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 军费重压下,普京操弄全民“战争财政时代” | ||||||||
| wforum.com 2025-11-17 14:25 边解感 | ||||||||
11月,俄罗斯财政部公布了最新中期财政草案,计划自2026年起启动一系列覆盖全民的加税措施,以填补持续扩大的战争开支缺口。 草案中最受关注的,是将增值税税率从当前的20%上调至22%,同时启动对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门槛的分阶段下调:现行每年6000万卢布的起征点,将在2026年先降到2000万卢布,之后再逐步压到2028年前的1000万卢布。 这套措施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战争预算的负担,正从能源出口和大型国企,转移到社会消费和中小经营者身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1月初于《俄罗斯报》刊发的署名讲话中毫不回避这一趋势:“国家安全不可能靠国家一个部门维系,财政必须反映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这意味着,俄罗斯的财政模式正从“能源顺差驱动”转向“全民税收分摊”,标志着俄罗斯经济治理逻辑的又一次重大转向。 根据财政部初步估算,增值税率上调预计将每年为预算增收1万亿卢布(约合123亿美元),成为填补赤字的关键一环。而小微企业增值税免征门槛的大幅下调,则直接将数十万此前未被覆盖的经营主体纳入征税体系。 从垄断国企到基层个体,税网如何运作?俄罗斯政府的这轮财政调整,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大户征收”。过去,天然气、石油、矿产出口企业是预算收入的支柱,而如今,从街角餐馆、个体车行、美容美发店到线上销售商,都将面临税负重压。 根据财政部修订文件,凡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卢布的小微商户,不论是否盈利,均需按照销售额征收增值税。这对大量利润率极低但流转额大的服务型行业而言,等于是一刀切的征收——无法通过内部消化,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同时,财政草案还包含对烟草、酒类等特种消费品的税率上调,以及驾驶证、不动产评估等公共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浮。这些手段意图通过“准市场”机制扩大财政入口,却也进一步压缩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空间。 过去三年,俄政府曾试图通过价格冻结、能源补贴等方式缓和通胀压力,而今一切回转,意味着国家不再扮演“保障者”的角色,而是开始主动向全民收税。这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财政控制模式——不是用补贴稳定社会,而是用税收测试承压能力。 俄罗斯财政的“双重困局”到2025年前两个月,联邦预算累计赤字已经达到2.7万亿卢布,财政部对外解释为“前期集中支付合同款项”,但数字本身足以说明,在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的背景下,开支仍然停在一个极高的平台上。按修订后的2025年预算测算,全年允许的赤字上限被抬到约3.79万亿卢布,大约相当于GDP的1.7%。 据《生意人报》报道,2025年俄罗斯的国防支出已接近占GDP的6%,创下冷战后新高。而2026年预算草案中,国防、国家安全与情报机构的合并支出,将继续维持高位,占到联邦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发布的季度报告中对俄罗斯财政发出明确警告,称“俄联邦在当前收入结构下难以维持高强度军事投入,赤字回落前景悲观”。在最新预测中,IMF把俄罗斯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压到了0.6%,这已经是一个接近停滞的水平——在高通胀、高利率、持续战争开支叠加的情况下,俄经济被迫在“不崩盘”和“难以增长”之间徘徊。 财政困局的核心,是“两难”:要保军费,就必须削民生;要稳民生,就必须减少战争开支。但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削减国防预算不仅不可想象,甚至被视为削弱国家意志的行为。因此,加税成为克里姆林宫唯一能在不动摇权力根基前提下的选择。 对华出口降温,换汇模型崩解除了内部预算吃紧,俄罗斯的对外出口环境也出现明显变动。中国海关总署11月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9.4%。其中,俄罗斯对华出口下降幅度尤为显著。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对华石油出口在量和价两个维度上同步回落,石油出口额大致下滑到比去年低出约两成。在打折销售和价格走弱的双重挤压下,那笔曾被视作“稳定大头”的能源收入,正在变成一个越卖越薄的生意。 自2022年西方制裁加剧以来,俄罗斯一度大力推动与中国的能源结算人民币化,并尝试构建“去美元化”的替代金融机制。但现实是,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虽然扩大,但难以替代美元的储备地位,而中国市场对俄能源的承载力也接近饱和。 据俄罗斯能源部官员向《俄罗斯商业咨询网》透露,部分炼厂出口报价已连续三个月低于盈亏平衡点,“对华出口不再具备扩展空间”。与此同时,印度对俄石油需求趋缓,欧洲市场几乎封锁,俄罗斯的“能源缓冲器”正在失效。 这一出口冷却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换汇能力下降——无法持续以外汇收入覆盖进口与军费支出,从而迫使财政更加依赖内部征收。这种财政重心从“外部汲取”向“内部压榨”的转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战略退化的信号。 “战争财政”的社会代价战争财政的终极代价,从来不是赤字或债务数字,而是社会稳定本身。过去两年,俄罗斯通过出口红利、价格控制、社保补贴等手段,勉强维持住了居民端的情绪稳定。但随着新一轮增税、公共服务涨价同步落地,“沉默的中产”开始感受到实质压力。 根据独立研究机构“俄罗斯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中,近六成个体经营者对未来两年经营环境表达“明显悲观”,多数人认为“政策风险高于市场风险”。而在远东和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小微企业更是面临“合法经营成本高于灰色交易”的困境。 虽然当前尚未爆发成规模抗议潮,但普京政权显然意识到了潜在的社会动荡风险。梅德韦杰夫近期被任命为“总统经济事务协调委员会”负责人,此举被认为是总统府直接收紧对经济议题的控制权,防止财政问题演变为政治风险。 这轮全民加税行动,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测试:它考验的是俄罗斯社会对战争动员的耐性,也是普京政权在“稳权”与“稳民”之间寻找平衡的试探。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