人机操作员独自面对俄军。考虑到FPV是目前乌军对俄军最大的威胁,俄军正通过各种手段猎杀这些乌军无人机操作手。 天空新闻网的报道:乌军已经难以为继 弹药方面,乌克兰更加难以为继。结合目前美国媒体的报道可以知道,乌克兰的弹药情况并没有随着北约宣称的增产而得到改善。乌军每天的弹药发射量依然处于较低状态,一天仅2000多发。随着川普上台带来的预期,乌克兰在未来依然要面临弹药持续不足的状态。当下,乌克兰只能仰仗自己。 依据笔者对于俄军损失记录的统计,以及俄方频道根据战场情况的推测,乌军每日平均出动接近2000架次的FPV无人机实施攻击,造成俄军60%以上的伤亡。虽然泽连斯基年初“100万架FPV”的豪言壮语没有达成,但乌军使用FPV的总数依然超过50万架。可以说,中国工人制造的FPV和苏联工人的地雷维系了乌军的战线,而不是北约那些华而不实的兵器。但对于乌克兰而言,今年获得50万架无人机,并不意味着明年还能顺利获得50万架。 此外,乌克兰持续损失的不仅仅是兵力与资产,还有一些无形但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预设战场。对乌军而言,持续杀伤俄军的手段主要是依托雷场,通过雷场迟滞才能组织无人机FPV杀伤俄军。换句话说,没有雷场,俄军就会取得较大进展。这可能解释了俄军自9月以来持续进攻的原因:随着乌军防线越来越仓促,俄军在前线遇到的雷场和完善工事越来越少。情况似乎向着俄统帅部预想的那样发展:只要持续进攻,终究会遇到没有纵深和雷场的广阔纵深的乌克兰土地,到了那一天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但乌克兰方面目前面对的也不都是坏消息,尽管兵力和弹药不足,但在步兵载具上,还是处于“管够”的状态。北约方面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坦克和火炮,但能提供足够多的“防雷车”。 也是因为这种廉价步兵载具的富裕,乌克兰司令部还开始组建新的机械化旅。到目前为止乌军手里应该还有至少2000辆各种防雷车、M113和其他装甲输送车,这足以帮助乌军组建10个机械化旅。尽管这些旅和进攻库尔斯克的部队一样,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旅很可能缺乏基本的大口径火炮,只配备有反坦克导弹/火箭筒,无人机打击部队和便携式防空系统连,但考虑到目前双方整体机动能力不足的现实,有这样的部队总比没有强。 正在法国训练的155机械化旅,大概4500人,将装备豹2a4、VAB、AMX-10RC突击炮、及凯撒自行火炮,这是俄乌战场上建制内装备最齐全的一个旅 可以预想的是,西尔斯基仍希望将这些预备队“攥成拳头”,用于可能的、针对俄罗斯本土攻势。乌克兰武装部队依然准备在一个方向集中手中最后的预备队,进行一次库尔斯克式的进攻。俄罗斯方面的推测是,乌方集中手里的F-16战斗机以后,希望凭借ATACMS和F-16机载弹药带来的火力优势,向俄罗斯境内(或许是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方向)发动大规模反攻,而不是用于常规防御。 笔者能够理解乌克兰方面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初衷,毕竟对乌克兰来讲,库尔斯克必须打,打才有“统战价值”。笔者猜测,为了让北约相信“虚弱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乌克兰还要进行一次“打鸡血”式的反攻,反攻方向很有可能是比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但考虑到乌军兵力和装备的现实情况,这次反攻极有可能成为乌军在本场冲突中的最后一次大反攻。 但乌克兰仅有载具和部分无人机兵器还算富裕,弹药和人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再进行1000天的高烈度战斗。很多战场之外的情况,更能说明乌克兰在持续冲突上难以为继。首先是北约。其实长篇累牍地解读川普上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拜登执政的最后第一年,北约并没有表现出希望用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决心和能力。这一点可以从战场外的情况一叶知秋。 比如,抚恤金问题。就笔者了解,在目前乌克兰整体动员的情况下,前线军人的动向被乌克兰当局有意隐瞒了。乌克兰上级单位有时候连士兵奔赴哪个战区都会瞒住这些动员士兵的家里人。一旦前线士兵几天之内和家人中断联系,绝望的乌克兰母亲和妻子们就必须加入那些恶俗的俄罗斯群组,去一张一张地翻那些恶俗群组发布的乌军尸体照片。这些母亲一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在里面,一半是希望自己不幸的孩子的命运能早日尘埃落定,使悲伤的家里人能早点向乌克兰政府申请抚恤金。但由于乌政府目前的财政情况,大量士兵被认定为失踪状态,即便家属通过抚恤金确认了死亡,很多士兵亲属直到失踪8个月以后才能领到第一笔抚恤金。 与之相对的,有些黑色幽默的“俄罗斯抚恤金经济学”正在维系俄罗斯国内的经济正常 就乌克兰政府扣留抚恤金一事,笔者可以理解,因为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开支并不包括乌军阵亡士兵的抚恤金。作为一个霸权主义组织,北约的这种行为堪称这场战争中虫豸行为的下限。布鲁塞尔的老爷们将乌克兰问题视作一种“麻烦”,川普上台也不过是另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罢了。 但对乌克兰人来讲,不确定的战争前景留给他们的只有迷茫——乌克兰人十年前选择了魔怔,十年后收获的只有背叛与仇恨。如今1000天过去,战争似乎永不停歇,而留给这片充满悲剧的东欧土地的,只有无尽的仇恨和悲伤。 俄罗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以威慑邻国 就在俄乌冲突度过1000天的节点上,俄罗斯人用自己的方式让这场冲突再次回到世界舆论场的中心。 11月22日的晚上,有关“俄罗斯发射洲际导弹攻击乌克兰”的消息冲上各大媒体头条,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令人震撼的疑似分弹头刺破夜空落地之景。西方国家纷纷跳脚,直呼这是“严重的事态升级”。乌克兰则宣布自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国家”。 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当笔者听说“俄罗斯用洲际导弹攻击乌克兰”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笔者的领导甚至以“新闻严肃性”为由,拒绝转载乌克兰空军司令部的声明。但客观事实证明,新闻本身是严肃的,不严肃的似乎是这个世界。笔者小时候曾读过刘慈欣老师写的《超新星纪元》,书中俄罗斯小孩在“洲际导弹奥林匹克”游戏里用装红酒巧克力的洲际导弹砸美国小孩的指挥所,只是没想到俄罗斯人在大人还健在时候就干这种事。 对此,笔者只能复述一下艺术史上的一些知识:抽象艺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俄罗斯。社交媒体 玩笑归玩笑,从视频来分析,俄罗斯毫无疑问地对第聂伯河的南方设计局厂区使用了洲际弹道导弹。乌方发布的监控显示,弹头的着陆弹道几乎垂直于地面,这意味着弹道非常高,符合远程或洲际导弹在走高弹道时再入飞行器(RV)的着陆角度。 考虑到开源视频证实俄罗斯发射导弹的位置是伏尔加格勒以东,距离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飞行距离为800公里,这意味着导弹飞行高度一度达到2000公里高。而这一次落地的分导多弹头速度极快,远快于伊朗在“真实承诺2”中轰炸特拉维夫的高超声速弹头,说明弹头着陆速度在10马赫左右。种种迹象充分说明,这就是某种洲际弹道导弹的高速再入器。 在此情况下,乌克兰空军司令部说自己被“洲际弹道导弹袭击”并非夸大其词,而是一种客观的事实陈述。毕竟地球上目前采用相同技术的导弹,除了东风家族的两款中远程导弹以外都是洲际战略导弹。何况乌克兰人之后还捡到了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出产的零件,进一步说明此次袭击的战略特征。 但这款袭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导弹也有一些奇怪的特征,比如弹头以一排密集的6发弹头着陆,和普通的再入飞行器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有悖于任何一种已知的弹道导弹再入特征。考虑到这些弹头没有核装药,笔者猜测可能是俄罗斯为“亚尔斯”导弹开发的一种类型,能在大气层内保持和弹头同样突防速度的重型诱饵,亦或是一种纯粹的实心动能弹头。 打击效果也说明这发导弹不是寻常的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在命中厂房以后,过了30秒才引发更大的爆炸,说明这发6枚分弹头的导弹中至少有一发可能采用侵彻弹头,亦或厂房本身发生了殉爆。当然,笔者更倾向于相信是后者。因为如果莫斯科热工所和俄罗斯火箭军要在这样一次不严肃的打击中继续追求军事效能,那就更不严肃了。 总之,俄军确实使用了一种“带有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导弹攻击乌克兰,不过俄罗斯和美国并不愿意承认这次打击的“历史第一”地位,而是带有一点默契地宣称本次试射的是“中程导弹”。 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对此做出回应。他表示,俄军当天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发动了联合打击,作为“战斗试验”的一部分,俄军向乌克兰目标发射了代号为“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成功击中第聂伯罗市一处军事工业设施。普京警告,这次行动是为了回应“北约成员国对俄罗斯的侵略行动”,如果挑衅行为持续升级,俄方“将以牙还牙施以反击”。 而美国方面也证实这是“中程弹道导弹”。五角大楼副新闻秘书萨布丽娜·辛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确实发射了一枚实验性中程弹道导弹。这枚中程弹道导弹是基于俄罗斯的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为基础开发的”,根据核风险降低渠道,俄罗斯提前通知了美国进行新型中程导弹“榛树”试射的计划。 美国人:这就是中导 美俄是签署了条约的核大国,因此核威慑的事情还得美俄说了才算数。无论乌克兰空军如何宣称“乌克兰成为第一个被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国家”,美俄方面定性了这是“中程导弹”。 似乎普京也觉得乌克兰“不配”成为世界第一个被洲际弹道导弹实战过的国家。但美国人为什么要否认俄罗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一事呢?笔者有一种不慎严肃的猜测:因为2018年美俄就中导条约吵架时,尽管俄国人坚称RS-26导弹不是中导,是“射程超过55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但美国人坚称RS-26“边界”导弹是“中程弹道导弹”,所以俄罗斯人破坏了中导条约。在川普退出中导条约时,RS-26导弹是美国人的借口之一。所以今天俄罗斯人拿RS26类似物攻击乌克兰,美国人必须在不双标的情况下,承认这“就是中程弹道导弹”。 之后就是各说各话,“我吓你”,“你吓不到我”的时间。笔者认为寻找这次“榛树”中程导弹攻击南方设计局的意义,本身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毕竟从实际军事目的上来看,用这样一种中远程导弹发射常规弹头攻击非高价值军事目标,是一件不存在军事意义的事。尽管南方设计局厂区是苏联工业的骄傲,也曾是人类最伟大的洲际导弹制造工厂,但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南方设计局厂区主要作用是提供能够用来维修豹2坦克的厂房。恐怕这些豹2坦克这辈子也想不到,它们维修地点会吃上一发洲际弹道导弹。 对于此次导弹事件,笔者认为泽连斯基的定性是最明确的,他告诉北约,俄罗斯“正在将乌克兰当作武器的试验场”。如果非要为俄罗斯这次导弹打击赋予什么意义,那就是俄罗斯用一种纵观人类历史也实属罕见的不严肃方式宣告了自己将重启对欧中导核威慑。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回到RS-26这款导弹的性质上来。根据俄塔斯社的说法,RS-26导弹是在RS-24“亚尔斯”基础上研制的一种二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原理上,是一种更加廉价的“亚尔斯”导弹。但在去掉一级火箭发动机以后,RS-26导弹可能无法再满足打击效能的同时实现技战术指标。因此改型导弹仅仅进行过4次试射,就转入技术储备状态。 2018年,俄罗斯媒体承认,由于资金无法同时支持萨尔玛特的“先锋”(Vangard)导弹和RS-26“边界”(Rubezh)两种导弹的研发,“边界”导弹不再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不列入2018-2027年俄军发展纲要中计划同时服役的两种导弹当中。简而言之,无论美国退不退中导条约,“边界”导弹也无法作为俄罗斯核威慑的“新三件套”。 笔者认为,俄军在2018年取消RS-26这款导弹,更多原因还是不希望唤醒西欧国家的“中导记忆”,和西欧国家翻脸。 就在50年前的1974年9月21日,由苏联纳季拉泽设计局(今天的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发的RSD-10“先锋”(北约代号:SS-20“军刀”)陆基机动战略中程弹道导弹首次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试飞成功,这是苏联第一种固体燃料、机动部署带有3个分导式核弹头(MIRV)的中程弹道导弹。 1977年开始,“先锋”导弹开始装备苏联战略火箭军,至1984年一共装备了450枚。而这种主要用于移除西欧文明的导弹,在随后的《中导条约》谈判中再次定义了什么才是中程弹道导弹——RSD-10的射程为5500公里,那么小于5500公里的就是中程导弹,大于5500公里的就是洲际导弹。 我们为什么不把西欧大陆化为一片焦土呢? 苏联和欧洲之间的恢复互信,起源于戈尔巴乔夫全面退役了RSD-10“先锋”导弹;对于2018年的俄罗斯来讲,核威慑西欧并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但到了欧洲和俄罗斯已彻底失去互信的今天,俄罗斯人用第聂伯河畔划破天际的闪光再次证明,俄罗斯需要一款新时代的“SS-20”,而欧洲大陆似乎要回到那个核阴云笼罩的80年代。 事到如今,俄罗斯当然有在安全纵深上发展对欧可靠核威慑的军事需求,在此情况下重启RS-26这款导弹也是技术路线上的必然选择。毕竟在萨尔玛特疑似出现过“炸井”事故的今天,多达170发“亚尔斯”弹道导弹依然是俄罗斯核威慑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俄军研发一款二级固体的“亚尔斯”导弹,当成某种“东风-26A”的类似物。也几乎是必然选择了。 笔者想起在前段时间俄军例行试射“亚尔斯”和“布拉瓦”时,有电报频道的俄国人抱怨,为什么不把这些导弹“扔到乌克兰头顶上,哪怕不装药都是好的”。事实证明,只有俄罗斯人懂俄罗斯,说这句话的俄国人不完全是在抱怨,而是在提出建议。 在媒体狂欢过后,我们发现俄乌局势的恶化程度更多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乌克兰或许可以利用手头的美制导弹轰炸俄罗斯本土,但其ATACMS数量已不足50枚。俄方尽管修改了核政策,但其示威射击也更多是对欧进行核威慑。至少到目前为止,俄乌战场的核实战依然仅停留在舆论场上。俄乌在轰炸本土这件事上一起过家家,担惊受怕的只有无辜群众。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罗斯可能会在乌克兰领土上进行更多次这种中导试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作为一个有核大国,俄罗斯政府竟挥舞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跳舞。而在世界如此动荡的今天,任何降低核门槛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