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 乌韩公布新证据:超1万名朝鲜士兵进入俄境 | ||||||||
| wforum.com 2025-11-15 22:32 全球观察室 | ||||||||
据凤凰卫视11月13日报道,近期,乌克兰与韩国相继披露朝鲜士兵入境俄罗斯的多重证据,从无人机操控支援前线作战,到工程兵参与战场重建、扫雷任务,俄朝军事协作与务实合作的深度升级,不仅让本就僵持的俄乌冲突更趋复杂,更在东北亚与欧洲地缘版图上掀起连锁反应,成为重塑国际力量博弈的关键变量,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与深度热议。 朝军入俄的实质性参与已呈现多维度、规模化态势。乌克兰总参谋部公布的视频显示,朝鲜士兵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操控无人机,对乌军阵地实施精准侦察并协助俄军发起火力打击,这一行动被英国国防部界定为朝鲜军队首次被证实积极支持俄方进攻的重要升级信号。 与此同时,韩国情报机构披露的信息更显震撼:约1万名朝鲜军人部署于俄乌边境前线区域,5000余名建设部队士兵投入俄罗斯基础设施重建,1000余名工程兵专项承担战场扫雷任务。 而俄朝劳务合作规模同步扩容,目前已有超1.78万名朝鲜工人在俄务工,俄方更计划新增引进2.6万名劳工及朝鲜IT工作者代表团,形成“军事支援+经济互补”的联动格局,既是对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深度践行,更凸显双方绑定的战略决心。 朝鲜深度介入背后蕴含多重战略考量。从现实收益看,朝鲜通过派遣兵力、输出劳务,可直接获取长期匮乏的资金、关键技术与稀缺原材料,有效缓解长期制裁下的经济困境;
地缘安全层面,与俄罗斯的紧密协作成为打破外交孤立的重要抓手,能在半岛问题上获得坚实战略支撑,对冲外部安全压力。国内层面,金正恩通过为赴俄作战士兵举行表彰仪式、修建海外作战功勋馆、会见遇难者家属等一系列高调举措,既借“首次海外作战”的历史意义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心士气,更强化了政权合法性。 对俄罗斯而言,朝鲜的支持可谓“雪中送炭”:既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前线后勤压力大的燃眉之急,朝鲜工兵在地道挖掘、工事加固等领域的丰富经验,更成为俄乌战场僵持态势下的独特战力补充,为冲突长期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一局势升级给俄乌冲突与地区安全带来深远影响。战场上,朝军的参与直接加剧了乌军防御压力,使俄方能更集中主力投向关键战线,进一步拉长冲突周期、提升对抗烈度。 外交层面,朝鲜的明确站队可能引发西方新一轮制裁与孤立,不仅关闭了与西方对话的潜在窗口,更可能导致半岛局势升温。而俄朝近期的密集高层互动——朝鲜外相访俄会晤普京、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率团访朝深化军事协作——更预示双方合作将向战略纵深推进,形成稳固的“军事支援+经济互补”同盟格局,深刻影响地区力量平衡。 国际社会的多元反应折射出地缘博弈的复杂性。乌克兰与韩国持续披露相关证据,意在争取国际社会对俄方的谴责与对乌支持;西方多国大概率将通过加码对朝制裁、强化对乌援助,对冲俄朝合作的影响。 对东北亚地区而言,俄朝关系的急剧升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半岛无核化进程与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新的挑战,更让全球安全治理面临新的考验。 朝军入俄本质上是变局时代地缘政治重组的必然产物。在俄乌冲突长期化、国际秩序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俄朝的“抱团取暖”既是应对各自困境的务实选择,也凸显了当前国际格局中阵营化对立的风险。
未来,如何遏制冲突外溢、避免力量失衡加剧,如何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重建国际互信,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唯有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对抗,才能为动荡的地缘格局注入稳定性,推动局势重回理性解决的轨道。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