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再也拖不走了?
wforum.com  2025-11-28 00:38  海风看世界

1999年5月,一艘二战时期建造的老旧军舰——“马德雷山号”被菲律宾故意搁浅在中国南沙群岛的仁爱礁。

这艘船本应是“临时避险”,但26年过去了,它却成了南海问题中最扎眼的存在。如今,这艘军舰船体锈蚀严重,再也无法拖走。

它不仅是中菲问题的焦点,更对南海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仁爱礁位于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菲律宾试图通过“马德雷山号”的搁浅制造既成事实,以强化其对仁爱礁的主权声索。搁浅之初,菲律宾不仅派兵驻守,还偷偷加固船体,延长其“寿命”。如今,这艘船浮力完全丧失,强行拖走只会导致船体散架,大量金属和油污扩散,给周边海域带来更大的污染。

事实上,这艘锈蚀军舰已经成为南海生态的巨大威胁。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的监测报告,船体周边珊瑚覆盖率下降38.2%,鹿角珊瑚几乎灭绝。此外,船体每天掉落的锈蚀铁屑裹挟着汞、铜等有毒物质沉入珊瑚缝隙,生活污水直排海域,导致海草床受损。

与此同时,中菲围绕仁爱礁展开的军事与外交博弈也在持续升级。菲律宾每月派船为“马德雷山号”上的驻兵运送补给,但中国海警的常态化巡逻让菲方的补给行动屡屡受阻。2024年,中国海警几乎每天巡逻,船艇与无人机覆盖南沙全域。双方问题频发,从激光照射到水炮驱离,再到登船检查违禁品,场面不断升级。2025年初,菲律宾甚至动用空军进行低空空投,但补给包裹砸在甲板上,士兵忙着捡拾,场面一度尴尬。

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锈船模式”也逐渐产生质疑。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搁浅军舰的污染责任应由所属国承担,但菲律宾在国际场合回避责任,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图片

中国则采取“双轨策略”应对,一方面通过生态监测和执法行动稳控污染源,另一方面在国际场合呼吁恢复仁爱礁的无人无设施状态。2025年,中国与菲律宾、文莱联合发表声明,呼吁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南海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东盟国家也逐渐认识到菲律宾行为的危害性,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担忧类似行为可能引发区域紧张局势和生态灾难。

“马德雷山号”的搁浅不仅未能帮助菲律宾巩固主权,反而成为吞金兽和环境灾难的代名词。中国通过巡逻监管和生态治理,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掌控,而菲律宾的小聪明最终却成了自缚手脚的绊脚石。

仁爱礁的问题不仅关乎中菲两国,更是南海生态保护和区域稳定的重要课题。未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对整个东南亚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全球唯一空射核弹:超音速射程8000公里
乌克兰应体面止损 历史不会为政治表演颁奖
堪称奇迹!歼-50驯服兰姆达翼固有缺陷
美军双航母接力打捞南海坠机,意味什么?
在琉球部署中程导弹,日本这招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